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6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61475.7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琨 , 张长能 , 罗小华 , 程思宇 , 光振雄 , 董云松 , 雷崇 , 殷勤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张银龙 , 朱冬 , 邵靖男 , 曹国智 , 何林
IPC: E01B31/17 , G05B19/18 , G05B19/4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实结合的钢轨打磨控制方法及设备,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在计算机中建立打磨前虚拟的钢轨模型,所述钢轨模型能够反映当前钢轨的健康状态;步骤S2、将建立的虚拟钢轨模型与标准钢轨模型的廓形相对比,根据差异确定打磨量;步骤S3、建立打磨量与打磨设备打磨参数之间的关系,模拟打磨进程,根据打磨量计算出钢轨打磨设备与钢轨模型最匹配的打磨方式,生成打磨参数,指导打磨设备进行打磨。本发明通过运用三维扫描技术对钢轨打磨前的状态进行虚拟建模分析,模拟打磨作业,从而匹配最佳的打磨模式,指导打磨设备进行实地打磨,并对钢轨的打磨质量进行检测,保障了钢轨的打磨质量,提高了钢轨打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56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814369.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剑涛 , 张琨 , 朱冬 , 张浩 , 光振雄 , 董云松 , 徐绪宝 , 殷勤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罗小华 , 程思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磁浮管道及真空维持方法,属于真空磁浮管道技术领域。真空磁浮管道包括本体组件和真空组件。本体组件包括第一真空管道、第二真空管道和多个间隔布置的支撑架。真空组件包括总截止阀、连通阀、维持泵组和多个真空泵组,维持泵组包括第一截止阀和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第一截止阀和主体腔依次连通,各真空泵组均包括第二截止阀和第二真空泵,各真空泵组的第二真空泵、第二截止阀和总截止阀的出气口依次连通,总截止阀的进气口和装载腔连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磁浮管道,不仅可以通过双层的装载腔和主体腔在结构上保持装载腔的真空,还能在真空维持中通过真空组件便捷产生真空,并维持装载腔的真空。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414306.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沈阳奥拓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思宇 , 张琨 , 游鹏辉 , 光振雄 , 董云松 , 雷崇 , 殷勤 , 巫世晶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龙新平 , 陈平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李登 , 赵磊 , 李硕 , 杨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水射流打磨系统及质量检验方法,其中一种组合式水射流打磨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水射流打磨模块开始工作时,磁吸连接单元松绑,使钢轨检验小车与打磨车分离;通过采集到打磨后的钢轨图像经过图像识别算法来检验打磨的质量;若检测出打磨后钢轨的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则向打磨车驾驶室内发送打磨问题标记点的位置信号;当钢轨检验小车完成对当前标记点的检测时,小车继续向前行驶,进行下一次的打磨后的图像检测识别,并以此类推进行接下来的检验工作。本发明实现水射流钢轨打磨之后的质量检验,并可将检验结果反馈给打磨车控制室,以便驾驶员控制打磨车组织二次打磨,从而保证钢轨的打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51210.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沈阳奥拓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思宇 , 张琨 , 游鹏辉 , 光振雄 , 董云松 , 雷崇 , 殷勤 , 巫世晶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龙新平 , 陈平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李登 , 赵磊 , 李硕 , 杨柳
IPC: E01B3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视觉定位的钢轨水射流连续可调打磨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启动打磨车,通过工业摄像头采集钢轨表面图像,通过信号发射装置将钢轨表面图像发送至打磨车控制中心;通过工业摄像头采集钢轨表面图像,通过信号发射装置将钢轨表面图像发送至打磨车控制中心;打磨车控制中心根据钢轨病害特征数据信号标记钢轨病害所在位置,同时识别打磨车行驶参数和打磨定位参数;打磨车控制中心根据打磨车行驶参数和打磨定位参数控制水射流打磨装置的每一排水刀在到达所述病害所在位置后自动启闭连续可调喷嘴依次完成病害所在位置的全部打磨修复任务,实现钢轨病害的针对性修复打磨,避免重复打磨和过度打磨。
-
公开(公告)号:CN1168119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0525080.1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B1/02 , E06B1/52 , E05F15/673 , E05F1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升降式站台门的立柱结构,属于站台门技术领域。所述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升降组件和安全绳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电机、丝杆和用于安装站台门的滑块。安全绳组件包括安全绳、限位板和定位环,安全绳的一端与滑块连接,限位板固定安装在立柱本体上,限位板上具有通孔,安全绳活动贯穿通孔,定位环固定套设在安全绳的另一端上,定位环上具有档杆、测速传感器、驱动件和控制器,档杆可活动地布置在定位环上,且驱动件与档杆传动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升降式站台门的立柱结构,可以通过升降组件和安全绳组件实现双重保险作用,有效避免站台门因重力急速下降而砸伤乘客的问题,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8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07893.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础设施监测与检测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该基础设施监测与检测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中间数据;将所述中间数据传输至数据库或云端,并对所述中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存储至预先构建的风险状态库中。通过本发明,能够对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解决了现有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监测不全面,数据融合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2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05571.8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G01D11/30 , B61D15/00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隧道、限界一体化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机器人主体进行移动;检测组件,包括接触轨几何参数检测单元、接触网检测单元、隧道病害检测单元和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接触轨几何参数检测单元、接触网检测单元、隧道病害检测单元获取到的参数信息;减振平台,包括承载件、弹性组件和固定组件,承载件通过弹性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上,固定组件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承载件用于承载接触网检测单元或隧道病害检测单元;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处理单元处理后的信息,以及用于控制移动组件驱动机器人主体进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8816.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知识图谱的站台门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站台门进行故障机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建立故障诊断知识图谱;包括:利用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中的风险顺序数指标去量化评价各种故障模式的危害性和风险程度,将站台门故障诊断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故障树分析,基于站台门系统实时监测数据来构建故障诊断知识图谱;将故障诊断知识图谱的知识数据通过图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将基于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的知识图谱融入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中。本发明通过设置基于FTA、FMECA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解决了轨道交通站台门故障诊断与管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1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3280.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琨 , 张长能 , 罗小华 , 何林 , 光振雄 , 董云松 , 雷崇 , 殷勤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张银龙 , 程思宇 , 朱冬 , 曹国智 , 邵靖男
IPC: B23P23/06 , G05B11/42 , E01B29/16 , E01B31/04 , E01B31/17 , E01B31/18 , G06T17/00 , G01B11/14 ,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钢轨换焊铺一体化方法及装备,包括获取轨道表面第一三维点云数据,得到轨道形状且识别轨道表面伤害,生成安全切割点集合,进而得到预切割轨道,获取几何参数生成切割路径,钢轨切割机根据切割路径对预切割轨道进行切割,机械臂取出预切割钢轨,获取预切割轨道和未切割轨道接头处的第二三维点云数据生成打磨路径后通过钢轨打磨机打磨,机械臂放置替换钢轨,通过换轨测量仪实时监测替换钢轨和未切割轨道的轨距和超高并调整替换钢轨的位置,获取替换钢轨和未切割轨道接头处的第三三维点云数据通过钢轨焊接机对替换钢轨和未切割轨道接头处进行焊接。本发明结合激光点云技术,能够实现钢轨快速精准地换焊铺。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0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66696.3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琨 , 张长能 , 罗小华 , 邵靖男 , 光振雄 , 董云松 , 雷崇 , 殷勤 , 邱绍峰 , 周明翔 , 李加祺 , 刘辉 , 张俊岭 , 彭方进 , 李成洋 , 张银龙 , 何杰 , 朱冬 , 程思宇 , 何林 , 曹国智
IPC: G06F30/20 , G06F18/241 , G06N3/1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全路钢轨打磨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收集全路钢轨的磨损数据、使用年限、历史维护记录信息,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全路钢轨数据库;S2: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设定钢轨打磨的多个优化目标,以及制定优化目标相应的约束条件;S3:采用改进的非劣分类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生成详细的钢轨打磨规划方案,包括打磨时间、地点、方法和预期效果评估;S4:判断生成的钢轨打磨规划方案是否满足现场需求,若是,则根据现场的实际钢轨损伤情况及实施效果,实时动态调整打磨计划;若否,则返回至步骤S3,使得整个打磨规划过程形成闭环反馈。本发明实现了全路钢轨打磨的高效规划与优化,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