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效养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707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415814.1

    申请日:2014-08-22

    IPC分类号: A01K63/00 A01K6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效养殖池,属于渔业养殖领域。一种能效养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所述能效养殖池分为养殖池和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四周设置有隔墙,连续独立设置有多个,形成养殖区,在所述养殖区旁的水中设置有水流推进器,水流推进器提水形成水流后,水流进入净化池,经过净化池内的滤杂食性鱼类滤食后,水流经过进水闸口流进养殖区的各个养殖池,养殖池内的水体再由设置的排水管的溢水口溢流进设置在养殖池外的排水渠,排水渠的水体自流至水流推进器,再由水流推进器推至净化池,形成一套自循环的能效养殖池。本发明集循环水、集污和流水养殖为一体,节约水资源,还节约养殖面积,提高养殖品质和产量。

    一种培养高密度淡水附着硅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123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9661.4

    申请日:2015-02-10

    IPC分类号: C12N1/12 C12R1/89

    CPC分类号: C12N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浮游植物培养方法,属于淡水植物培养领域。一种培养高密度淡水附着硅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制作饲料腐烂液:采用普通淡水鱼配合饲料,添加饲料3-5倍体积的自来水进行腐烂发酵,发酵以其中臭味变得较淡时即可;在玻璃容器中添加自来水和前述的饲料腐烂液,添加前将该饲料腐烂液滤除其中较大的颗粒物;将玻璃容器放置在玻璃温室中,或者室外有太阳辐射的地方但需在雨天时遮雨,确保光照条件为冬、春季节的太阳辐射强度;然后对玻璃容器内的水体进行加热,维持水体的水温在20-30℃之间;加热同时对水体进行曝气;曝气约10-14天后,玻璃容器的壁上会生长红褐色的斑块,即是硅藻。

    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水层交换和增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0146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571875.2

    申请日:2013-11-13

    IPC分类号: C02F7/00

    CPC分类号: Y02W10/15

    摘要: 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水层交换和增氧装置,由太阳能发电组件供电的第一电机以水平转动方式配置在太阳能动力船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伸出,端部水平固定绕线轮,导向绳在绕线轮上缠绕一圈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养殖池塘的两侧塘埂上;连接杆两端刚性连接太阳能动力船和变速箱,变速箱竖直向下的输出轴连接在搅水浮体的圆周中心,搅水浮体的外缘周向安装多个搅水翼;变速箱的输入轴配置由太阳能发电组件供电的第二电机,变速箱输出轴的位置与变速箱和第二电机组合件的重心位置偏离。本装置以太阳能为动力,可以大量节约电能,减少了水产养殖水体中增氧的安装数量,具有增氧面积大,覆盖面全,光控、自运行特点,可大大提高光合作应对水体影响作用。

    一种海水养殖池塘排放水生态处理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51086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326592.1

    申请日:2013-07-30

    IPC分类号: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养殖池塘排放水生态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生态沟渠,所述引水生态沟渠的起始端与近岸海域水体连通,通过涨落潮引入海水,并设置闸门,其末端通过溢流管与生态砾石床的起始端连通;所述生态砾石床的末端通过溢流管与前置库的起始端连通,所述前置库的末端通过溢流管与海水养殖池塘的起始端连通;所述海水养殖池塘的末端的下部通过排水管与引水生态沟渠的起始端的上部连通,并设置水泵提供排水动力。所述生态砾石床自下而上布置自大而小三种不同粒径的砾石,顶部种植水生植物;所述前置库自起始端到末端分为水深逐步降低的深水区,生态浮床区,水源区,所述深水区种植沉水植物,生态浮床区布置生态浮床。

    一种养殖污水的净化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生态浮床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2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138547.3

    申请日:2013-04-19

    IPC分类号: C02F3/32

    CPC分类号: Y02W10/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污水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养殖污水的排水渠道内,沿所述排水渠道依次设置一组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宽度小于所述排水渠道的宽度,深度介于排水渠道水深的90%-100%之间;所述生态浮床包括表层净化区,中层净化区,底层净化区,所述表层净化区和底层净化层的四周用带有过水孔的材料封闭;表层净化区与中层净化区隔开,其内种植挺水植物,并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颗粒的外径大于所述过水孔的内径;中层净化区四周用渔网围住,下方通过渔网与底层净化区隔开,所述中层净化区内养殖滤食性鱼;底层净化区下方封闭,设有陶粒,所述陶粒的外径大于所述过水孔的内径,并以所述陶粒为介质种植沉水植物。

    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0346126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51523.3

    申请日:2013-09-27

    IPC分类号: A01K63/04

    摘要: 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在长条形的养殖池塘内,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一道“T”字形的隔水墙,将养殖池塘分割为吃食性鱼类养殖区和滤食性鱼类养殖区,两区之间通过捕鱼闸门和进水闸门、集污管和曝气管连通,在吃食性鱼类养殖区靠近捕鱼闸门的一端池底上开设锥形的集污坑作为鱼类的吃食和排泄区。本发明将池塘中不同生态位的鱼类分开饲养,将吃食性鱼类产生的粪便残饵等集中并通过气提水流输入到滤食性鱼类养殖区,在滤食鱼类养殖区得到鱼类再食、净化、分解或被藻类吸收等,既保障了吃食鱼类养殖区的良好水质要求,有利于吃食鱼类生长,又将吃食鱼类产生的粪便残饵养殖了滤食性鱼类,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生态效果,减少了养殖污染。

    一种去除鱼类土腥味的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73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383147.X

    申请日:2011-11-25

    IPC分类号: A01K63/00 A01K6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去除鱼类土腥味的养殖设施,一种去除鱼类土腥味的养殖系统,矩形的养殖池(1)呈S形流道池(2b);在始端配置至少一台生化过滤箱(4);在末段直段流道池(2d)的末端依次设置三块横间隔墙(7),相继形成第一集水渠(10)、潜流湿地(9)和第二集水渠(8);在第一集水渠(10)中设置一台水泵(11),通过管路(3)至生化过滤箱(4)的入口,生化过滤箱(4)的出口直接流入最终流道池(2d);潜流湿地(9)的底层基质为陶粒,在陶粒上面种植水生植物;流道池(2)的池底覆盖10—15厘米作为生物填料的陶粒,流道池(2)内种植30%面积的水草,养殖鱼类放养密度6—15公斤/立方米,水流速度为3—10厘米/分钟;本发明构建生态环境控制对鱼类土腥味产生影响的负面因素,建立一种去除鱼类土腥味的养殖系统。

    一种用于种质资源保护的自净式小型循环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93941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22026.6

    申请日:2012-10-29

    IPC分类号: A01K63/00 A01K6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种质资源保护的自净式小型循环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水池,养殖水池左后部设有导水管,导水管将养殖水池与隔水池导通,隔水池内种植漂浮植物,导水管内设有滤网;隔水池前方设有隔水墙,隔水墙上端面开设一组沟槽,沟槽连通隔水池与前方的人工潜流湿地池;人工潜流湿地池的前部设有气提式管道,气提式管道由打孔管、进水管、气石组成,打孔管的侧周壁开设小孔,小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人工潜流湿地内颗粒的直径,打孔管的侧壁与进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将所述人工潜流湿地池与所述养殖水池导通,进水管内设有气石,气石与外部的气泵连接。隔水池、人工潜流湿地池、养殖水池形成逆时针的水流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