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40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799129.1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塔及再生方法,所述再生塔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进料管道、加热区、冷却区和出料管道,所述加热区包括预热段和加热段,所述冷却区包括预冷段和冷却段,所述加热区和冷却区分别交错设置换热管,所述预冷段壳体外侧环绕设置有夹套层。本发明通过设置带夹套层的预冷段,可避免再生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实现工艺防腐;预热段以及预冷段独特的布料椎型设计,能够使活性炭均匀而平稳地进入加热段和冷却段,实现更佳的回收效果以及对热量的充分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炭再生塔同时具有结构紧凑、利用率高、再生效率高、操作简单、可连锁控制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活性炭烟气脱硫工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2546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0438291.0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5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硫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该装置包括吸附塔和振动筛,吸附塔沿烟气流通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第一区设有烟气进气口和位于烟气进气口处的喷氨格栅,第三区设有烟气出气口,第二区内设有流动的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从吸附塔的顶部入口流入,底部出口流出;振动筛与吸附塔的底部出口连接,并通过输送机构与吸附塔的顶部入口连接。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没有活性炭的解析装置,针对烟气特性有选择的设计吸附塔结构,结合振动筛筛选分离出可直接循环利用的活性炭,对硫含量相对较低的烟气进行高效深度脱硝净化处理,不依赖解析工序,工艺简单,可控性高,便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08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1072960.8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态钢渣综合利用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钢渣处理单元、碳酸化单元、铁回收单元、尾渣收集单元及热能综合利用单元;所述钢渣处理单元的出料口与所述碳酸化单元的入料口相连;所述钢渣处理单元的出气口和热能综合利用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碳酸化单元的出料口和所述铁回收单元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铁回收单元的出渣口和所述尾渣收集单元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碳酸化单元的出气口和所述热能综合利用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热能综合利用单元的二氧化碳出气口和所述碳酸化单元的进气口及钢渣处理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接。通过该装置可实现钢渣中资源和热能的高效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5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54248.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水解脱硫装置及方法,所述水解脱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烟气进气管路上外接有进气旁路,所述壳体内部沿烟气流向设置预处理催化剂层和催化剂层,相邻两层催化剂层之间为过渡区,预处理催化剂层和与之相邻的催化剂层之间为转换区。所述水解脱硫方法包括:正常工作状态下,高炉煤气自水解脱硫装置的进气管路进入,催化水解脱硫后排出;当预处理催化剂层工作异常时,高炉煤气切换至进气旁路进入,更换预处理催化剂层,实现不停车检修;本发明通过设置预处理催化剂层和进气旁路,降低煤气中颗粒物等杂质的影响,使催化剂利用率和寿命提高,具有适应工况性好、结构简单、可调节压降的特点,可显著提高高炉煤气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4744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35453.7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煤气一体化干法脱硫的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除尘单元、脱硫单元及TRT发电单元;所述脱硫单元包括一体化脱硫塔。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脱硫装置在设置过程中可减少对现有高炉煤气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影响,实现高炉煤气中硫的资源化,减少TRT发电的损失,为企业节约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48852.2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方法及精脱硫系统,所述的精脱硫方法包括:(Ⅰ)高炉煤气依次经重力除尘和布袋除尘后进入有机硫转化装置,高炉煤气中的有机硫水解转化为H2S;(Ⅱ)高炉煤气由有机硫转化装置排出后进入余压发电装置,利用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做功发电;(Ⅲ)余压发电后的高炉煤气通入脱硫装置,与脱硫剂和碱液形成的混合脱硫液逆流接触进行精脱硫。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方法,可同时脱除煤气中的COS和H2S,同时协同脱除HCl,利用连续熔融硫工艺,实现高炉煤气中硫的资源化,同时减少精脱硫工艺所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煤气的质量,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化,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551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7186.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窑尾烟气的中温S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所述的脱硝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换热装置和SCR脱硝装置,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连接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出口与余热回收装置的中温烟气出口合并为一路后接入SCR脱硝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中温SCR脱硝系统可以满足日渐严格的水泥窑窑尾烟气NOx排放标准,可为水泥窑窑尾NOx超低排放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烟气回配,一方面可以抬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出口烟气温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进入SCR脱硝装置的烟尘含量,在提高SCR脱硝效率的同时减少系统积灰和催化剂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115450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7842.4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吹灰组件、包括其的SCR反应装置及方法,所述的涡旋式吹灰组件包括沿壳体周向设置的至少三个喷吹管,所述的喷吹管沿壳体外周的同一向倾斜设置于壳体外壁面上,所述的喷吹管外接压缩空气源,压缩空气经喷吹管喷入壳体内部形成气流涡旋对壳体内部易积灰区域进行喷吹清灰。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式吹灰组件通过压缩空气源提供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经喷吹管以某一角度倾斜吹入壳体,在壳体易积灰区域形成有序的涡旋气流,实现对积灰的喷吹清扫。
-
公开(公告)号:CN10890555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810763514.0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河北环科力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科博思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烟道臭氧分布系统。该复合式烟道臭氧分布系统包括设于烟道内的第一臭氧分布器和第二臭氧分布器,第一臭氧分布器和第二臭氧分布器均包括多根分布主管,每根分布主管的两侧均设有多根分布支管,分布主管的一端与供臭氧的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分布支管连通,第一臭氧分布器的分布支管的端部设有半球形分布器,第二臭氧分布器的分布支管的端部设有菱形导流板。该烟道臭氧分布器适用于燃煤电厂、钢铁等行业的臭氧低温氧化脱硝系统,其安装清洗检修方便,臭氧喷入烟道的方向与烟气流向垂直,不存在积灰堵塞的问题;另外可根据烟气中NO的浓度调节臭氧的通入量,灵活性大,可操作性强,工程应用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815987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1432518.2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烟气的处理装置、方法和用途,所述装置包括蓄热式SCR脱硝系统;所述蓄热式SCR脱硝系统之前设有脱硫系统;所述蓄热式SCR脱硝系统的主体为蓄热式反应器,所述蓄热式反应器的壳体中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催化剂层和蓄热体层,将壳体内部自上而下分为轴向通气的SCR反应室、换热室和换气室,所述换气室由互相隔离的进气室和出气室构成;所述进气室连接有还原剂供给装置。本发明将蓄热反应器和脱硝装置集成为一体式蓄热式SCR脱硝系统,蓄热效率可高达90%以上,实现了烟气的低能耗再热,装置可实现长期稳定低能耗运行,对烧结烟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且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更为紧凑,节约占地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