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照度因素的煤矸识别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00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58168.X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照度因素的煤矸识别方法和系统。该考虑照度因素的煤矸识别方法和系统,考虑到煤矸在不同照度下的特征响应差异,通过环境基础照度和照度阈值间的比较,确定最优光照,进而,依据照度和图像采集方式对煤矸的图像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后的图像进行分割和识别,以有效提高煤矸识别的精度。并且采用对图像进行分割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煤矸混合度的高精度识别,进而提高煤矸分选、综放工作面自动化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一种安装于后刮板输送机上的煤矸堆积体扰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828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45689.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后刮板输送机上的煤矸堆积体扰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后刮板输送机的机架上的驱动机构、扰流板和锁紧机构,转轴穿过机架,驱动机构连接转轴,转轴垂直连接扰流板的一端,扰流板的另一端连接锁紧轴,锁紧机构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同侧槽帮钢和对侧槽帮钢上,锁紧轴能够与两个锁紧机构分别匹配。本发明利用扰流板横跨于后刮板输送机上,采用局部扰动装置对后刮板上煤矸堆积体的原始表面进行破坏,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运动状态下煤矸流内部混合度的识别。

    一种制备具有随机节理裂隙试件的实验台

    公开(公告)号:CN207163790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483282.4

    申请日:2017-0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随机节理裂隙试件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框架、冷冻箱、冷冻箱盖、低温储存盒、冷冻盘、多功能电子秤、托盘、搅拌机、主放料口、副放料管道、副放料口、出料控制装置、控制面板、试件模具、振动台、出料口、牵引拉环、刮刀。该实验台左侧为冷冻箱;实验台桌面上镶嵌有控制面板;搅拌机上部与主放料口连接,下部与出料口相连;出料控制装置置于搅拌机下端口;振动台上部卡槽引导试件模具直线移动,依次完成材料装填。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相似模拟试验中制作具有节理裂隙试件存在的问题,实现对于现场煤、岩体的近似与仿真,此外实验台的设计将制作流程有机整合,使用方便简单,效率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调节接触面角度的岩石试样制作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6906122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617940.4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接触面角度的岩石试样制作模具,用于实现制作具有不同大小岩层间接触面倾角的标准试件的目的,研究不同岩性组合结构试件中岩层倾角对岩石试样力学行为的影响。该岩石试样制作模具由底座、模具板和连接装置组成,其中底座由底基板、半圆弧卡槽构成;模具板分为底板、侧板、隔离板和顶板;连接装置由垂直杆、连接杆和螺栓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不同岩层接触面倾角大小,成本较低的岩石试样制作模具机构,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安装于后刮板输送机上的煤矸堆积体扰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275393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2193291.4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于后刮板输送机上的煤矸堆积体扰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后刮板输送机的机架上的驱动机构、扰流板和锁紧机构,转轴穿过机架,驱动机构连接转轴,转轴垂直连接扰流板的一端,扰流板的另一端连接锁紧轴,锁紧机构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同侧槽帮钢和对侧槽帮钢上,锁紧轴能够与两个锁紧机构分别匹配。本实用新型利用扰流板横跨于后刮板输送机上,采用局部扰动装置对后刮板上煤矸堆积体的原始表面进行破坏,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运动状态下煤矸流内部混合度的识别。(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大倾角煤层新型回采巷道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581958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20165742.9

    申请日:2017-0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巷道支护系统,提供一种大倾角煤层新型回采巷道支护系统。本系统由巷道(7)、岩顶(11)、煤顶(12)、煤帮(10)、煤底(8)、背顶(4)、菱形金属网(3)、高强度螺纹钢锚杆(1)、固腿锚杆(6)、长锚索(2)、蝶形大托盘(9)、11#工字钢(5)、角钢(13)和混凝土保护层(14)组成。所述巷道(7)的断面形状为五边形,所述背顶(4)为预制竹篱笆背顶,设置在煤顶表面,所述混凝土保护层(14)为混凝土喷浆,所述11#工字钢(5)沿背顶(4)和煤帮(10)布置,并在11#工字钢腿部打入固腿锚杆(6)。本支护系统能良好的控制新型五边形巷道顶板,提高巷道稳定性,减少灾害事故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