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5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26450.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产气缺陷定位方法、定位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电工检测技术领域。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压电缆产气缺陷定位方法,利用高压电缆缺陷产气固有特点与规律,将不同种类的气体沿电缆向两端扩散到高压电缆产气缺陷定位用检测点位的时间记录后,结合扩散速度进行产气位置的计算,得到高压电缆产气缺陷的具体位置,并通过气体浓度分析缺陷的严重程度,实时掌握高压电缆运行工况下的健康状态,避免高压电缆系统击穿或起火故障。本发明无需实时授时,且可以在电缆运行工况下实时监测,不影响电缆本体结构,更加适用于地下敷设的高压电缆,能够快速准确的对高压线缆中存在产气缺陷的位置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2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70172.0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工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压测试方法,通过串并联谐振回路提供负载电流补偿,滤波电路抑制局部放电干扰,双端电压监测点控制调节电压,保证了输电线路两端获得稳定的测试电压;通过将输电电缆分为多段,在每段终点的同步脉冲采集单元获取脉冲抵达的时间数据计算高压测试时输电电缆不可能发生故障的电缆段,逐步排除以便依次逼近故障区域,实现快速多点故障定位,避免了因中间接头外护套接地线烧蚀断开接地点等原因导致无法定位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存储有输电线路耐压测试程序的一种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程序来执行前述方法,适于解决隐蔽线路耐压测试时快速找到多个故障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092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024075.9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铭钧 , 聂德鑫 , 钟文良 , 卢文华 , 罗先中 , 邓建钢 , 刘诣 , 杜振波 , 李丰攀 , 张鸿平 , 顾然 , 王珊珊 , 张连星 , 周建华 , 马双 , 皮本熙 , 贺细雄 , 梁嗣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变压器负载试验方法及装置,特涉及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负载试验方法及装置,属配电变压器试验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两个被测智能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对接,在低压侧之间通过互感器相连,并通过调压变压器的二次侧向两个智能配电变压器供电,通过调压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电压的调整,模拟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带负载过程,解决了由于智能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不能进行短路操作而不能进行负载试验的问题,为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出厂试验与型式试验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72187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72415.8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聂德鑫 , 张建坤 , 穆广祺 , 梁建伟 , 卢文华 , 邓建钢 , 张海龙 , 李丰攀 , 顾然 , 向冬冬 , 张鸿平 , 杜振波 , 刘诣 , 王珊珊 , 张连星 , 贺细雄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监测领域,具体涉及电力设备绝缘状态监测。本发明以主工控机,电压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GPS时钟服务器为主,通过IEEE1588对时协议,使介损装置具有对时功能。该装置提高了介损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减少了电气设备智能改造的成本,在东北吉林四平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项目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05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60696.6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变压器自我诊断评估装置,它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和规则推理模块,采用光纤传感、深度学习、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手段,综合获取变压器内部温度、压力、振动、局部放电信号,外部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套管介质损耗、局部放电等信号,在变压器上就地进行状态分析与判断,实现变压器自我感知、自我诊断、自我调节,提高变压器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监测精度以及实现对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2225.4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海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K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路模型获取变压器的绕阻热点温度的方法,应用于获取变压器的绕阻热点温度,其中,根据太阳辐射热量建立基于环境温度的热路模型,通过热路模型获取变压器的绕阻热点温度;热路模型包括平均油温模型,顶层油温模型,绕阻热点温度模型;根据平均油温模型对应的微分方程计算获得平均油温;计算获得的平均油温代入顶层油温模型对应的微分方程计算获得顶层油温;将计算获得的顶层油温代入绕阻热点温度模型对应的微分方程计算获得绕阻热点温度。其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热路模型计算出绕组热点温度,使获得的热点温度值更加的准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太阳辐射热量以及环境温度对绕阻热点温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092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4075.9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铭钧 , 聂德鑫 , 钟文良 , 卢文华 , 罗先中 , 邓建钢 , 刘诣 , 杜振波 , 李丰攀 , 张鸿平 , 顾然 , 王珊珊 , 张连星 , 周建华 , 马双 , 皮本熙 , 贺细雄 , 梁嗣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变压器负载试验方法及装置,特涉及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负载试验方法及装置,属配电变压器试验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两个被测智能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对接,在低压侧之间通过互感器相连,并通过调压变压器的二次侧向两个智能配电变压器供电,通过调压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电压的调整,模拟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带负载过程,解决了由于智能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不能进行短路操作而不能进行负载试验的问题,为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出厂试验与型式试验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02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56266.3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聂德鑫 , 卢文华 , 曹立建 , 罗先中 , 邓建钢 , 徐文新 , 张大庆 , 王珊珊 , 刘诣 , 杜振波 , 李丰攀 , 张鸿平 , 张连星 , 贺细雄 , 周建华 , 马双 , 皮本熙 , 梁嗣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终端基础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该变压器能提供负荷、设备状态监测、电能质量、故障位置、停电等实时信息,解决配电网“盲管”问题,实现配电变压器管理的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206642596U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20263843.X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设备及气体绝缘材料技术领域,特指一种SF6与N2气体快速混合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元件,保护壳体内壁上固定设有阻挡槽与支架,支架上设有转动元件,保护壳体一端连接于混合气体充气气路系统上,保护壳体另一端连接于气体绝缘设备上。本装置直接安装于混合气体充气气路系统上,不改变混合气体充气气路系统结构及功能,更安全可靠;本装置具有简明、灵活、实用的特点,利用本装置进行混合气体充气可实现气体绝缘设备无需静置即可直接试验或应用,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11767U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21371925.8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电缆存放装置,特指一种简易的电缆放线装置,包括小车,小车上固定设有小车把手、绕线盘支架与定滑轮支架,绕线盘支架上对应设有绕线盘,定滑轮支架上对应设有定滑轮,绕线盘支架与定滑轮支架平行设置,绕线盘与定滑轮对应设置,绕线盘支架上设有限位孔。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绕线盘支架前增设一个定滑轮,有效使电缆在放线过程中起到对电缆的缓冲作用,在拉动电缆时更省力,减少对电缆的拉伸,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限位孔,可以防止外力误操作使电缆从绕线盘上脱落,造成误放线,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