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9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06842.5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调频控制方法,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接入电网系统,首先,建立储气库储气SOC模型和储热罐储热SOC模型;然后,通过储气SOC与储热SOC自适应调节压缩空气储能调频下垂控制系数,并根据调频下垂控制系数得到压缩空气储能参与电网调频响应功率;最后,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参与电网调频响应功率得到压缩空气储能的调整调节阀质量流量的调节指令,根据指令获得最终压缩空气储能透平机输出的功率;本发明通过储气SOC与储热SOC自适应调节压缩空气储能调频下垂控制系数,可有效兼顾压缩空气储能双SOC保护与调频效果,有助于提升电网稳定性和压缩空气储能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9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33864.2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构建综合能源设备运行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交易模型;引入鲁棒不确定性调节参数构建风电不确定模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光伏出力和负荷及其偏差概率分布进行抽样,生成光伏负荷初始场景集及发生概率;基于改进的削减法对所述光伏负荷初始场景集及发生概率进行场景削减,获得典型光伏负荷场景集及其发生概率;构建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并求解所述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获得相应场景下的优化调度方案,该方法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56)对比文件钟永洁等.电热气互联能源系统动态环保经济协同灵活性调度《.电网技术》.2020,第44卷(第7期),第2458-246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5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70959.6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综合需求响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规划方法,可以得到最优建设时序下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最优配置方案和最优运行策略,进而可以实现对负荷的“削峰填谷”。本发明的规划方法能够投建较少的供能设备来满足园区的负荷峰值,降低了运行曲线的峰谷差,设备出力更加平稳;本发明的规划方法改善了一次性投入设备所造成的超前投资,结合园区的实际建设进程,根据负荷增长情况将设备分阶段依次投入,避免了前期设备冗余、资源浪费,以及后期设备老化、容量短缺,能够充分利用设备容量,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由于负荷增长造成设备容量不足而需从外部购能,可以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35091.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将综合需求响应和供热网、供气网管道储能协同建模为虚拟储能,可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灵活性,并利用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来处理综合能源系统中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本发明方法求得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鲁棒性,且通过改变置信水平的值和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出力预测误差的历史样本数量,可以灵活地调整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方案的经济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35079.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构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时序集合;基于所建立的建设时序集合,采用最优建设时序方法和云储能机制,构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基于KKT条件和大M法,对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求解,获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8216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59494.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液氮的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站的灭火降温系统,包括液氮泵、液氮储罐、液氮真空管、超低温电磁阀、远程控制器和喷头、压力表、软管,预制舱内还陈列有电池架;本发明的系统放置在预制舱内,可在由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引发火灾后,对预制舱内电池喷洒液氮,液氮汽化为氮气,体积迅速膨胀,降低了电池周围的氧气浓度,火焰无法维持,进而实现灭火。同时,液氮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在作用于电池表面后,有效降低电池表面温度,冷却电池,从而防止电池之间发生热失控传播。最后,由于大量的氮气聚集在预制舱内,降低了由于电池热失控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和温度,抑制了电池复燃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2106.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储能接入的多机组运行控制优化方法及装置,预先构建重力储能机组的有功控制模型以及电化学储能机组的内外环控制模型;获取电网侧功率需求;基于多机组运行控制的功率分配策略,确定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基于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给出重力储能机组的初始输出功率,并确定电化学储能机组的初始输出功率;结合内外环控制模型,更新并确定电化学储能机组的输出功率与重力储能机组的输出功率,优化重力储能机组中各个重物块参数项的初始值,实现对并入电网的多机组的运行控制。本发明针对重力储能接入的多机组电力系统进行协同控制,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快速满足电网调峰调频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41405.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混联系统的扰动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含压缩空气储能的混联系统在扰动初始时刻的频率量,并给出扰动初始时刻的频率变化量;基于计及压缩空气储能的控制策略,确定频率变化量在控制策略中所处的调频阈值范围,并给出参与调频的电源;基于参与调频的电源以及预先构建的动态模型,分析扰动初始时刻的频率变化量,给出各个参与调频的电源的输出功率,并控制各个参与调频的电源对混联系统进行调频。本发明可以降低压缩空气储能配置容量,充分挖掘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提高风电场调频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60664.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92 , G01R31/382 , G01R31/3835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开路电压曲线重构的锂离子电池健康诊断方法,用于电池的健康诊断。该方法使用基于云平台的储能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数据,利用BMS采集存储的电池开路电压数据集,分析开路电压数据点的曲线特征并重构出荷电状态‑开路电压关系的不完整曲线;在前期实验中离线完整开路电压曲线基础上,利用电压曲线相似度匹配的方式,重构出完整开路电压曲线;基于电池老化后开路电压曲线的高荷电状态区域的曲线变化特征,实现电池健康诊断。有益效果:该方法避免传统SOC‑OCV方法耗时久、依赖实验数据以及小电流工况的问题;结合OCV曲线重构与电压匹配,解决利用储能系统实际运行数据难以快速获取完整开路电压曲线以及健康诊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8048.2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V10/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屋顶光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结合语义分割模型,对目标区域的建筑物类型以及屋顶类型进行划分,得到不同类型建筑物下不同类型屋顶的面积,结合预设的光伏装机约束以及储能装机容量约束,形成若干配置方案,并采用优化评估模型对所形成的配置方案进行评估,根据最优配置方案对目标区域的屋顶光伏储能进行配置。该配置方案考虑到建筑物类型以及屋顶类型对于光伏装机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建筑物下不同屋顶的光伏潜力进行识别,进而能够得到更加符合目标区域实际情况的配置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