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电网侧等效阻抗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549201.1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电网侧等效阻抗建模方法,包括:SSSC运行阻抗建模步骤:根据SSSC的拓扑特征在频域内对SSSC小信号的控制环节的控制回路进行谐波线性化,利用线性化的结果得到SSSC运行状态下电网谐波电压扰动引起的电流响应,计算得到SSSC运行阻抗;计及SSSC的电网侧等效阻抗建模步骤:将目标电网侧阻抗模型简化为等效电路,得到所述等效电路的线路阻抗,将所述线路阻抗与所述SSSC运行阻抗相加得到计及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电网侧等效阻抗。本发明对电网中SSSC的运行阻抗建立的阻抗模型非常精确;减少了现有的传统电网侧等效模型的偏差。

    电网强度自适应优化的储能逆变器虚拟同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1572155.7

    申请日:2018-12-21

    Inventor: 蔡旭 张骞 李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强度自适应优化的储能逆变器虚拟同步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功率计算、虚拟调速器输出量计算、转子机械方程的输出量计算、电网阻抗计算、阻尼值样条插值拟合、参数更新。本发明改进虚拟阻尼环节,通过向虚拟阻尼环节中引入微分,使得虚拟阻尼对于虚拟调差系数无影响,消除虚拟同步机一次调频的稳态误差。同时引入一阶惯性环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对虚拟阻尼环节进行自适应参数优化控制。通过谐波中注入法对电网阻抗进行在线检测,根据检测所得电网阻抗以及自适应公式来在线调节阻尼环节参数,使得电网强度变化前后,虚拟同步机均能有较好的响应特性。

    一种低损耗模块化多电平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子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09949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1168063.7

    申请日:2019-11-25

    Inventor: 李睿 彭程 蔡旭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损耗模块化多电平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子模块,所述子模块拓扑由两个半桥结构、四个电容和两个续流二极管组成,所述半桥结构中,第一个半桥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第二个半桥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变换器包括三个相单元,每一个相单元分三个桥臂,其中,低压侧桥臂由若干个串联的所述低损耗模块化多电平直流直流变换器子模块组成。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模块的开断即可实现直流侧短路的故障阻断,同时不会增加损耗。

    具备故障阻断能力的低损耗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907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1168945.3

    申请日:2019-11-25

    Inventor: 李睿 彭程 蔡旭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故障阻断能力的低损耗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包括两个子系统和一个三相工频变压器,每个子系统包括三个相单元,每一个相单元分上、下桥臂,每个桥臂包括若干个串联的子模块,所述子模块拓扑由两个半桥结构、四个电容和两个续流二极管组成,所述半桥结构中,第一个半桥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第二个半桥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负极与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正极相连。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模块的开断即可实现直流侧短路的故障阻断,同时不会增加损耗。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饼式固体绝缘高频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520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47618.7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饼式固体绝缘高频变压器,包括:绕组模具壳包括绕组内壳、副边绕组壳和绕组外壳,绕组内壳上绕设有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壳上绕设有副边绕组,副边绕组壳嵌套于绕组内壳的一端形成一体结构,使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呈上下饼式绕组结构;绕组外壳套于一体结构的上,原边绕组、副边绕组与绕组外壳之间构成密封空间;固体绝缘材料填充于密封空间内;磁芯与绕组模具壳插接,且磁芯与绕组内壳、副边绕组壳插接,使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套于磁芯外壁上。本发明解决了谐振软开关电路中的漏感与主电感匹配问题,以及固体绝缘材料难应用,实现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绝缘强度高的设计目标。

    一种具有固体绝缘结构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1189996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65225.1

    申请日:2020-08-03

    Inventor: 谢宝昌 李睿 蔡旭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固体绝缘结构的多绕组高频变压器,输入线圈紧靠分段式磁芯柱设置,输出线圈为多个,并自上而下依次套装于输入线圈的外侧;上磁轭和下磁轭分别设置于壳式磁芯及绕组组件的上侧和下侧,多个旁路磁轭分别设置于输出线圈的外侧;固体绝缘填充结构分别设置于输入线圈与输出线圈之间、输入线圈与分段式磁芯柱之间以及壳式磁芯及绕组组件与磁轭之间。中段磁芯柱采用低磁导率磁性材料,上、下两段均采用高磁导率磁性材料。本发明固体绝缘材料具有高的击穿电场强度、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绝缘间距比传统空气绝缘间距小,不存在变压器油循环和外部封闭油箱及其冷却变压器油所需的散热结构,提高了变压器的功率密度。

    抑制模块化固态变压器中电容电压波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294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22108.5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模块化固态变压器中电容电压波动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波动功率传递策略,将所述半桥单元输入电流中的波动量传递至低压直流端口和中压直流端口;通过调制双有源桥单元的移相角,控制低压直流端口和中压直流端口的波动功率维持自平衡。从而将多电平换流器中半桥单元的电容电压波动,通过后级的双有源桥传递到低压直流侧,从而抑制多电平换流器中半桥单元电容电压中的低频波动,降低电容成本和体积,实现装置的紧凑化;另外各半桥单元传递到低压直流侧的波动功率会实现自平衡,不会影响低压直流侧的正常运行。

    一种全功率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695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63310.X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功率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包括:全功率风电机组单机模型模块,对全功率风电机组的单机并网进行仿真建模,输出三相交流电;电力系统传输线模型模块,模拟风电场中的电力系统传输线,将全功率风电机组单机模型模块输出的三相交流电进行远距离传输;电网模型模块,模拟风电场并入的电网模型,实现全功率风电机组风电场的仿真。本发明提供的全功率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针对全功率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建模,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适用于全功率风电机组的场级建模的问题;能够通过模块化建模的方式,解决全功率风电机组的建模问题,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695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63228.7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包括:双馈风电机组单机模型模块,对双馈风电机组的单机并网进行仿真,接收外部给定的风速信号以及电网故障信号,并输出三相交流电以及风电功率;电力系统传输线模型模块,模拟风电场中的电力系统传输线,将双馈风电机组单机模型模块输出的三相交流电以及风电功率进行远距离传输;电网模型模块,模拟风电场并入的电网模型,实现对双馈风电机组风电场的仿真建模。本发明提供的双馈风电机组风电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风电场建模技术,满足风电场建模的需要;从风电场建模的角度出发,通过模块化封装给出了一整套系统的风电场建模方式,具备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基于动力电池的链式储能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2836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1573799.8

    申请日:2018-12-21

    Inventor: 蔡旭 刘畅 饶芳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力电池的链式储能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根据链式储能系统中电池组的剩余容量或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曲线得到电池组瞬时荷电状态;根据电池组瞬时荷电状态和有效量得到链式储能系统中各个功率模块的功率分配系数,及各个功率模块在充放电过程中需要承担的功率;采用链式变换器整体功率‑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链式变换器的上层整体控制;在链式储能系统中各相第2~n个功率模块中引入n‑1个功率闭环控制模块功率,第2~n个功率模块调制波相位与各相参考电压相同,各相第1个功率模块的调制波由总调制波减去第2~n个功率模块调制波之和得到。在电池组参数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仍能使各电池组同时达到设定的充放电截止状态,各功率模块实现独立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