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8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995780.1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阶段嗣后采场胶结充填体强度的调控方法,将充填结构从下到上划分为底分层(1)、下分层(2)、调控层(3)、上分层(4)及顶分层(5),采用胶结充填体自下而上分层充填;所述胶结充填体为胶凝材料与骨料按重量百分比以1:4~12混合;所述调控层(3)采用胶凝材料与骨料的配比为1:4~10,所述调控层高度与充填结构高度的占比为1~3:10。本发明根据充填采场的强度需求,在中间软弱层上分层并增加中间调控层,提高了高阶段嗣后采场开采过程中一步骤采场稳定性以及嗣后充填体的安全,降低二步骤采场回采矿石的损失与贫化,合理提高骨料的使用率,降低胶凝材料的占比和充填成本,实现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4153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194430.7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陈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反射率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大气校正的方法,其包括:对所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获取表观辐亮度影像;对表观辐亮度影像消除云层阴影;通过最小反射率方法,对消除云层阴影的表观辐亮度影像提取暗目标区域;基于最小反射率方法,在暗目标区域中提取的暗目标;通过查找预先构建的查找表,根据所述目标获得校正参数,然后计算得到地表反射率,由此得到地表反射率影像。该方法克服目前主要光学传感器缺少短波红外波段难以获取气溶胶信息的现实困难,通过最小反射率法获取地表暗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获取暗目标的大气与地表反射信息,从而实现对光学传感器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8200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8050.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R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支撑大小可调的耳膜激振式人工中耳作动器,包括外支撑装置、壳体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布置在壳体内,外支撑装置与壳体外部相连。驱动装置包括压电装置和杠杆传动装置,压电装置由压电材料构成,输出端与杠杆传动装置输入端固连,杠杆传动装置输出端从壳体内伸出作用在耳膜上。杠杆传动装置模拟人耳听骨链放大机制,将压电装置输入的激振进行放大,增强了对听力损失的补偿效益。外支撑装置通过支撑杆、推杆与壳体相连,通过旋转盘的旋转控制支撑杆和推杆张角的大小,使作动器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耳道孔径,外支撑大小可调易于作动器的佩戴、固定和拆卸,使作动器的整体重量主要靠外耳道支撑,增加了作动器的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8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48096.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R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耳膜激振式人工中耳作动器的器械,包括外壳、操纵装置、组合管状元件、缓冲装置、电控装置和执行装置;本装置通过电控装置使组合管状元件前端的电磁铁生磁吸附作动器,控制作动器安装,在安装作动器的过程中组合管状元件内的缓冲装置能提供缓冲,解决了安装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安装力波动过大的问题,保证了安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损伤耳膜而导致进一步听力损伤的情况。通过采用内窥镜,安装过程中能实时监测作动器以及耳膜耳道的情况;操作者能实时观测作动器与耳膜耳道的位置,清晰判断作动器与耳膜的相对位置,从而更好的配合安装作动器的过程,提高了自主安装的精准度与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709100.0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杨明 , 陆鹏举 , 程桦 , 杨仁树 , 张鲁鲁 , 初月朗 , 张家乐 , 牛宾 , 申五刚 , 杨新文 , 杨谢生 , 杨立云 , 黎明镜 , 马均志 , 陈伟 , 郑士成 , 王念涛 , 阮杰
IPC: E2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TBM井下硐室内拆机施工方法,该TBM井下硐室内拆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回撤通道及拆机硐室,先拆除TBM的6、7、8号台车并运出;步骤S2、待TBM的主机和1‑5号台车推进至拆机硐室后,进行主机和1‑5号台车部分的拆除及运输;步骤S3、利用连续皮带机拆装的时间间隙,进行TBM主驱动的运输;上述步骤S1~S3中,均是采用在硐室圆周顶部方向,根据受力计算结果设置多排吊点,每个吊点与对应的锚索相配合进行吊拆,并装车上运。本发明采用单吊点锚索吊装,先拆后配套设备再拆主机,其中盾体、刀盘分块焊接位置需刨除,结构简单,工艺稳定,虽效率较慢,但拆卸洞断面尺寸进行缩小和优化,减少拆卸洞施工工程量,使TBM拆机总工期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88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7058.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构件约束方向高温环境加载系统,包括球铰,球铰下部球体位于球铰底部支座球形空腔内,球铰底部支座下部连接支座防火罩板,球铰底部支座上部四边设有限位加劲肋挡板,球铰上部圆柱体与球铰顶部支座固定连接,球铰顶部支座上部连接千斤顶防火罩板,千斤顶防火罩板上部与千斤顶相连,千斤顶中部带有四个竖直限位环,四根竖直限位杆固定在加载连接架底板并穿过千斤顶中部竖直限位环,限位连接板底部固定载荷传感器;球铰底部支座上部四角处设有水准泡,千斤顶防火罩板设有循环水冷装置,本设备可进行构件高温、常温下轴压试验,同时具备加载量程可调的特点,可更便捷控制构件受约束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6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35120.6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能源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岩穴储气库复合式衬砌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混凝土分缝将整体浇筑的混凝土衬砌层划分成块,利用接缝处预留的相对可运动量尽可能地释放混凝土的拉应力,减少了因温度荷载导致的混凝土拉伸裂缝的产生;内衬凸起与内衬层连接成整体,内衬凸起形状恰能与混凝土凹槽匹配,降低了内衬层的应力集中现象;内衬凸起卡进混凝土衬砌层形成的自锁结构,可以保证二者在交变荷载作用下的协同变形,避免二者间粘接力的破坏;环氧树脂密封层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体并复掺5%质量分数的氧化铝以及5%质量分数的氮化硼纳米片,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热传导性和氢气密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211745.2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塔式燃烧车,包括两侧面与顶面上分别开有若干燃烧口的车体,车体内壁固定若干分别与燃烧口对应的滑动架,滑动架上滑动连接滑板,滑板与燃烧器的燃烧筒固定,燃烧筒喷火端穿过燃烧口后伸出车体外,燃烧筒能通过滑板在滑动架上的滑动实现上下摆动喷射;燃烧器的进气孔、进风孔分别与外部天然气、风源连接,车体外壁上设多个耐高温全景探测装置,全景探测装置与外部监视器电连接,监视器外接VR装置,车体其中一端开设有能容纳检修人员进出的检修口,本燃烧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火灾模拟中不可重复、燃烧过程不可控的问题并能够模拟汽车移动火灾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68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11774.9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位置可调的多点加载自平衡反力系统及实施方法,本系统包括两个环形设计的反力架、自适应加载装置、距离调整组件、转轴组件、液压缸加载组件,两个反力架平行布置在刚性平台上,反力架为多段钢构件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距离调整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固定杆以及调整平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杆和转动块,液压缸加载组件包括液压缸和分配梁,本系统配合其实施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力加载系统不能实现加载位置调整、系统自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1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9235.8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多功能落锤冲击试验装置,试验装置依托设于彼此垂直的反力墙及反力承台上,试验装置包括冲击锤、刚性导杆、脱钩器、固定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结构试件;固定支架、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反力墙上;刚性导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冲击锤包括配重及设于配重下方的冲击头;冲击锤悬挂位于结构试件的正上方且可沿刚性导杆竖向滑动;脱钩器的下端与冲击锤相连,脱钩器的上端通过吊索与设于固定支架上的卷扬机相连接。本发明造价低廉,适用于工程结构中的梁、板、柱等大多数构件的冲击试验,并能够方便地进行装置安装和拆卸,值得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