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58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977689.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R13/00 , H01R13/65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心载流导杆及高压输电设备,中心载流导杆包括载流导杆母头和载流导杆公头,载流导杆母头和载流导杆公头之间在它们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绝缘垫圈和第二绝缘垫圈,第一绝缘垫圈、载流导杆母头、第二绝缘垫圈和载流导杆公头之间形成有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内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在中心载流导杆使用工况下为液态。本发明通过利用液态金属代替触指结构,从而改善载流结构电接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7172.1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宗仁 , 靳守锋 , 崔博源 , 田汇冬 , 王浩然 , 陈允 , 徐家忠 , 吴泽华 , 李琴 , 齐印国 , 亓云国 , 袁树锋 , 马成喜 , 段连雨 , 王海霞 , 刘庆东 , 张强 , 高海龙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特高压GIS/GIL绝缘子载流特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设置第一静导体、动导体和第二静导体,双插接结构,可同时进行不同触指结构配置方案下的微动磨损试验,两者保持独立,互不干扰。设置作动杆和作动器,可以根据本发明的触头磨损特性结果,能够驱动动导体做往复运动,实现对GIS/GIL实际运行过程中导杆发生伸缩时对触指的摩擦过程的模拟,通过设置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电阻测量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得不同摩擦频次、不同往复行程下,不同触指结构的接触电阻劣化特性,掌握绝缘子滑动触头载流特性规律,从而进一步优化触头结构,为触指选型、触指装配工艺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30401.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雷战斐 , 黎炜 , 刘鹏 , 徐辉 , 周士贻 , 吴鹏 , 田汇冬 , 彭宗仁 , 史磊 , 窦俊廷 , 柴斌 , 王文刚 , 王天鹏 , 王豪舟 , 谢伟锋 , 李洋 , 刘廷堃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套管支撑绝缘子的表面电荷计算的方法及优化方法,旨在分析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其和温度梯度对场强分布的影响,为绝缘子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特高压套管支撑绝缘子模型;将模型导入COMSOL软件;通过COMSOL软件设置支撑绝缘子介质区域和气体介质区域;通过COMSOL软件预设支撑绝缘子恒温和气体介质电流密度为饱和电流密度;通过COMSOL软件设置中心导体电压和金属外壳接地;通过COMSOL软件耦合支撑绝缘子的体电荷密度,耦合气体介质的电荷密度和耦合支撑绝缘子与气体介质分界面的界面电荷密度;通过COMSOL软件设置目标时刻,获得目标时刻支撑绝缘子与气体介质分界面的表面电荷结果,以及目标时刻的场强结果和电势结果。
-
-
公开(公告)号:CN10898497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998237.1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IL三支柱绝缘子电气性能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三维CAD软件中建立三支柱绝缘子的电场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三支柱绝缘子各个关键部位的待优化结构参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三支柱绝缘子结构的电气性能评价指标;构建三支柱绝缘子结构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三支柱绝缘子的结构进行优化。本发明综合考虑了三支柱绝缘子关键部位电气性能指标,可以为形状复杂的三支柱绝缘子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并有效降低三支柱绝缘子的设计周期和成本,改善三支柱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38329.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绝缘结构设计校核领域,具体是一种雷电冲击下基于频分的GIS绝缘子电场分布计算方法,通过宽带介电谱仪测得GIS绝缘子用环氧-氧化铝复合材料的介电频谱,针对不同频率分量设置GIS绝缘子不同的相对介电常数;根据1.2/50μs的标准雷电试验电压波形,以50Hz为基波频率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根据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结果,对不同相对介电常数的GIS绝缘子加载对应频率分量下的电压;对加载不同频率分量电压后的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进行叠加,得到频分方法下的电场分布计算结果。本发明能够提升1.2/50μs标准雷电冲击试验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GIS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的计算更贴近实际下真实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19491.7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设备的电器绝缘结构设计与优化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爆减灾功能的超/特高压气体绝缘变压器类套管,包括气体绝缘套管,连接气体绝缘套管和变压器油箱的隔离缓冲气室,以及套管端部的屏蔽环。隔离缓冲气室两端安装绝缘隔离支撑。当套管内部放电导致套管侧绝缘隔离支撑破坏时,隔离缓冲气室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进入变压器内部,同时阻挡变压器油进入故障套管内部,降低套管及变压器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机率,提升套管和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9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04603.5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G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5/0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特高压管廊输电GIL中的基础单元及管廊输电GIL,包括GIL外壳及载流管母,基础单元两端带通孔的盆式绝缘子,载流管母上套接滑动三支柱绝缘子。带通孔的盆式绝缘子通过法兰压接与GIL外壳固定,通过插接结构与载流管母连接,滑动三支柱绝缘子通过支腿滚轮与外壳滑动连接。带通孔的盆式绝缘子表面场强分布更加均匀,低压端没有环氧材料与金属的固化界面,消除了低压端界面存在微裂等缺陷的可能性,且低压端在运行中的受力更加均匀,降低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同时没有焊接固定工艺,没有虚焊,漏焊等现象,且避免了可能因焊接而引入的金属杂质,降低了放电发生的可能性,提升整个超/特高压GIL输电管廊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561165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20037897.3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F2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等压隔离气室的超/特高压气体绝缘变压器类防爆套管,包括气体绝缘套管(1-1)以及与变压器类部件相连的变压器升高座(1-2),变压器升高座(1-2)的第一端用于与变压器类部件连接,变压器升高座(1-2)的第一端密封安装有绝缘隔离支撑,绝缘隔离支撑与变压器类部件之间能够形成变压器出线油室(1-5);变压器升高座(1-2)的第二端与气体绝缘套管(1-1)通过法兰连接,变压器升高座(1-2)与气体绝缘套管(1-1)在连接处密封安装有锥型绝缘子(1-8),在变压器升高座(1-2)内腔,绝缘隔离支撑与锥型绝缘子(1-8)之间形成有隔离缓冲气室(1-3);隔离缓冲气室(1-3)和气体绝缘套管(1-1)的套管主绝缘气室(1-6)中均填充绝缘气体。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超/特高压交、直流套管及变压器在运行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61164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20037881.2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F2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分段隔离气室的超/特高压气体绝缘变压器类防爆套管,包括气体绝缘套管以及与变压器类部件相连的变压器升高座,变压器升高座的第一端用于与变压器类部件连接,且密封安装有第一绝缘隔离支撑,第一绝缘隔离支撑与变压器类部件之间能够形成变压器出线油室;变压器升高座的第二端与气体绝缘套管通过法兰连接,变压器升高座从靠近第二端的一侧分为两段,两段通过法兰连接,在两段的连接处密封安装有第二绝缘隔离支撑,第二绝缘隔离支撑采用盆式绝缘子、板式绝缘子或绝缘栅,在变压器升高座内腔,第一绝缘隔离支撑与第二绝缘隔离支撑之间形成有隔离缓冲气室;隔离缓冲气室和气体绝缘套管的套管主绝缘气室中均填充绝缘气体;本实用新型降低套管及变压器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机率,提升套管和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