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7471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6904.0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00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斜盘压缩机,其包括:壳体、缸体、缸盖、旋转轴、多个缸膛、多个活塞、斜盘、多个压缩室、多个盖侧排出室、多个缸体侧排出室、出口以及排出路径。盖侧排出室设置在缸盖中。缸体侧排出室设置在缸体中。出口穿过壳体形成。排出路径形成在壳体中,并且制冷剂气体经由该排出路径从压缩室流过盖侧排出室、流至缸体侧排出室流动而流动至出口。在从压缩室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过与压缩室连通的一个盖侧排出室和流过一个缸体侧排出室之后,制冷剂气体流动至另一盖侧排出室。
-
公开(公告)号:CN10400593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064477.6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1/148 , F04B27/10 , F04B27/1063 , F04B27/1081 , F04B27/12
Abstract: 一种斜板式压缩机,包括:驱动轴、斜板、活塞、缸体、外壳、缸膛、压缩室、吸入室、排放室、第一推力轴承以及第二推力轴承。缸膛形成在缸体中并且在其中接纳了与安装在驱动轴上的斜板接合的活塞。压缩室通过活塞限定在缸膛中使得能够与形成在外壳中的吸入室和排放室连通。第一推力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设置在斜板的相对侧上。驱动轴延伸通过缸体并且沿着推力方向通过第一推力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支承,并且第一推力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中的任一者设置在缸体外侧并且位于外壳与驱动轴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854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42002.0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9/02
Abstract: 提供一种叶片式压缩机,能够不降低壳体内的布局的自由度地向叶片槽稳定地供给润滑油。叶片式压缩机(10)具备:具有筒状的周壁(12b)的壳体(11);收纳于壳体(11)内的筒状的缸体;封闭缸体的开口的侧板;压缩制冷剂气体的压缩室;以及排出压力区域(24),其在周壁(12b)内被划分在隔着侧板与压缩室相反的一侧,与压缩室连通。在排出压力区域(24)设置有从排出压力区域(24)的制冷剂气体分离出润滑油的油分离器。在壳体(11),立壁(34)朝向侧板延伸,被立壁(34)包围的空间为储存通过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的储油室(27)。立壁(34)与周壁(12b)在旋转轴(16)的径向上分离,储油室(27)配置在排出压力区域(24)的中央区域C。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2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44771.2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与吸入行程对应地将合适的量的制冷剂向压缩室吸入的叶片式压缩机。向压缩室吸入制冷剂的吸入通路向缸部(14)的内周面(14c)开口的吸入窗(23a、27a)以相对于转子的旋转方向(R)具有开始开口的始端部(23c、27c)和结束开口的终端部(23d、27d)的方式延伸,终端部(23d、27d)在包括终端部(23d、27d)的终端部(23d、27d)与始端部(23c、27c)之间,具有比始端部的预定宽度(W1、W3)长的轴向宽度(W2、W4)。
-
公开(公告)号:CN1086917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86187.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3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回阀和压缩机,该止回阀具备能够实现阀芯的进一步的小型化的构成。止回阀(40)具备阀座部件(50)、阀芯(60)、阀壳(70)以及施力部件(80)。阀座部件(50)形成有阀孔(51)。阀芯(60)包括与阀座部件(50)分离/接触的头部(61)(扩径部)、和直径比头部(61)的直径小的主体部(62)(缩径部)。在阀壳(70)一体化地形成有设置于与阀座部件(50)侧相反的一侧的引导部(71S)、和将引导部(71S)连接于阀座部件(50)的多个柱状部(74)。引导部(71S)通过在主体部(62)滑动而对阀芯(60)的开闭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多个柱状部(74)在其与头部(61)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来自阀孔(51)的制冷剂在多个柱状部(74)中的相邻的柱状部(74)之间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76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092548.8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备:圆筒状的活塞;压铸成形的缸体,具有圆筒状的缸膛,活塞收容在缸膛的内部;壳体,内部形成有排出室,与缸体结合。缸膛具备与活塞的外周部滑动接触的内周面,和与活塞的顶端部对置并形成排出口的底面。在缸膛的内部,由活塞和内周面以及底面分隔出压缩室,该压缩室和排出室经由排出口连通。内周面以及底面是切削加工出的加工面,在内周面与底面之间设有沿着该底面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槽部。槽部形成保持对活塞进行润滑的油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47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032824.1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2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3 , F04B27/1081 , F04B27/12 , F04B39/0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壳体和旋转轴的双头活塞式旋转斜盘压缩机。壳体限定有旋转斜盘腔,并且包括缸体、连接到缸体的前端的前壳体构件、和连接到缸体的后端的后壳体构件。旋转轴由壳体支撑。突出部设置在后壳体构件的吸入腔中并且朝形成在旋转轴中的轴向通道的开口突出。制冷剂在从吸入腔流到轴向通道时所通过的限流器形成在突出部和旋转轴的后端之间。突出部具有远端,该远端的尺寸形成为使得所述远端可以插入轴向通道的开口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07472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9338.9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3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0852 , F04B27/0873 , F04B27/1036 , F04B27/1081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缸体、阀板、排出阀形成板和保持垫圈。排出阀形成板包括排出阀、连接部和排出阀接合部。排出阀打开和关闭排出口。多个排出阀支承部从连接部延伸以支承排出阀。排出阀接合部从连接部延伸。保持垫圈包括保持部、垫圈和保持垫圈接合部。保持垫圈限制排出阀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垫圈确保壳体与缸体之间的气密性。保持垫圈接合部通过使保持垫圈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排出阀形成板和保持垫圈通过连接该排出阀接合部和保持垫圈接合部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84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4981.4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0839 , F04B27/1018 , F04B39/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盘式压缩机。在双头活塞型斜盘式压缩机(10)中,前侧吸入室(17)以位于沿周向排列的前侧汽缸内孔(28)彼此的缝隙的方式形成为与斜盘室(25)分离,在汽缸体(11)形成有使前侧吸入室(17)与轴孔(11a)连通的吸入室用连通路(50a)。另外,在汽缸体(11)形成有多个使多个前侧汽缸内孔(28)分别单独地与轴孔(11a)连通的前侧汽缸内孔用连通路(50b)。在旋转轴(22)设置有与旋转轴(22)一体旋转并且形成有使吸入室用连通路(50a)与前侧汽缸内孔用连通路(50b)依次连通的导入槽(22a)的前侧旋转阀(RF)。由此,提供抑制脉动以及吸入效率低下的小型斜盘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29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14215.8
申请日:2010-0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009 , F04B27/086 , F04B27/1054 , F04B27/12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包括具有进口端口和斜盘腔室的第一和第二缸体、具有第一和第二引导孔的驱动轴、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供给端口的斜盘。斜盘腔室与进口端口连通并且还经由第一和第二供给端口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引导孔连通。当第一供给端口移动而最靠近进口端口时从进口端口至第一供给端口的距离大于当第二供给端口移动而最靠近进口端口时从进口端口至第二供给端口的距离,并且第一供给端口和第一引导孔中的最小流动通道面积大于第二供给端口和第二引导孔中的最小流动通道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