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38414A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200410032568.8
申请日:2004-04-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75 , G02B5/1866 , G02B5/32 , G03H2240/15 , G11B7/1353 , G11B2007/0006
Abstract: 一种衍射元件,包括:透光部件;以及在透光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的衍射光栅。当具有第一波长λ1的第一激光束和具有第二波长λ2的第二激光束分别以第一和第二衍射效率透过衍射元件时,衍射元件用于仅通过衍射元件的一个面使第一和第二衍射效率彼此相等。衍射光栅具有针对第一激光束的第一相位调制量φ1和针对第二激光束的第二相位调制量φ2,并且第一和第二相位调制量φ1和φ2分别近似为2πN1±Δφ和2πN2±Δφ,其中,“N1”和“N2”是自然数,而“Δφ”是相位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516142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3104464.6
申请日:1994-04-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焦控制方法和光盘装置。该方法利用光学透镜在具有不同厚度的层的至少两种信息介质上进行聚焦控制,所述光学透镜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不同厚度的区域,并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不同厚度的数值孔径,该方法包括:改变一种信息介质和所述光学透镜之间的距离;当从该信息介质探测到的聚焦误差信号超过预定水平时启动聚焦控制,以执行与所述不同厚度相应的聚焦控制。相应的光盘装置包括:一个光学透镜,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不同厚度的区域,并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不同厚度的数值孔径;和执行所述方法的聚焦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516140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3104463.8
申请日:1994-04-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焦控制方法和光盘装置。该方法利用光学透镜在具有不同厚度T1和T2的层的至少两种信息介质上进行聚焦控制,所述光学透镜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不同厚度的区域,并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不同厚度的数值孔径,该聚焦控制方法包括:在一种信息介质上执行与所述不同厚度中的一种相应的聚焦控制和跟踪控制,并从该信息介质检测信息信号;根据该信息信号判定该层的厚度;根据该判定的厚度执行与厚度T1或者T2相应的聚焦控制。所述光盘装置应用所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508783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200310118123.7
申请日:2003-11-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69 , G02B5/1842 , G02B27/4238 , G02B27/4277 , G02B27/4294 , G11B7/0948 , G11B7/1353 , G11B7/1367 , G11B7/1374 , G11B7/13922 , G11B7/13925 , G11B2007/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光学元件、透镜、光头、光学信息装置及采用其的系统。该光学透镜包括一全息图、一折射透镜,和一相位级差。该全息图具有截面形状为锯齿形的锯齿形光栅,通过设定锯齿形光栅的高度,该全息图对于蓝光可最强产生+2级衍射光以及对于红光可最强产生+1级衍射光。蓝光的+2级衍射光被聚集穿过厚度为t1的基底,且红光的+1级衍射光被聚集穿过厚度为t2的基底(t1<t2)。当蓝光穿过该相位级差时产生的光程长度差为蓝光波长的五倍。
-
公开(公告)号:CN1098508A
公开(公告)日:1995-02-08
申请号:CN94103940.4
申请日:1994-04-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复合物镜包括用来没有任何衍射地透射一部分入射光以形成一束透射光并衍射其余部分入射光以形成一束一级衍射光的全息图透镜,及用来会聚透射光以便在薄型第一信息媒体的前表面上形成第一薄光点并会聚衍射光以便在厚型第二信息媒体的前表面上形成第二聚光点的物镜。由于全息图透镜对衍射光有选择地起凹透镜的作用,透射光的曲率不同于衍射光的曲率。因而,复合透镜有两个焦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41923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0980100803.1
申请日:2009-08-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26 , G11B7/13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6
Abstract: 光学头(30)包括:蓝紫激光光源(1),射出蓝紫激光;带衍射光栅镜(5),以指定比例使蓝紫激光透过及反射;以及前监控传感器(24),接收带衍射光栅镜(5)的透过光或反射光,生成用于控制蓝紫激光光源(1)的输出的APC信号,其中,带衍射光栅镜(5)包括蓝紫激光所射入的第1面(5a)以及与第1面(5a)相对的第2面(5b),第1面(5a)与第2面(5b)彼此平行,在第1面(5a)上,形成有以指定比例使蓝紫激光透过及反射的反射膜,在第2面(5b)上,形成有衍射光栅。通过该结构,能够准确地控制从光源射出的激光的激光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68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180001584.9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353 , G11B7/1374 , G11B7/13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922 , G11B7/1353 , G11B7/1374 , G11B7/1376 , G11B7/13925 , G11B2007/0006 , G11B2007/13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光源波长偏离设计值也能抑制像差产生的复合物镜、光学头装置、光学信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在区域(R10)和区域(R20)形成具有锯齿状或阶梯状剖面的衍射结构,在区域(R10)形成的锯齿状或阶梯状剖面的高度对指定波长的光赋予与透过空气时相比为指定波长的N倍的光程差,在区域(R20)形成的锯齿状或阶梯状剖面的高度对指定波长的光赋予与透过空气时相比为指定波长的J倍的光程差,设在区域(R10)与区域(R20)之间的边界带(RB)的两端的高低差以及边界带(RB)的宽度的至少其中之一对指定波长的光赋予与透过空气时相比为指定波长的(N+J)/2倍(N与J是互不相同的自然数)的光程差。
-
公开(公告)号:CN10398825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80004246.X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095 , G11B7/13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956 , G11B7/0943 , G11B7/1353 , G11B7/1374 , G11B7/1381
Abstract: 光检测器(7)接收被分割元件(6)分割的第1光束和第2光束,并输出与接收到的第1光束和第2光束的光量相对应的第1信号和第2信号,第1及第2低频域提取电路(22,24)提取第1信号和第2信号的低频域成分,第1及第2高频域提取电路(21,23)提取第1信号和第2信号的高频域成分,差动电路(28)运算作为第1信号的高频域成分和第2信号的高频域成分之差的高频域成分差信号与作为第1信号的低频域成分和第2信号的低频域成分之差的低频域成分差信号的差信号,控制信号处理部(11)基于运算出的差信号生成倾斜控制信号,物镜致动器(14)基于倾斜控制信号使物镜(3)在径向方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911192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0980101415.5
申请日:2009-10-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275 , G11B7/1374 , G11B7/13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75 , G11B7/1374 , G11B7/13922 , G11B7/13925 , G11B2007/0006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头、光盘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抑制对具有至少三层信息记录面的多层光盘记录或再生信息时产生的三次像散量。物镜(8)被设计成,当设从多层光盘(60)的表面至透光层厚度最大的信息记录面(L0)的透光层厚度为t0、从多层光盘(60)的表面至透光层厚度最小的信息记录面(Ln)的透光层厚度为tn、蓝紫激光以平行光射入物镜(8)时三次球面像差的绝对值达到最小的虚拟的透光层厚度为tc时,满足tc>(t0+tn)/2。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283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980125376.2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TDK股份有限公司 , 索尼株式会社
IPC: G11B7/240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4038 , G11B7/1376 , G11B7/13925 , Y10T42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伺服信号及再生信号的质量的光记录介质及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对于光记录介质(40),当定义光记录介质(40)的表面(40z)与第一信息记录面(40a)之间的厚度为t1、第一信息记录面(40a)与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之间的厚度为t2、第二信息记录面(40b)与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之间的厚度为t3、第三信息记录面(40c)与第四信息记录面(40d)之间的厚度为t4时,满足t3-t4≥1μm、t4-t2≥1μm、t2≥10μm及t1-(t2+t3+t4)≥1μ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