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3407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333138.4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皱叶狗尾草绿化和净化住宅小区乔木下绿地的方法。它是将皱叶狗尾草的种子用白千层叶片的叶浸液浸泡5~8分钟,再以8~12g/m2种子的密度撒播到住宅小区各类乔木绿地林下的土壤中,在种子萌发期间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为25~30%,种子萌发生长。本发明利用白千层叶片的叶浸液对皱叶狗尾草种子进行处理,提高皱叶狗尾草种子的种子萌发率和存活率,其种子萌发率达86%以上,存活率60%以上,然后再撒播到住宅小区各类乔木绿地林下的土壤中,在种子萌发期间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为25~30%,种子萌发生长,种子萌发后,无需栽培管理,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形成10cm高的致密成型的草被层,不必修剪。两周后即达20-30cm,经一年观察,该草层在样地生长良好,景观美无蚊虫。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704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420446.6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花露籽草建立耐荫草坪的方法。它是将小花露籽草的种子用赤霉素5~8mg/L浸泡14~16分钟,再按每千克种子拌15.0g的量拌上腐殖酸,以10~15g/m2小花露籽草种子的密度撒播到遮光率为30~90%的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在种子萌发期间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为30.0%,待种子萌发后进行栽培管理,小花露籽草就在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长成草坪。将小花露籽草种子通过赤霉素和腐殖酸结合处理,再控制种子萌发期间的土壤水分,能够显著提高小花露籽草种子萌发率和存活率,使萌发率达到90%以上,最高可达95%,存活率达到80%以上,最高可达85%,而没有用赤霉素和腐殖酸处理的对照,其萌发率只有15%及以下,待小花露籽草种子萌发后,经常规栽培管理后,可快速的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697565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402181.4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广东省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B09C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紫茉莉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紫茉莉幼苗,扦插于铬污染土壤中;或者将紫茉莉种子直接播种于铬污染土壤中;(2)在铬污染土壤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作为强化剂;(3)紫茉莉成熟后将其从铬污染土壤中整体移除,然后种植第二茬;(4)重复步骤(1)~(3)直至铬污染土壤中的铬含量达到环境安全水平。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工程量小、技术要求不高等优点;作为绿色修复技术,所收获的紫茉莉植株不需要另外处理,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修复过程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及原有的理化性质,还有助于改善因重金属污染引起的土壤退化和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有助于恢复并提高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60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391062.4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春秋海棠组织培养繁育方法。本发明通过调整培养基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分,能够有目的地诱导阳春秋海棠不定芽的形成。此外也可诱导根的发育,最终使试管苗能够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能够使阳春秋海棠这种濒危植物得以保存和发展,为今后更进一步利用该物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6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99186.6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提高广东人工林碳汇潜力的方法。其是在植树造林时,种植荷木和/或海南红豆。在模拟酸雨处理下,荷木生长仍然比较快,同时发现,在CO2浓度倍增和高N沉降下,荷木和海南红豆生长仍然迅速;在增温约1和2度情况下,荷木和海南红豆生长很快,因而,本发明特提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提高广东人工林碳汇潜力的方法之一是在植树造林时单种或者混种时种植荷木和海南红豆这两种树种,从而有目的地调整人工林森林的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运用科学的抚育措施,稳步提高森林质量,完全可以大幅提高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有力地支持我国环境外交谈判。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60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91062.4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春秋海棠组织培养繁育方法。本发明通过调整培养基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分,能够有目的地诱导阳春秋海棠不定芽的形成。此外也可诱导根的发育,最终使试管苗能够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能够使阳春秋海棠这种濒危植物得以保存和发展,为今后更进一步利用该物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66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28107.6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籽荷扦插繁殖方法。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圆籽荷植株树冠外围带芽的一年生健壮软枝作为插条,扦插前将插条置于吲哚丁酸水溶液中浸泡或者萘乙酸水溶液中浸泡,然后扦插于河沙基质上,控制温度25~28℃,扦插后第一个月保持空气湿度90%以上,此后浇水保湿。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扦插枝条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施用方法,为珍稀濒危植物圆籽荷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繁育和再生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有效,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环保性及先进性。可直接运用于该物种的繁育,开展规模化繁育,对其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0694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62037.5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G01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干流流量计。它包括树干流收集容器、水表和虹吸管,在所述的树干流收集容器壁的上部具有树干流入水口,在所述的树干流收集容器的底壁上设有孔,所述的虹吸管呈倒U形置于树干流收集容器中,虹吸入口置于树干流收集容器底,虹吸出口由底壁的孔伸出与水表的进水口相连。本发明的树干流流量计,应用虹吸原理,通过虹吸管将进入树干流收集容器的树干流虹吸,再通过水表实时测量,避免现有技术测量树干流在树干流极端大流量的时候,蓄水桶不够用,而产生溢出现象造成缺测,从而导致观测数据的不完整、准确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70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20446.6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花露籽草建立耐荫草坪的方法。它是将小花露籽草的种子用赤霉素5~8mg/L浸泡14~16分钟,再按每千克种子拌15.0g的量拌上腐殖酸,以10~15g/m2小花露籽草种子的密度撒播到遮光率为30~90%的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在种子萌发期间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为30.0%,待种子萌发后进行栽培管理,小花露籽草就在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长成草坪。将小花露籽草种子通过赤霉素和腐殖酸结合处理,再控制种子萌发期间的土壤水分,能够显著提高小花露籽草种子萌发率和存活率,使萌发率达到90%以上,最高可达95%,存活率达到80%以上,最高可达85%,而没有用赤霉素和腐殖酸处理的对照,其萌发率只有15%及以下,待小花露籽草种子萌发后,经常规栽培管理后,可快速的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199928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80270.4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小花露籽草建立耐荫草坪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小花露籽草以种子撒播或者以种苗移栽的方式种植到遮光率为30~90%的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小花露籽草就在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长成草坪。本发明利用小花露籽草具有极强的耐荫性,在遮光率达90%的程度下仍能保持正常生长,且易种植,易成活,易管理,生长迅速,覆盖地表快,在较短时间内就可形成致密的草坪的特点,将小花露籽草种植于被遮光地带的土壤中后,经常规栽培管理后,约两周草坪就可成型,该草坪具有极强的耐荫能力,在被遮光地带,如城市高楼周围、绿地林下和高架桥下生长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