-
公开(公告)号:CN114689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372106.9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在华 , 钱洲亥 , 罗华峰 , 黄弘扬 , 梅冰笑 , 刘浩军 , 梅简 , 虞海泓 , 李剑 , 李治国 , 于志勇 , 罗志浩 , 王异成 , 陈波 , 谢成 , 金东春 , 熊建国 , 陈金法
IPC: G01N31/12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灵活性改造机组富氧燃烧及氢储能安全利用实验系统。现有富氧燃烧的燃煤机组存在氮氧化物排放不达标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活性改造机组富氧燃烧及氢储能安全利用实验系统,包括燃烧装置和供气装置及排烟装置,同时本系统还包括氢储能装置,氢储能装置含有电解槽、氢气罐和氢燃料电池,电解槽可外接新能源供电,电解槽通过氢气管和第一氧气管分别接氢气罐和氧气罐,氢气罐通过电池供氢管和发电供氢管分别输出连接氢燃料电池和氢气发电机。本发明可将氢能、新能源和传统燃煤机融合工作充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实现多个能源融合达到整个系统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7906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57738.3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07C5/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分选方法。传统方法虽然能够准确测量出电池的容量、内阻、自放电等参量,但测试时间较长,并且还需要占用大量的充放电测试设备,这就造成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分选的成本显著增加。本发明对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充电或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变化值、不同频率点的阻抗值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参数的测试结果设置相应的偏差范围,实现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快速分选。本发明依据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10分钟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值、高频率、中频率和低频率下的阻抗值对其进行分选,可在15分钟内完成电池的分选工作,实现了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快速分选,大幅度缩短了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分选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7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85697.5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杭州意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值模型的煤元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煤的工业分析与相应的元素分析的数据样本,将空干基碳元素分析数据转化为收到基碳元素分析数据,将数据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建立煤的收到基碳元素(C_ar)含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收到基碳元素(C_ar)含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精度或最大训练次数;利用训练样本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直至模型满足训练精度要求或对模型的训练已达到最大训练次数后,停止对模型的训练;将测试样本加载到收到基碳元素(C_ar)含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测试;如果测试的结果显示模型已满足精度和泛化能力两方面的要求,则模型训练成功。本发明控制了由于电厂煤的元素分析缺少而带来的隐性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210166349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0741688.7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发射多频信号的超声探头。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探头,其包含压电晶片组合体;所述的压电晶片组合体包含高频晶片、中频晶片和低频晶片,从上到下依次叠加,且相邻晶片之间用滤波层隔离;位于低频晶片和中频晶片之间的第一滤波层与中频晶片的外侧面包覆一低频匹配层,位于中频晶片和高频晶片之间的第二滤波层与高频晶片的外侧面包覆一中频匹配层,中频匹配层和高频晶片的上表面覆盖一高频匹配层。本实用新型只需要通过一次扫查,即可实现对具有高衰减特性和大深度范围的盆式绝缘子的全深度覆盖检测,具有高效率特征;同时,高频晶片还可以接收低频晶片所产生的谐波信号,从而保障深度较大区域的缺陷分辨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703958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20668645.3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3D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中心浓缩旋流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套接的一次风管、内二次风管、外二次风管,所述一次风管的出口处设有导流管,靠近导流管的进口处设有浓缩环,内二次风管和外二次风管的出口均设有二次风偏离扩口。本燃烧器通过在一次风管内采用中心浓缩技术使大部分煤粉集中在燃烧器中心,并通过浓缩管将浓煤粉输送出燃烧器,同时采用内二次风偏离技术,使得煤粉与二次风之间的间隔空间更大,进一步推迟了二次风与煤粉的混合时间,使煤粉气流升温后,有更充足的时间在缺氧的气氛中热解、燃烧,在单只旋流燃烧器内达到深度的空气分级燃烧,实现更好的抑制燃烧过程中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