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818346.2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振荡器,包括外壳、活塞组件、压力脉冲组件及涡轮组件;活塞组件沿着外壳的轴向可滑移密封安装在外壳内;压力脉冲组件安装在外壳内,且位于活塞组件的下方;涡轮组件固定在外壳内壁,且与压力脉冲组件传动连接;当涡轮组件带动压力脉冲组件转动时,压力脉冲组件的可伸缩端能够在外壳内壁上设置的锥形节流孔内伸缩,活塞组件和压力脉冲组件上分别开设有与外壳的内腔导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本发明采用涡轮组件作为动力机构,避免了螺杆马达驱动导致的耐高温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压力脉冲在的伸缩端伸缩至锥形节流孔内位置变化实现过流面积变化产生压力脉冲波,避免了采用平面接触式的板阀结构造成的磨损冲蚀严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395924.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射流元件调控的全金属三维振荡减阻工具,包括上接头、传动芯轴、花键套、碟形弹簧组、上壳体、冲管、活塞、柔性短节、分流罩、射流元件、下壳体、摆球、缸体、节流杆、缸盖、下接头;射流元件在调控摆球沿摆球槽运动进而与下壳体和缸体发生接触碰撞产生径向冲击力的同时,也调控节流杆下端在节流孔内上下运动产生过流面积变化,促使脉冲发生腔内形成周期性压力脉冲波,从而推动活塞、冲管及传动芯轴上下运动产生轴向振荡力。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射流元件调控的全金属三维振荡减阻工具所有零部件均采用金属材质,并且同时具有轴向往复振荡以及径向摆动冲击功能,有利于提高深层高温页岩气长水平段钻进过程的减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776607.4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工程风险区域化描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求取已钻井含不确定度地层压力;步骤二、利用地层压力构建钻井风险定量评估模型;步骤三、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钻井风险定量评估模型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二维区域化描述。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区块中已钻井的风险评价结果在地层层组内进行二维区域化描述,实现纵向风险评价结果按照地层层组在横向的展布;2、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钻井风险的区域化描述,以便在区块中钻取新井时,对新井位置点各层组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人员进行钻井工程设计时考虑的全面性,在设计阶段最大限度地保证钻井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09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10128490.7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三轴射流破岩模拟实验装置,利用高压泵将实验流体喷射入围压釜内的模腔中,产生高压射流并在模腔内形成围压,模拟Z方向静液柱压力;同时,液压站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水平方向,向两个液压油缸内注入高压液压油,推动活塞杆为液压推块加载压力,液压油缸提供的推力与静液柱压力共同作用在人造岩心表面,实现X、Y方向不同水平应力的加载。该实验装置将真三轴围压加载与射流破岩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解决现有射流破岩实验装置无法真实模拟钻井过程中井底岩石的真实受力状况的问题,分析得到所受X/Y两个方向地应力和井筒内静液柱压力对射流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为高压喷射钻井技术的应用提供室内实验研究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10761.X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脉冲钻井用射流发生器振荡腔体设计方法及射流发生器,其中,方法为:建立由钻头内环空和射流发生器振荡腔体内环空所构成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分别改变有限元模型中的不同参数的参数值时有限元模型的流体变化规律,根据流体变化规律选择各参数的最佳参数值。由于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根据各参数的不同参数值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该参数下不同参数值所对应的流体变化规律,每个参数对应不同的流体变化规律,综合各参数的流体变化规律,选择能够提高脉冲射流效果的各参数的最佳参数值。使射流发生器具有更高效的脉冲射流冲击效果和井底净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11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10970794.8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磁力旋转的真三轴射流破岩装置,主要由围压釜加压系统、强磁中心管控制系统与高压泵组成,所有测量及控制仪器均可实现远程控制与记录。该装置可模拟不同的X/Y水平方向地应力与Z方向静液柱压力,将真三轴围压加载与射流破岩有机结合在一起,且中心管可高速连续旋转,以解决现有射流破岩实验装置无法真实模拟钻井过程中井底岩石的受力状况与螺杆、涡轮等复合钻具井下高速旋转工况的问题,分析得到所受X/Y两个方向地应力和井筒内静液柱压力对射流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为明晰围压条件下不同物性岩心的射流破岩门限压力的变化规律与高压喷射钻井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室内研究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52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10818501.9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静载联合破岩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试验装置主要包括轴向加压油缸、固定平台、活塞杆、导柱、位移传感器、升降平台、扭矩传感器、夹紧油缸、底座、旋转冲击机构总成、驱动电机、石英压电传感器、钻杆、微钻头、岩样、导轨电机、十字导轨、钻压传感器、围压传感器、计算机、控制柜和液压站,轴向加压油缸带动升降平台上下滑动,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冲击机构总成对微钻头施加旋转运动或旋转冲击运动,加紧油缸对岩样施加围压,导轨电机调节岩样位置,钻压、围压、位移、扭矩、石英压电传感器均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能够全面地模拟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存在的多种破岩状态,为井下提速工具性能参数和现场钻井参数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7393186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029878.3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钻井井下参数测量工具,其环空压力测量组件中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油囊并列结构,与钻井液直接接触,通过油囊调节压力传感器的零点范围;环空压力测量短节与钻铤短节采用环状异形连接件,其连接属于全接触刚性连接,环状异形连接件两侧带有圆环线接触密封圈,能有效阻止钻井液侵蚀,同时受力均匀保证内部压力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上述工具可直接采集井下环空压力值,持续测量和记录井下压力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环空压力数据,能有效了解各个环节对井底压力的影响,有效预防井下事故的发生。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简单,适合现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048690U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20896112.9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气井环空带压的套管结构,包括设置在水泥石层(4)内的套管(1),所述套管(1)的外壁设有弹性材料(2),所述弹性材料(2)与所述水泥石层(4)相粘结。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预防气井环空带压的套管结构,其能够防止套管膨胀或收缩过程中对水泥石层的损伤,避免对第一胶结面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11144404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069053.3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井辅助携岩套管保护工具,包括:工具主体,钻具的接头能够连接于工具主体内;工作部,工作部设置在工具主体上;保护套,保护套套设固定在工作部上,保护套的外径大于工作部的外径,且保护套能够与套管接触,且保护套上开设有旋转导流槽;及设置在工具主体上的第一铲槽部,第一铲槽部上开设有第一铲槽,第一铲槽的底端与旋转导流槽的顶端导通连接,第一铲槽的顶端与上部环空导通。由于保护套的外径大于工作部的外径,能够起到扶正钻具的作用,保护套能够直接与套管接触,避免了钻具的接头与套管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套管与钻具接头之间的磨损。第一铲槽部上的第一铲槽能够进行挖削和搅拌,提高了携岩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