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412873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800806.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外墙的植物覆盖型散水装置,包括垫层、防水层、盲管、挡土沿、土壤、覆盖层和植物;所述垫层为最下层,向上依次为防水层、土壤和覆盖层,所述垫层用于防止雨水渗入地基中影响地基稳定性和上层种植土壤颗粒流失;所述垫层上为防水层,防水层用于防止土壤颗粒随雨水冲刷流失;在防水层上为土壤,用于吸收雨水,维护植物生长;在防水层上的土壤中设有盲管,排出过量的雨水;在土壤前设有挡土沿,维护土壤,保证土壤厚度;覆盖层位于土壤上部,吸收蓄积雨水,防止土壤颗粒风化流失;在土壤种植植物。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特别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实现雨水的源头控制与利用,设置于由混凝土散水的建筑物外墙周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210551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796246.4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抗生素抗性菌和抗性基因的饮用水消毒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紫外线消毒器、微孔过滤器和电化学反应器;紫外线消毒器上设有饮用水进水口,紫外线消毒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微孔过滤器和电化学反应器,电化学反应器上设有饮用水出水口,微孔过滤器与电化学反应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T型加料管,T型加料管上设有二级进液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紫外线辐照去除包括抗生素抗性细菌在内的大部分细菌,同时一定程度地去除细胞内的抗性基因;然后通过微孔过滤去除死亡的细菌体和少量的活的抗性菌;最后通过低能耗的电化学氧化体系彻底去除水中溶解性的胞外抗性基因和少量的胞内抗性基因;本实用新型将水源中的抗性菌和抗性基因完全去除,保障了供水安全,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832107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76046.8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物光化学转化的在线研究系统,包括隔光外罩、石英冷阱套管、光源、微量注射泵、注射器和质谱仪;所述石英冷阱套管左下部位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右上部位设有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光源置于石英冷阱套管内,外接电源;所述微量注射器位于石英冷阱套管的下方并与石英玻璃注射器相连;石英玻璃注射器用来盛装反应溶液,其容积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石英玻璃注射器的末端通过毛细管与质谱仪联接;所述隔光外罩置于系统最外层。本实用新型快捷、有效、在环境光化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2808557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357523.8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该装置包括重力浓缩池(1),所述的重力浓缩池(1)通过管线与贮泥池(3)下部的入口端密封连接,并且管线上安装有泵(2),贮泥池(3)下部的出口端通过管线与板框压滤机(4)密封连接,并且该管线上安装有气动隔膜泵(5),板框压滤机(4)下方设有螺旋输送器(6),贮泥池(3)上部及板框压滤机(4)下部分别密封连接有出水管(7)。本装置进一步改善脱水效果,实现城市污水厂污泥高效脱水。
-
公开(公告)号:CN208949066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0998832.0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絮凝、磁絮凝及磁分离一体化的污水处理反应槽及装置,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箱、反应槽、出水箱、曝气装置、储泥箱和电源模块,所述反应槽的内部包括可溶性电极和电磁感应装置,使用该装置进行污水处理时,可以使絮体充分絮凝,电絮凝、磁絮凝、磁分离一体化高效处理,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水处理装置节能、节地、处理能力强、沉降速度快,大大提高了电絮凝的处理能力及沉降速度,并解决了磁絮凝的磁粉回收问题,可直接用于处理电镀废水、脱硫废水、矿山废水等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49065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0998760.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絮凝、磁絮凝及多级氧化一体化的污水处理单元和系统,所述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区、曝气区和芬顿氧化反应区,上述的污水处理单元进行污水处理时,首先对污水进行电絮凝处理,将污水中大颗粒和大部分的杂质进行絮凝分离,并为后期的芬顿氧化处理提供了充足的二价铁离子,然后再进行曝气氧化去除部分COD,最后对其进行芬顿氧化反应处理和超声波氧化处理,将其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为环境可以接受的小分子物质。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和适应性强,可以承受更大的水质和水量变化,可直接用于可直接用于处理电镀废水、脱硫废水、印染废水、烧结废水、化工废水等重金属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612477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0745606.1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可生物降解污染物饱和的活性炭再生系统,包括反应池、水泵、颗粒活性炭层、浮球阀、滤板、曝气装置、超声波装置、微生物泥水沉淀池。该系统综合了超声波再生法和微生物再生法的优点,通过超声波的振荡可去除表面及内部的大多数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可以降解残留在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可以进入活性炭微孔结构,降解部分污染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95224U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20264922.7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9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装置,属有机物处理领域。该处理装置包括电水解氨氮分离系统、氨氮吹脱系统和氨氮回收系统。氨氮吹脱系统的入口端与电水解氨氮分离系统的主出口端连通,氨氮吹脱系统的第一出口端与氨氮回收系统的入口端连通。该处理装置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含氨氮类物质的有机废物处理。使用上述处理装置将待处理固体有机物由电水解氨氮分离系统进行电水解,水解后的液体输入至氨氮吹脱系统以将液体中的NH4+以氨气的形式输入至氨氮回收系统进行回收,不仅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还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使用碱性药剂,有利于节约运行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105663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268139.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收集与灌溉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中设置有沉淀池、储水池、下水道,所述沉淀池与储水池通过过滤网相贯通,所述储水池通过排水管与下水道相贯通,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篦子下方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过滤箱和雨水篦子延伸至雨水篦子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和雨水篦子通过连接杆和固定块连接在一起,且为可拆卸结构,当需要更换和清理过滤箱滤层时,拉动拉环提出雨水篦子和过滤箱,将拉环旋转卸下即可更换,且沉淀池、储水池和下水道之间相互贯通,可防止雨水过多时方便排出,防止内涝。
-
公开(公告)号:CN20941294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801299.0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道路雨水培养植物美化道路的装置,包括雨水口、雨水口下部的储水罐、预留植物根茎空间的雨水口盖板、藤蔓架和水生植物;雨水口下方为井筒,雨水口内的储水罐通过链条悬挂在雨水口盖板下方,通过在雨水口进口处设置的储水罐进水管收集雨水进入储水罐,藤蔓架和水生植物位于雨水口上方,所述的藤蔓架供植物生长攀爬,水生植物的根系穿过雨水口盖板没于雨水口盖板下方的储水罐中,利用储水罐内积存的雨水生长,形成道路局部绿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