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596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24637.9

    申请日:2014-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方法,由一个馈源和多层平面介质板组成;阵面通过相位调制,将馈源发出的宽角域波束聚集反射形成窄波束,从而实现高增益;采用周期性主从边界条件建模仿真方法;分析了介电常数、磁导率、单元间距、工作频率和入射角度对介质板相位调制的影响,得到介质厚度变化时相应的相位调制曲线;采用多层介质板叠加的结构进行相位调制;采用渐变槽天线作为馈源。本发明采用空馈馈电方式,简化了天线的设计流程;由多层介质板叠加而成,没有任何金属贴片,减少了表面损耗,提高了天线效率。该天线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有利于加工与安装,并且还具有损耗低、增益高、旁瓣低、频带宽的优点。

    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0051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150309.3

    申请日:2008-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适合于分层传感器网络结构。此路由方法由初始化、簇建立、簇间路由和路由维护组成。协议的初始化过程使得Sink节点获得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平均能量,每个节点获取自己到Sink节点的跳数;簇建立阶段使用重复分割法划分传感器网络簇,所划分的簇均匀,且簇头节点由剩余能量较高的节点承担;簇间路由使用蚁群算法,依据链路信息素浓度来确定使用此该链路发送信息的概率,链路信息素浓度随着链路上信息传输而增加,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路由维护阶段负责更新链路信息素浓度,并使剩余能量高的簇内节点轮流担当簇头。此路由方法能够减少网络总能量消耗,平衡节点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基于分层映射的内部威胁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5216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232710.1

    申请日:2008-1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层映射的内部威胁模型建立方法,利用系统的访问控制关系定义的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控制权限建立偏序关系,通过偏序关系建立主体和客体的层次模型;根据主、客体的访问控制关系,建立主体层次模型和客体层次模型间的映射,形成一个从主体客体两方面全面描述系统内部威胁特征的分层量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主体和客体相关的内部威胁特征进行量化,通过主体模型和客体模型间的映射关系,将主体内部威胁特征和客体内部威胁特征相互关联,实现了主客体内部威胁特征的融合,这种融合实现对主、客体内部威胁特征的同时监测,使系统安全管理员可以从系统内部威胁实时评估检测数据中全面的观测系统内部威胁的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内部威胁。

    基于EAP的IEEE802.1X安全协议的仿真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0020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51195.4

    申请日:2008-09-28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EAP的IEEE802.1X安全协议的仿真平台及方法,对OPNET原有无线节点中的wireless_lan_mac模块进行改进,并添加扩展认证模块,包括EAP认证模块和端口控制模块,所添加部分与wireless_lan_mac模块融合,成功地增加了安全认证的功能。EAP认证模块设有认证者和申请者,两者之间相互通信完成安全认证,完整体现了认证过程,同时其复杂度并不高,仿真效率较好。端口控制模块由IEEE802.1X的有限状态机经等效变换而得,保证了协议模型状态机在设计上的正确性,避免了模型版本间的混乱。实现了无线节点在不同BSS中漫游重新认证的仿真场景,解决了漫游接入的认证问题。能保证WLAN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机密性,并在此基础上测试其他实现的各种无线安全协议及各种协议间的多模接入。

    网络安全模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3706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10041653.X

    申请日:2006-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安全模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该网络安全模拟系统的逻辑功能包括:虚拟网络模块、攻防动态链接库、系统控制模块、呈现模块,这些逻辑功能通过控制层、虚拟网络设备层、公共接口层、中间层、底层函数库具体实现,该虚拟网络设备是在单机上模拟出主机、路由器、防火墙、网卡、集线器、网线,将各虚拟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就形成虚拟网络。利用该虚拟网络进行安全仿真的过程是:首先设定用户程序、配置系统参数文件,并对系统进行编译;其次将编译好的系统置操作系统环境中进行仿真运行;最后对仿真的数据进行收集并根据收集数据作出网络安全分析。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和可扩充性的优点,用于作为网络安全研究模拟环境和仿真平台。

    在网络环境仿真中采用虚拟网卡实现数据通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0788C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510096382.3

    申请日:2005-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网络环境仿真中采用虚拟网卡实现数据通信的方法,它涉及计算机网络环境仿真技术领域,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用本发明解决网络环境仿真中的底层数据传输问题。首先设计虚拟网卡和虚拟集线器,用虚拟集线器连接虚拟网卡,按照数据通信规则进行虚拟网卡之间的数据通信,其过程为:封装数据包;将数据加入发送方虚拟网卡发送数据缓冲区;发送方虚拟网卡发送数据包给虚拟集线器;虚拟集线器接收数据包;虚拟集线器发送数据包给接收方虚拟网卡;接收方虚拟网卡将数据包加入接收数据缓冲区;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拆封,还原以太帧和用户数据。本发明可用于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安全领域的底层数据转发模拟仿真和网络环境模拟仿真。

    宽带无线I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实现安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8326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410026211.9

    申请日:200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无线I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实现安全的方法,在网络层实现安全体制,包括BWIP安全系统、BWIP安全执行系统、BWIP网络管理系统和外部支撑系统。BWIP网络管理系统对BWIP安全系统进行策略设定、预置共享对称密钥、收费率和监测系统资源;BWIP安全执行系统调用BWIP安全系统各组件,对流入和流出网络的数据包和连接请求审查过滤;BWIP安全系统从外部安全支撑系统获取用户公钥证书、信用资料,与外部安全支撑系统配合为BWIP安全执行系统提供决策。基于密码学运算,通过对流入和流出网络数据包的控制实现对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授权记账和不可否认性服务。本发明具有功能全、开放性好,透明性好、通用性强特点,适用于未来宽带无线IP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Goertzel的快速无线时频同步伪码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10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4193.8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oertzel的快速无线时频同步伪码捕获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接收信号;设置第一频率索引,通过Goertzel算法计算第一频率索引包含的频率点的总幅度,选择幅度值最高的频率作为估计的第一载波频率;基于第一载波频率设置第二频率索引,通过Goertzel算法计算第二频率索引包含的频率点的总幅度,选择幅度值最高的频率作为估计的第二载波频率;基于第二载波频率对接收信号进行时频同步,将经过时频同步的信号与本地生成的伪码信号进行相关计算,基于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捕获判决;当捕获成功时,基于时频同步的信号和伪码信号获取捕获完成的信号。本发明通过基于Goertzel算法的双层时频同步方法,显著提高了伪码捕获的效率和准确性。

    敏感器的星间夹角测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4396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646523.X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星间夹角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敏感器的星间夹角测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终端,导航卫星数据模拟模块,用于模拟导航卫星运行的坐标数据;恒星数据导入模块,用于导入测量恒星的赤经和赤纬数据;坐标系转换模块,用于将天球坐标系转换到图像坐标系和像平面坐标系;敏感器图像生成模块,用于将导航卫星和恒星的坐标数据由实际空间位置转换到像平面坐标系;星图对比修正模块,用于将敏感器图像与实际星图进行对比,得到导航卫星和恒星准确的质心坐标;星间夹角计算模块,用于由星图对比修正单元得到的图像计算角距测量值。本发明利用先验信息对星图进行修正,提出更为简便准确的敏感器测量星间夹角的方法。

    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跨域智能入侵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33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9327.9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和入侵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跨域智能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多个自治域内收集网络流量数据并提取特征,获得对应的数据特征;对数据特征进行预处理,获得第一数据特征;在多个自治域内分别构建入侵检测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自治域内的初始入侵检测模型;获取待检测流量对应的第二数据特征,将第二数据特征输入初始入侵检测模型进行检测,输出待检测流量的识别结果;若待检测流量为异常攻击流量,将第二数据特征上传云端;多个自治域定时从云端获取第二数据特征,对初始入侵检测模型进行迭代更新。本发明提高了入侵检测的精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