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6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480292.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右旋糖酐酶热稳定性的方法及突变体。本发明的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突变体酶对温度的耐受性均优于野生型酶,热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经过对野生酶的分子改造,其中突变体酶S326V的催化效率显著提高,突变体酶的半衰期有明显提高,这将进一步拓展该酶耐高温的特性,为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649918.9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杆菌XL1及其在产Levan果聚糖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423的菌种,并公开了该菌种产Levan果聚糖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菌株的筛选和培养产Levan果聚糖应用的具体方法。且经过多次试验,提供了该菌种产Levan果聚糖的最优培养条件,从而使得产Levan果聚糖的碳源利用率超过64%。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3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029754.1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纤维化纤维菌THN‑1及其产右旋糖酐酶的方法,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其形状为黄色不透明菌落,适宜生长温度为25‑45℃,适宜pH生长为6.0‑10.0,适宜NaCl浓度范围为0‑6%,并于2020年8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430,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从海洋环境筛选产右旋糖酐酶的菌纤维化纤维菌THN‑1,并基于该菌株进行产右旋糖苷酶,有效的拓宽了右旋糖酐酶的来源,为研究改造和工业应用提供重要基础,利于工业规模化推广,大大提高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5839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94662.6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节杆菌G6‑4B及其在产右旋糖酐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保藏编号为CGMCCNO.19882的菌种,并公开了该菌种产右旋糖酐酶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菌株的筛选和培养产右旋糖酐酶的方法,将菌株进行培养,离心,上清液可为右旋糖酐酶。且经过多次实验,提供了该菌种产右旋糖酐酶的最优培养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12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099548.8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来自海洋的假节杆菌(Pseudarthrobacter sp.)RN‑22,其保藏号为CGMCC No.1974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假节杆菌RN‑22产右旋糖酐酶的方法。假节杆菌RN‑22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15‑45℃,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6‑10,最适生长pH为7.0;在NaCl浓度为0%‑5%时可以生长,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0%‑1%。假节杆菌RN‑22所产右旋糖酐酶,适合作用温度为60℃,产生的右旋糖酐酶的热稳定性好,在40℃下保温5h后酶活仍能保持80%以上;在pH 5.5~8.0的范围内稳定。本发明方法所产右旋糖酐酶在制糖行业、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健康行业、日用品行业、化工行业等以上并不限于以上行业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37337.3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节杆菌G6‑4B及其在产右旋糖酐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882的菌种,并公开了该菌种产右旋糖酐酶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菌株的筛选和培养产右旋糖酐酶的方法,将菌株进行培养,离心,上清液可为右旋糖酐酶。且经过多次实验,提供了该菌种产右旋糖酐酶的最优培养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29754.1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纤维化纤维菌THN‑1及其产右旋糖酐酶的方法,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其形状为黄色不透明菌落,适宜生长温度为25‑45℃,适宜pH生长为6.0‑10.0,适宜NaCl浓度范围为0‑6%,并于2020年8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430,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从海洋环境筛选产右旋糖酐酶的菌纤维化纤维菌THN‑1,并基于该菌株进行产右旋糖苷酶,有效的拓宽了右旋糖酐酶的来源,为研究改造和工业应用提供重要基础,利于工业规模化推广,大大提高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99548.8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来自海洋的假节杆菌(Pseudarthrobacter sp.)RN‑22,其保藏号为CGMCC No.1974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假节杆菌RN‑22产右旋糖酐酶的方法。假节杆菌RN‑22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15‑45℃,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6‑10,最适生长pH为7.0;在NaCl浓度为0%‑5%时可以生长,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0%‑1%。假节杆菌RN‑22所产右旋糖酐酶,适合作用温度为60℃,产生的右旋糖酐酶的热稳定性好,在40℃下保温5h后酶活仍能保持80%以上;在pH 5.5~8.0的范围内稳定。本发明方法所产右旋糖酐酶在制糖行业、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健康行业、日用品行业、化工行业等以上并不限于以上行业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090882.7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江苏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来自海洋的假节杆菌(Pseudarthrobacter sp.)NT14,其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9741。该菌株能产右旋糖酐酶,丰富了产右旋糖酐酶的海洋细菌品种。该菌株在0℃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5‑8;在NaCl浓度为0%‑5%时可以生长。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前述假节杆菌产NT14的方法,本发明产酶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所产右旋糖酐酶的适合作用温度为55℃,在25℃~60℃温度范围时有催化活力,产生的右旋糖酐酶的热稳定性好,在50℃下保温5h后酶活仍能保持90%以上,55℃的半衰期是1h;该酶在pH 5.5~8.0的范围内稳定。所产右旋糖酐酶将可以运用于水解右旋糖酐,其水解产物均为低聚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