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596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080066852.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33/64 , F16C33/62 , F16C33/32 , F16C33/34 , F16C19/36 , F16C19/06 , F16C19/26 , C21D9/40 , C21D9/36 , C21D1/06
Abstract: 一种滚动轴承,包括由钢形成的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滚动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或深槽滚珠轴承,且在内圈的内圈滚道面、外圈的外圈滚道面或滚动体的滚动接触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淬火硬化层。上述淬火硬化层中的马氏体晶粒的总面积的比率为70%以上。上述马氏体晶粒被分类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属于上述第一组马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径为0.97μm以下。在滚动面轴向中央位置的淬火硬化层的表面中,淬火硬化层的硬度为670Hv以上。在滚动面轴向中央位置的淬火硬化层的表面中,淬火硬化层中的奥氏体晶粒的体积比率为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46164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80065622.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井崇
Abstract: 为了即使当在严苛的润滑条件下使用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也防止突然升温并使轴承顺畅地旋转而设计成如下圆锥滚子轴承:在将向磨削越程槽(13)侧延长内圈(10)的轨道面(11)的母线而成的假想线与向磨削越程槽(13)侧延长大凸缘面(12a)的母线而成的假想线的交点设为基准点(O2)、将磨削越程槽(13)的从基准点(O2)到大凸缘面(12a)的切入宽度设为A时,切入宽度(A)为0.5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5134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980051776.7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井崇
Abstract: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1),其具备:外圈(13),其在内周具有圆锥状的轨道面(13a);内圈(12),其在外周具有圆锥状的轨道面(12a),并在该轨道面(12a)的大径侧设置有大凸缘面(12e);多个圆锥滚子(14),它们在两轨道面(12a、13a)间以滚动自如的方式排列;以及保持器(15),其收容圆锥滚子(14),在使用轴承时,圆锥滚子(14)的大端面(14b)与内圈(12)的大凸缘面(12e)接触而被引导,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的特征在于,在将圆锥滚子(14)的大端面(14b)的设定曲率半径设为R,并将从圆锥滚子(14)的圆锥角的顶点到内圈(12)的大凸缘面(12e)为止的基本曲率半径设为RBASE时,基本曲率半径RBASE为100mm以下,且设定曲率半径R与基本曲率半径RBASE的比率R/RBASE为0.90以下,并且,在将圆锥滚子的大端面的实际曲率半径设为RACTUAL时,该实际曲率半径RACTUAL与设定曲率半径R的比率RACTUAL/R为超过0.5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04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980022297.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烧熔性优异、寿命长且耐久性高的锥形滚柱轴承。在锥形滚柱轴承中,外圈(11)、内圈(13)和多个锥形滚柱(12)中的至少任一个包括富氮层(11B)、(12B)、(13B)。保油孔(14A)设置在保持架(14)的大环状部(107)中。比率R/Rbase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87,其中,R表示锥形滚柱(12)的大端面(16)的设定曲率半径,Rbase表示从锥形滚柱(12)的锥角的顶点到内圈(13)的大凸缘表面(18)的距离。比率Rprocess/R不小于0.5,其中,Rprocess表示锥形滚柱(12)的大端面(16)的磨削之后的实际曲率半径,R表示设定曲率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616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80065622.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井崇
Abstract: 为了即使当在严苛的润滑条件下使用圆锥滚子轴承的情况下也防止突然升温并使轴承顺畅地旋转而设计成如下圆锥滚子轴承:在将向磨削越程槽(13)侧延长内圈(10)的轨道面(11)的母线而成的假想线与向磨削越程槽(13)侧延长大凸缘面(12a)的母线而成的假想线的交点设为基准点(O2)、将磨削越程槽(13)的从基准点(O2)到大凸缘面(12a)的切入宽度设为A时,切入宽度(A)为0.5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325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80012614.8
申请日:2018-02-15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圆锥滚子轴承(1)包括:外圈(13),其在内周具有圆锥状的轨道面(13a);内圈(12),其在外周具有圆锥状的轨道面(12a),在该轨道面(12a)的大径侧设有大凸缘面(12e),在小径侧设有小凸缘面12d;多个圆锥滚子(14),其以滚动自如的方式排列在两个轨道面(12a)、13a)间;以及保持件(15),其收容该圆锥滚子(14),在轴承使用时,圆锥滚子(14)的大端面(14b)与内圈(12)的大凸缘面(12e)与接触并被引导,圆锥滚子轴承(1)的特征在于,在将圆锥滚子(14)的大端面(14b)的设定曲率半径设为R,将圆锥滚子(14)的从圆锥角的顶点O到内圈(12)的大凸缘面(12c)的基本曲率半径设为RBASE时,使设定曲率半径R与基本曲率半径RBASE的比率R/RBASE为0.75~0.87的范围,并且,在将圆锥滚子(14)的大端面(14b)的实际曲率半径设为RACTUAL时,使该实际曲率半径RACTUAL与设定曲率半径R的比率RACTUAL/R设为0.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134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51776.7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井崇
Abstract: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1),其具备:外圈(13),其在内周具有圆锥状的轨道面(13a);内圈(12),其在外周具有圆锥状的轨道面(12a),并在该轨道面(12a)的大径侧设置有大凸缘面(12e);多个圆锥滚子(14),它们在两轨道面(12a、13a)间以滚动自如的方式排列;以及保持器(15),其收容圆锥滚子(14),在使用轴承时,圆锥滚子(14)的大端面(14b)与内圈(12)的大凸缘面(12e)接触而被引导,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的特征在于,在将圆锥滚子(14)的大端面(14b)的设定曲率半径设为R,并将从圆锥滚子(14)的圆锥角的顶点到内圈(12)的大凸缘面(12e)为止的基本曲率半径设为RBASE时,基本曲率半径RBASE为100mm以下,且设定曲率半径R与基本曲率半径RBASE的比率R/RBASE为0.90以下,并且,在将圆锥滚子的大端面的实际曲率半径设为RACTUAL时,该实际曲率半径RACTUAL与设定曲率半径R的比率RACTUAL/R为超过0.5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0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2297.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烧熔性优异、寿命长且耐久性高的锥形滚柱轴承。在锥形滚柱轴承中,外圈(11)、内圈(13)和多个锥形滚柱(12)中的至少任一个包括富氮层(11B)、(12B)、(13B)。保油孔(14A)设置在保持架(14)的大环状部(107)中。比率R/Rbase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87,其中,R表示锥形滚柱(12)的大端面(16)的设定曲率半径,Rbase表示从锥形滚柱(12)的锥角的顶点到内圈(13)的大凸缘表面(18)的距离。比率Rprocess/R不小于0.5,其中,Rprocess表示锥形滚柱(12)的大端面(16)的磨削之后的实际曲率半径,R表示设定曲率半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70011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4459.9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保持器(4)的柱部(43)的侧面(43a)以在滚子轴向上分离的方式形成有通过前端面引导圆锥滚子(3)的两个突出部(45a、45b)。各突出部(45a、45b)在滚子轴向上与小径侧环状部(41)以及大径侧环状部(42)双方分离。在突出部(45a、45b)设置有打入余量(F)。
-
公开(公告)号:CN1071102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4950.9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井崇
Abstract: 圆锥滚子轴承(1)的外圈(3)的滚道面(3a)由复合凸起面构成,该复合凸起面包括在母线方向中央部设置的中央曲线(3a1)、以及在该中央曲线(3a1)的母线方向两侧设置且曲率半径比中央曲线(3a1)的曲率半径小的端部曲线(3a2、3a3)。外圈(3)的滚道面(3a)的整个面被实施了超精加工。中央曲线(3a1)的曲率半径(R1)与各端部曲线(3a2、3a3)的曲率半径(R2、R3)之比(R2/R1、R3/R1)均为0.02以上。各端部曲线(3a2、3a3)的降低量均为0.07mm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