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5676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60467.5
申请日:2014-02-2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CPC分类号: Y02E10/76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并网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电场等值模型;构建该风电场的原始导纳矩阵并对其进行变换;生成测试电网系统的状态矩阵;进行稳定性分析。本发明方法能有效考虑风电场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此外,本发明方法很好处理了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特性的改变,为电网运行人员准确分析风电波动性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99709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22335.8
申请日:2014-05-23
IPC分类号: H02J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规模化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利用Markov chain和Monte Carlo抽样模拟每一辆电动汽车在一天当中各个时刻的运行状态。于是,可以通过安排在电动汽车的非行驶时间段内并入电网,并设计合理的充电方案,从而既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同时使包括传统负荷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内的总日负荷曲线标准差最小,降低负荷曲线的功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5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43450.2
申请日:2015-07-2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Y02D10/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高速模型智能配用电信息互操作校验方法,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高速模型智能用电信息互操作校验方法。本发明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在数据存储、数据交换等方面的优越性,作为一种标准的数据格式,在这种数据格式下建立一个中间件,实现不同的关系数据库与XML文档之间的双向数据转换与传输,就可以解决各种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并可方便地进行Web应用,满足智能配用电服务共享和业务流转的需求,从而促进配用电领域各类业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1797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55711.2
申请日:2015-07-29
IPC分类号: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多环节互动终端集成方法,包括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与企业服务总线、应用内集成总线、服务总线相连接,其中企业服务总线通过消息接口与智能用电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和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相连接,应用内集成总线通过应用集成接口与双向互动服务终端和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相连接,服务总线通过适配器与用电服务支撑系统和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相连接。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建立一种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各种分布式应用软件系统的应用间集成,它支会使用不同的计算机语言、操作系统、协议和管理工具,是以松耦合的方式,通过在事件驱动的基础上交换数据的各种应用,通过应用间代理消息的中间件服务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69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09086.0
申请日:2015-06-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规模化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的方法,包括:(1)定义表征电动汽车可控性的矩阵并进行初始化且设定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持续时长;(2)基于实时状态得到每一辆电动汽车的当前信息;(3)根据所述时长和电动汽车的当前信息对电动汽车的可控性进行判断;(4)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定义表征电动汽车可控性的矩阵进行赋值;(5)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定义表征电动汽车可控性的矩阵和所述电动汽车的可控性计算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并输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好的实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友好互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60512.9
申请日:2014-07-25
发明人: 姚良忠 , 杨波 , 许晓慧 , 陶以彬 , 曹远志 , 李官军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马建军 , 丁杰 , 卢俊峰 , 李琰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包括通过中频变压器两端相连的单极侧功率模块和双极侧功率模块;单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稳压电容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单极直流系统;双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电容、稳压电容、电抗器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双极直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电路结构紧凑,所需开关元件数量更少,能够实现软开关,降低系统损耗;通过调整中频变压器的绕组,该变换器能够实现单极直流系统和双极直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同时适用于高变压比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00946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62290.7
申请日:2014-06-13
发明人: 曹远志 , 姚良忠 , 吴福保 , 杨波 , 卢俊峰 , 陶以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许晓慧 , 胡金杭 , 崔红芬 , 冯鑫振 , 朱红保
IPC分类号: H02J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直流输电的串联型潮流控制器,包括串联连接的双向DC/DC变换器和H桥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直流断路器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网;H桥变换器的一条输出支路依次通过电抗器、直流熔断器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网,另一条输出支路直接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直流输电的串联型潮流控制器,运行在电压模式时能够线性控制串联在直流传输线路中的固定电压;运行在电流模式时能够控制串联线路的中潮方向和大小,进而控制潮流在并联线路中分配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1381948.6
申请日:2017-12-2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曹潇 , 胡汝伟 , 郭亚娟 , 邱腾飞 , 袁晓冬 , 陈锦铭 , 赫卫国 , 许晓慧 , 姚虹春 , 江星星 , 邹云峰 , 陈然 , 叶荣波 , 夏俊荣 , 孔月萍 , 张祥文 , 汪春 , 刘海璇 , 梁硕 , 孔爱良 , 周昶 , 华光辉 , 栗峰
IPC分类号: H02S50/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阵列故障类型诊断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光伏阵列中光伏组件的功率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正常时光伏组件的功率数据,判断光伏阵列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故障,则基于与光伏组件并联的旁路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计算光伏阵列区分因子;基于光伏阵列区分因子,确定光伏阵列的故障类型。本发明利用光伏组件的功率数据和旁路二极管工作状态,确定光伏阵列区分因子并诊断光伏阵列的故障类型,可实时对故障位置进行诊断,有效提高了光伏阵列故障类型的准确性,确保光伏阵列安全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306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381948.6
申请日:2017-12-2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曹潇 , 胡汝伟 , 郭亚娟 , 邱腾飞 , 袁晓冬 , 陈锦铭 , 赫卫国 , 许晓慧 , 姚虹春 , 江星星 , 邹云峰 , 陈然 , 叶荣波 , 夏俊荣 , 孔月萍 , 张祥文 , 汪春 , 刘海璇 , 梁硕 , 孔爱良 , 周昶 , 华光辉 , 栗峰
IPC分类号: H02S50/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阵列故障类型诊断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光伏阵列中光伏组件的功率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正常时光伏组件的功率数据,判断光伏阵列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故障,则基于与光伏组件并联的旁路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计算光伏阵列区分因子;基于光伏阵列区分因子,确定光伏阵列的故障类型。本发明利用光伏组件的功率数据和旁路二极管工作状态,确定光伏阵列区分因子并诊断光伏阵列的故障类型,可实时对故障位置进行诊断,有效提高了光伏阵列故障类型的准确性,确保光伏阵列安全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74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74657.4
申请日:2017-12-19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客户侧能量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园区内多元用户协同能量管理方法,它包括:数据收集、出行计划上报、预测光伏出力用电曲线、搭建区域能量管理模型、制定协同管理策略和下发指令给用户进行响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协同调度工业园区内用户的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可控负荷等各资源,以经济性最优和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目的,实现园区内用户的智能用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