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01183.3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EMD与WT算法的地面磁共振信号尖峰噪声剔除方法,首先将磁共振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分量,利用WT算法对含有尖峰噪声的模态分量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再通过分量求和构建尖峰噪声,最后经过差分运算从含噪的磁共振信号中剔除尖峰噪声。该发明仅需处理单次采集的磁共振信号,即可实现短时间内连续多个尖峰噪声的有效剔除,既提高反演准确性,又节省了测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6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014522.X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探测设备,尤其是应用于城市地下地质探测的拖曳式相控阵电磁探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相控阵天线,采取中心回线方式设置,包括呈矩形排列的多个发射线圈以及与发射线圈数量相同的接收线圈,接收线圈同心置于发射线圈内;电磁控制系统,包括微型工控、主控模块、阵列相控发射单元、同步模块以及多通道接收单元,其中主控模块由微型工控控制,通过阵列相控发射单元实现相控阵天线发射聚焦电磁场,经同步模块、多通道接收单元控制相控阵天线采集信号的接收。与现有的电磁探测方法对比,本发明采用相控阵探测的方式,对测线两侧也分别进行了探测,可实现对建筑物下方进行探测,降低了体积效应对分辨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783200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981777.4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38 , G01V3/14 , G01V2210/21 , G01V2210/22 , G01V2210/3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EMD与TFPF算法的全波磁共振信号随机噪声消减方法,是一种不需要设计滤波区间的“盲”滤波方法。首先利用EMD算法的分解特性,将全波磁共振信号分解成不同本征模态分量,再使用TFPF算法将信号主导模态分量编码为单位幅度解析信号的瞬时频率,利用解析信号的时频分布沿着瞬时频率集中的特性来抑制随机噪声。该方法需要较少的滤波约束条件,操作简单,不需要在时频域设计滤波区间,对于低信噪比的全波磁共振信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显著提高探测效率,一次测量即可获得较好的消噪效果,有效消减随机噪声的同时不损失信号成分,可显著增强信噪比,提高了后期反演解释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6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65544.9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式预极化场磁共振水源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承载有非金属探测平台的履带式探测车、分布式预极化场探测设备及多个探测线圈。其中全波接收机的一个通道通过参考线圈持续采集噪声供后续数据处理。第一发射机首先向发射线圈中通入预极化电流极化水源,当电流快速绝热关断后,第二发射机向发射线圈中通以瞬时拉莫尔频率的交流电激发水中氢质子,当停止激发后,氢质子返回初始状态并释放信号,使用全波接收机采集接收线圈上的磁共振信号并传至计算机处理。本发明联合车载方式及预极化场对地下水源进行探测,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实现大范围快速探测的同时,又能实现复杂噪声环境下的精细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36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10411035.8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载低温超导核磁共振浅层油渗漏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是由直升机内装有上位机和低温超导机载核磁共振浅层油渗漏探测装置,预极化线圈和杜瓦瓶通过绳索吊装在直升机下方,且杜瓦瓶吊挂在预极化线圈中央,杜瓦瓶轴线垂直于地面,杜瓦瓶内装有SQUID,杜瓦瓶和预极化线圈通过导线与低温超导机载核磁共振浅层油渗漏探测装置连接构成。采用“空中发射—空中接收”模式,适用于浅层油渗漏检测,解决了传统仪器检测分辨率低下的难题,实现原位非侵入式检测,速度快,极大地提高了信噪比,为之后的反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探测范围。不仅减少了探测时间,增大探测面积,还能获得高信噪比高精度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7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75843.6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讲为一种基于建模反恢复技术的磁共振消噪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采集的地面磁共振信号以及参考信号经由正交矢量型锁相放大器处理后得到输出信号;将正交矢量型锁相放大器处理后的输出信号经由反恢复变换得到同相输出信号和正交输出信号;将采集的地面磁共振信号以及参考信号相乘经由LPF滤波,通过反恢复变换得到正交输出信号;由同相输出信号与正交输出信号提取出磁共振信号的所有参数。避免了直接使用锁相放大器导致磁共振信号失真的问题。与传统磁共振消噪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消噪方法仅需一步即可从强噪声环境中检测出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45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132565.4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样条插值的二维地面核磁共振反演方法,用铺设较少的线圈,只采集几个测点的信号,结合B样条插值的反演方法,仍然可以达到用阵列式线圈半覆盖所得到的解释结果。适用于非层状不均匀水体探测,采用B样条插值的方法对核磁共振信号的初始振幅进行插值计算,扩大了数据矩阵,增加了数据间的相关性,通过二分法搜索最优正则化因子,提高了计算速度,使用高斯牛顿迭代法求解反演目标函数,获得了高精度平滑反演结果。解决了二维核磁共振探测布线时间长,探测效率低,反演结果不平滑、精度不高的难题,可应用于裂隙水和岩溶水等复杂条件地下水的高效率、高分辨率、高精度探测,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效率,节省了野外测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908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30504.9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14
Abstract: 本发明为地空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包括两个接地电极,接地电极通过发射导线连接发射机,发射机通过地面主控系统控制,发射机通过改变接地电极的发射电流向地下发射频率为当地拉莫尔频率的激发电流,用搭载在飞行器上的接收线圈采集宏观磁矩进动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地面主控系统经通讯模块远程控制激发电流的发射与停止,地面主控系统经通讯模块远程控制与接收线圈连接的接收机在激发电流停止的间隙采集核磁共振信号,采集到的核磁共振信号将通过通讯模块传至上位机。本发明结合地面发射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和空中接收探测范围广、探测速度快的优点,扩展了地下水资源的勘探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79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119995.3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类污染浅层地下水磁共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是由计算机分别连接发射逻辑及控制单元、MCU和信号采集卡,24V电池经DCDC模块、发射逻辑及控制单元、MCU和信号采集卡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储能发射单元与发射逻辑及控制单元连接,储能发射单元经电压电流采集单元7和MCU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构成。实现了非侵入式定量定性测量,现场快速得到测试结果。用永磁体提高当地地磁场的强度,能够在电力干扰比较严重的地方实施核磁共振测量,有效的提高信噪比,打破因电力干扰严重而不能实施核磁共振探测的束缚,用自旋回波脉冲能有效的克服磁场不均匀带来的结果不准确的缺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地下5米内烃类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34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39283.9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增益自动调节功能的地面磁共振信号检测装置是由前置放大电路经宽频带通滤波电路与窄带滤波电路连接,前置放大电路经预采样ADC模块与FPGA模块连接,窄带滤波电路经程控放大电路与主采样ADC模块连接,FPGA模块分别与程控放大电路、主采样ADC模块、SCI接口、网络接口连接,计算机分别与SCI接口、网络接口连接构成。本发明是通过预采样AD实时调整程控放大器的倍数,可有效抑制放大器饱和;同时使主采样AD的输入值尽可能地达到满量程,提高了信号的采样精度;由于主采样AD是受外部中断触发控制,实现预采样AD和主采样AD的精确同步,也确保了每一次采样值与本次采样时的放大倍数良好匹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