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7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38165.6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H02G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电容式电极高压电缆绝缘接头,包括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内置电容式电极、高频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及接地线;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内设有接头绝缘层,所述内置电容式电极内嵌于所述接头绝缘层;所述内置电容式电极上设有电极引出线,所述电极引出线穿出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且所述电极引出线与所述接地线连接;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卡套与所述接地线上;所述保护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的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线连接。本发明实现内置电容式电极与整体预制式绝缘接头一体化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置传感器给高压电缆接头带来的隐患风险的问题,能显著提升局部放电信号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09116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03457.7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气体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4F7N气体的毒性试验装置,包括培养箱、氧气瓶、氮气瓶以及C4F7N气瓶,培养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氧气瓶的输出端、氮气瓶的输出端和C4F7N气瓶的输出端分别与进气口连通,以分别向培养箱中通入氧气、氮气和C4F7N气体。通过设置培养箱,并使氧气瓶的输出端、氮气瓶的输出端和C4F7N气瓶的输出端分别与培养箱的进气口连通,以分别向培养箱中通入氧气、氮气和C4F7N气体,从而在培养箱内营造具有C4F7N气体的环境氛围,使得能够通过观察在培养箱内的试验对象的行为情况来判断C4F7N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进而实现在使用C4F7N气体前检测C4F7N气体的毒性,因此,确保了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6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645751.7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外半导电层和铝护套间的灼伤模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裁剪故障电缆试样和新电缆试样供备用;将新电缆试样的铝护套接地;在其外半导电层施加工频电压,调整电压值,直至新电缆出现与故障电缆相似的灼伤现象,记录电压值与电流值;采用高频电源并选取一个电源频率值,在另一根新电缆试样的外半导电层施加高频电压,在标准冲击次数范围内进行冲击,直至新电缆试样在标准冲击次数范围内形成与故障电缆相似的灼伤现象,记录外半导电层两端的电压值,选取其他电源频率值,得出并记录不同电源频率所对应的电压值。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测试方法,由此实现电缆外半导电层和铝护套间的灼伤模拟测试,为电缆安全运输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7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60581.1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04 , G01N2021/359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C4F7N浓度与放电微量组分的红外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废气瓶,废弃瓶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连接有第二开关阀,第二开关阀远离真空泵的一端连接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另一端与PC机相连,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靠近第二开关阀的一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有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的远离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有采气袋,采气袋远离第一开关阀的一端连接有配气仪,配气仪分别连接有C4F7N气瓶、二氧化碳气瓶以及组分气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包括能有效检测浓度与组分的长光程气体池,能够准确的对C4F7N放电微量组分进行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9933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87813.3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气体吸附剂研发的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包括反应釜釜体、第一气管以及密封装置,反应釜釜体侧壁上连接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真空压力表,第一气管远离反应釜釜体的一端设置有阀门,反应釜釜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装置,反应釜釜体的内壁以及反应釜釜体底部均镀有特氟龙膜,实现了对于不同的绝缘气体的吸附剂进行筛选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5012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10132.5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机转子和制造绝缘件的离心机转子、方法。一种离心机转子,包括:转子外壳,所述转子外壳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离心机轴插槽及至少一个模具支座;所述模具支座设置于所述转子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离心机轴插槽及所述转子外壳的侧壁之间;所述转子外壳通过离心机轴插槽固定在离心机轴上,离心机轴转动时带动转子外壳转动。上述离心机转子,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绝缘件结构的条件下,通过实现材料不同性能的空间分布变化来优化绝缘件的特性,制备符合要求的功能梯度绝缘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61088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53083.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高座加固的变压器,包括具有收容腔的箱体、升高座、变压器套管、加强板、抱箍及法兰板。抱箍与升高座固定,且法兰板的两端抱箍及加强板的表面固定连接。因此,法兰板可增加对升高座的约束。而且,多个法兰板绕升高座的周向间隔设置,故法兰板可沿升高座的周向提供均匀的支撑。进一步的,加强板附设于箱体的表面,对箱体的局部强度起到加强作用。在震动环境中,升高座在抱箍及法兰板的约束下不易晃动,从而能有效避免因升高座晃动而导致的变压器管套破裂、漏油等情况发生。因此,上述升高座加固的变压器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697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90510.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5K7/20 , H02B1/56 , H02B1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系统,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气体绝缘系统包括主体单元,包括腔体和其内部的绝缘设备,所述腔体内填充有绝缘气体;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放电监测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所述腔体内的温度和放电情况;温度调节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腔体内部的温度变化;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监测单元以及温度调节单元相连,根据所述监测单元的反馈命令来对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发出执行命令。本发明通过在内部充有绝缘气体的设备外部设置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当设备内部发生局部放电且温度升高时,温度调节装置能够自动对设备进行降温,进而提升绝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94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2992.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改性BN纳米管的气敏传感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预先构建的环保绝缘气体C4F7N的分解产物模型和金属改性的BN纳米管模型;计算分解产物模型作用于BN纳米管模型所形成的吸附系统的电子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并获取吸附系统在电子状态层面的第一分析结果;计算吸附系统的吸附能和电子转移,并获取第二分析结果;计算吸附系统的分子轨道变化情况,并基于分子轨道变化情况进行一致性分析,得到吸附系统的吸附性能和电子行为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一系列计算分析步骤,可有效获取吸附系统在电子状态、吸附行为层面的分析结果,并经一致性分析得出吸附性能和电子行为分析结果,为气敏传感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75170.2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生物安全性实验系统及方法,通过混合气体作为灭弧介质在负荷电流开断试验平台上进行重复开断,对电弧分解气体开展小鼠急性吸入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评估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生物安全性,包括过载电流合成回路、作用于过载电流的合成回路的负荷电流开断试验平台、用于控制所述负荷电流开断试验平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用于配合所述负荷电流开断试验平台的气体吸入毒性试验平台。该检测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生物安全性实验系统及方法,确保在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安全,为电力行业的安全运营提供重要指导,同时推动SF6/N2混合气体的应用进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