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2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297395.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3D打印及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再生玻璃砂的可3D打印UHPC及制备方法。该基于再生玻璃砂的可3D打印UHPC,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700‑900份;硅灰:150‑270份;粉煤灰:150‑250份;再生玻璃砂:800‑1000份;钢纤维:8‑19份;减水剂:9.2‑18.1份;纳米黏土:3.9‑11.5份;纤维素:0.8‑4.7份;水:150‑350份。该基于再生玻璃砂的可3D打印UHPC克服了现有建筑3D打印材料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低的缺陷。同时,该3D打印UHPC使用了再生玻璃砂、硅灰、粉煤灰,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再生利用,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5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359476.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4C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混凝土柱,包括有相接触的第一区段构件和第二区段构件,所述第一区段构件包括有多个型材主体,所述型材主体内有加劲肋和配筋,所述型材主体的截面为外包截面和内芯截面,所述第二区段构件为后浇水泥基材料,所述第一区段构件位于组合混凝土柱的外侧及中心处,所述第二区段构件位于所述组合混凝土柱的外侧与中心处之间。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水泥基型材及组合混凝土柱的构造、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组合混凝土柱的水泥基型材及其构造方法,可进行组合混凝土柱的快速建造,从而加快施工速度,同时,合理的纤维水泥基材料选取与组合,可以做到无筋构造,有利于采用3D打印施工,快捷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625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45022.6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3D打印混凝土制备3D打印油墨,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200‑600份;3D打印混凝土再生混合料300‑1200份;植物纤维1‑20份;偏高岭土10‑200份;硅灰10‑200份;水玻璃0.5‑15份;减水剂0.1‑3.0份;纤维素0.10‑0.95份;水100‑600份。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废弃3D打印混凝土制备3D打印油墨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废弃3D打印混凝土制备3D打印油墨的方法,充分利用废弃3D打印混凝土制备再生混合料,进而制备3D打印油墨,能够实现3D打印混凝土的循环再生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1437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043898.9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粘胶砂浆的配方。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再生粘胶砂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再生粘胶砂浆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再生粘胶砂浆及其制备方法,不仅解决了特种粘胶砂浆中高品质天然细骨料的需求难题,同时还能减少水泥的使用量,相关成果的大规模应用进一步地促进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尤其对于本发明中提出的高品质再生细骨料和高活性再生粉体在特种粘胶砂浆中的应用,实现了特种粘胶砂浆真正意义上的全“再生”原料制备,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19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59460.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混凝土的组合方法,将至少两个单体混凝土进行组合,所述组合的方式选自规则布置方式或不规则布置方式中的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混凝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混凝土的组合方法,使组合后的混凝土达到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优势,能满足建筑对不同使用环境、不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59476.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4C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混凝土柱,包括有相接触的第一区段构件和第二区段构件,所述第一区段构件包括有多个型材主体,所述型材主体内有加劲肋和配筋,所述型材主体的截面为外包截面和内芯截面,所述第二区段构件为后浇水泥基材料,所述第一区段构件位于组合混凝土柱的外侧及中心处,所述第二区段构件位于所述组合混凝土柱的外侧与中心处之间。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水泥基型材及组合混凝土柱的构造、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组合混凝土柱的水泥基型材及其构造方法,可进行组合混凝土柱的快速建造,从而加快施工速度,同时,合理的纤维水泥基材料选取与组合,可以做到无筋构造,有利于采用3D打印施工,快捷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7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69864.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8F283/06 , C08F230/02 , C08F220/06 , C04B2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IPEG和水混合溶解,加热至一定温度,加入氧化剂,配制成溶液A;将还原剂和链转移剂混合,加水配制成溶液B;将不饱和酸单体和含磷酸基团单体混合,加水配制成溶液C;将溶液B和溶液C加入溶液A中,恒温搅拌至反应完成,冷却至室温,得到聚羧酸减水剂,反应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对微粉的吸附,提升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效果,从而提高提升高微粉再生砌筑砂浆工作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0229.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28/04 , E01F8/00 , B33Y70/10 , B33Y10/00 , C04B111/40 , C04B11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装修垃圾再生料的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3D打印声屏障的应用,该3D打印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装修垃圾轻质骨料50份;水泥90‑120份;水30‑45份;增稠剂1‑2份;纳米黏土5‑7份;缓凝剂0.5‑1.0份;减水剂0.5‑1.0份;所述装修垃圾轻质骨料选自废加气块、废木材、废橡胶或废塑料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3D打印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了一种具有更优异吸声隔声功能的声屏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对建筑垃圾的高品质利用,同时充分利用3D打印的技术优势,设计和建造了具备吸声空腔和条纹构造的可现场连续打印或工厂批量预制的声屏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55540.8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24/42 , C04B28/04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和易性改良的温度敏感性纳米微孔载体的可控释放减水剂,该温度敏感性纳米微孔载体以总重量份数1000份计,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硅酸钠280‑320份,溶剂330‑370份,凝胶硬化剂80‑100份,助剂30‑50份,助引发剂15‑25份,热敏性聚合物180‑220份。本发明通过结合绿色化学和纳米技术,引入温度敏感性纳米微孔载体,以实现对减水剂的可控释放,从而提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和易性能。纳米微孔载体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基团修饰方式使其能够承载减水剂,通过减水剂的控制释放实现对混凝土流动性和坍落度的精确调节。同时,通过调控水化放热进程来避免混凝土聚集放热,有助于优化水泥浆体的孔隙结构,从而提升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55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094872.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未来便于循环再生的混凝土制备及所用骨料处理方法,其中粗骨料处理方法包括:将粗骨料浸渍于金红石相纳米TiO2溶液中,取出干燥即得到TiO2处理后粗骨料;浆体分离及骨料再生方法包括:将前代混凝土静压破碎并置于微波环境下微波振动加工,即得到高品质再生粗骨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粗骨料进行金红石相纳米TiO2处理,从而制备得到一种兼顾未来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并结合微波加工完成附着浆体分离和高品质再生粗骨料的获取,从而实现拆除后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二次甚至多次高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