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545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0831524.8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经阻容比条件闭锁的零序过流保护方法,适用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步骤1:采集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实时计算阻容比绝对值;步骤2:对零序电流、阻容比绝对值分别与对应门槛值进行比较,判定接地故障是否发生;步骤3:若判定为接地故障则经整定延时跳闸。该方法中所用的阻容比门槛根据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电阻以及系统总对地电容电流水平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8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65483.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 H02H3/08 , H02H1/00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超高压备自投诱发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误动的应对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备自投合闸线路的三相电流,计算得到线路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根据所述线路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构造零序电流相空间。构建基于零序电流相空间的备用电源自投期间的线路零序涌流识别判据,并进行判断;若识别结果为非涌流工况,则不闭锁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若识别结果为涌流工况,则闭锁零序过流保护。本发明从线路零序电流的相空间轨迹特征出发,提出了线路零序过流保护闭锁方法,从而避免了保护误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80012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807705.3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法,适用于有旋转型分布式电源接入或者合环运行的配电网线路。所述方法将配电网开关视为节点,且于每个节点处配置一套分布式配电保护终端装置。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无需依赖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安装于各节点处的配电保护终端一方面通过就地采样模块采集本地电压电流数据以及断路器/负荷开关位置,另一方面通过横向通信交互数据,综合本地及相邻节点的信息,定位并隔离故障点。所述方案在断路器/负荷开关拒动时,终端亦能根据自身及相邻开关的信息启动失灵保护,确保在”N‑1”条件下正确隔离故障。所述方案亦能在终端间的通信发生“N‑1”故障时,依靠容错保护定位并隔离故障点,从而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5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35005.2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1/0061 ,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布式保护自愈控制系统,用于三供一备主接线配电网中,所述系统包括:在三条主供电线路的每个配电房以及联络切换房均配置一台分布式配电保护自愈装置和一台交换机;在每一变电站配置一台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和一台交换机;在每一条主供电线路中,变电站侧的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与对侧配电房的分布式配电保护自愈装置之间、相邻的分布式配电保护自愈装置之间均通过专用光纤相连并形成线路光纤纵差保护专用通道;在每一条主供电线路中,其各交换机与联络切换房中的交换机之间形成环网通信线路。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方法。实施本发明,能够快速可靠隔离故障,实现热备用开关自投合闸,快速恢复非故障失电区域的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8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34297.7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电终端基于预先整定的开关参数定值生成实例配置文件;基于所述实例配置文件建立与相邻配电终端的通信;实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现场应用时,仅需整定各个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的开关参数定值,即能使线路上所有的配电终端建立通信,实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功能,无需人工参与制作SCD文件以及下装各配电终端的CID文件和GOOSE文本文件,不但减少了现场调试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避免人工制作SCD文件时产生的拉线错误。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49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07009.2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2
Abstract: 一种基于系统拓扑的简易母线保护方法,根据一次系统拓扑结构,按母线配置母线单元模块,母线单元模块根据进线及分段过流情况判断本段母线的故障模式,故障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出线保护闭锁信号,以及各母线单元模块的故障模式,实现小电源、进线和分段的跳闸处理,本方法还考虑了进线及分段开关的失灵保护。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简易母线保护,解决了现有简易母线保护存在的实现复杂、选择性差的问题,可以保证在出线故障时不误动;在母线区内故障时,根据各母线变低、分段过流情况选择性切除过流的进线或分段,提高了简易母线保护的选择性和快速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43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480050.4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2 ,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2E60/7853 , Y04S10/12 , Y04S10/16 , Y04S40/124 , Y04S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快速解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备自投装置、馈线保护装置、通信网络、分布式电源DG保测装置以及信息加密装置,所述的备自投装置、馈线保护装置、DG保测装置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连接;所述的备自投装置、馈线保护装置位于变电站内;所述的DG保测装置位于分布式发电站内;备自投装置发送GOOSE解列信号经加密后给与变电站馈线连接的所有DG保测装置,馈线保护装置发送GOOSE解列信号经加密后给所连接的馈线下的所有DG;DG保测装置接收备自投装置、馈线保护装置发送的GOOSE解列信号,经解密后进行判断是否跳闸解列。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8901.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终端的后加速远跳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保护技术领域。配电终端的后加速远跳保护方法包括:在目标配电终端的智能分布式FA功能投入工作的情况下,检测是否接收到相邻配电终端传输的后加速远跳命令;在未接收到后加速远跳命令,且目标配电终端后加速保护动作的情况下,判断在预设的重合闸动作记忆时段内,后加速保护动作的动作原因;在接收到后加速远跳命令的情况下,根据后加速远跳命令,启动后加速远跳保护;根据目标配电终端所属的配电网线路上的多个开关的故障信号,确定在预设的纵联保护动作记忆时段内的纵联保护动作信息,以根据纵联保护动作信息确定针对目标配电终端中的重合闸的操作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7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06423.X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压厂用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馈线的确定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本申请利用小波模极大值和相关系数变换矩阵特征量进行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首先,基于模极大值算法进行故障识别并确定故障时刻;其次,利用进线零序电流与各馈线零序电流之和约束关系可识别母线故障还是馈线故障;最后,若是馈线故障,基于零序突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变换矩阵法构造相关系数变化矩阵,根据相关系数变换矩阵特征形成选线向量,选线向量对应的最小元素为故障馈线。该方法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不受过渡电阻、噪声、异常数据等因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2262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1574040.3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方法、站控层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搜索到与站控层装置处于同一网络的待接入的通信装置的情况下,获取通信装置监听的服务端口;基于服务端口,确定通信装置对应的通信协议类型;获取通信装置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利用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服务端口,召唤通信装置中与通信协议类型对应的模型信息;利用模型信息、互联网协议地址、通信协议类型和服务端口,建立通信模型;利用通信模型建立与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通信连接的准确性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