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7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12792.8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曹康洋永 , 张益霖 , 邢洪泉 , 黄大为 , 刘士利 , 庞丹 , 王吉文 , 张树学 , 郭建凯 , 于洪海 , 魏童 , 于娜 , 马成廉 , 杨茂 , 梁梦朝 , 魏振豪
IPC: G06F18/20 , G06F18/2131 , G06F30/20 , G06F113/16
Abstract: 一种66kV交流XLPE电缆受潮程度评估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根据电缆分布参数模型,建立含有噪声信号的电缆首端反射系数谱,通过Hankle矩阵进行数据处理,获得电缆定位分量及对应振幅;步骤二、通过改进的贝叶斯信息准则IBIC对奇异值突变值低的电缆分布模型参数个数进行惩罚,防止过拟合,采用似然函数保证模型拟合优度。本发明针对傅里叶反变换的幅值信息难以高精度反映电力电缆受潮程度的问题,以频域反射法为基础,引入TLS‑ESPRIT算法对66kV电缆受潮程度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80671.X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14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贡献度分配方法及装置,涉及贡献度分配领域,包括:获取未采用及采用虚拟电厂控制时虚拟电厂内部资源并计算未采用及采用虚拟电厂控制时虚拟电厂内部资源负荷数值之和;计算采用虚拟电厂控制参与需求响应市场所提升的对缓解电网电力供需缺口的贡献度数值;计算不同虚拟电厂内部资源组合参与需求响应前后的贡献度差值;计算虚拟电厂各内部资源的加权因子;计算各虚拟电厂内部资源对整体采用虚拟电厂控制的依赖度;计算各虚拟电厂内部资源采用虚拟电厂控制策略后的贡献度分配数值。本申请可以更加科学、高效、便捷地解决虚拟电厂各类型内部资源参与需求响应市场的贡献度分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48913.5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并网逆变器信息采集与监测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本发明将采样时间点逆变器信息分别与监测周期内逆变器信息平均值、历史采样时间点逆变器信息、采样时间点其他逆变器信息进行比较,判断采集的逆变器信息是否有误,并进行修正,能够确保采集的逆变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获取逆变器的电压电流数值吻合度、电压电流波动度、转换效率、功率因数、转化损耗百分比和输出波形畸变程度,并获取逆变器内部组件的电压和温度,判断逆变器运行是否异常,采集有助于逆变器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的多个维度的数据,进而能更好地有效评估逆变器的运行状态,保证逆变器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96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327832.X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故障快速转供电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将配电台区分为若干用电区域,根据任一用电区域的历史用电情况,在配电台区总供电端进行对应区域电量分配;步骤2,根据各用电区域一段供电时间的用电情况分析,判断需电情况;步骤3,判断任一用电区域是否进入储电单元的供电能力判定;步骤4,对于进入供电能力判定的用电区域,筛选并标记需电区域;步骤5,判断需电区域是否进入同区储能供电判定;步骤6,对于无法进行异区补电的用电区域,确定异区补电的一个或若干区域。本发明通过提供配电台区柔性互联故障快速转供电控制方法,对配电台区存有柔性互联系统,提高剩余容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30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064995.8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压电力电缆接头内置式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电力系统电缆的特性,设计一种新型的SAW传感器,并且配合内置SAW传感器的高压电缆接头使用,从而能够精确温度的高压电力电缆接头内置式温度在线监测系统。本发明是由谐振型SAW传感器和内置SAW传感器的高压电缆接头构成;谐振型SAW传感器结构:在压电基片中部是叉指换能器,叉指换能器两端均连接天线,在叉指换能器两侧有等间距布置的反射栅,在反射栅外侧的压电基片上有吸声材料。本发明SAW传感器具有品质因数高,插损小,频率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优点,更有利于实现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6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16805.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PC: G01R31/12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联合诊断模型的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与定位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变压器定位技术领域,其包括:实时采集变压器不同运行状态的特高频信号与声波信号,通过提取两种信号的特征,训练相应的特高频信号与声信号联合诊断模型,并根据监测变压器的状态参数,判断变压器是否处于预警状态,是否存在沿面放电、尖端放电、悬浮放电、气息放电等四类局部放电故障,并结合特高频信号与声波信号信息对变压器可能放电的位置进行定位。本发明同时将特高频信号与声波信号特征作为判别标准,辅以环境温湿度,提高了变压器故障监测的准确性,并能迅速推断出变压器的局放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大大减少了变压器停电排查时间以及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2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134432.6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拉伸强度试验装置,属于电缆检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电缆在装夹过程中夹具的夹紧力不易控制的问题。包括机壳、两个夹具机构、拉力机构和渐变夹紧机构,所述拉力机构设置在机壳内,拉力机构与下部的夹具机构连接,上部的夹具机构设置在机壳的上侧且两个夹具机构对称设置,两个夹具机构的侧面各设置有渐变夹紧机构。操作者无需分心关注电缆两端的夹紧情况,无需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对夹具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34432.6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拉伸强度试验装置,属于电缆检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电缆在装夹过程中夹具的夹紧力不易控制的问题。包括机壳、两个夹具机构、拉力机构和渐变夹紧机构,所述拉力机构设置在机壳内,拉力机构与下部的夹具机构连接,上部的夹具机构设置在机壳的上侧且两个夹具机构对称设置,两个夹具机构的侧面各设置有渐变夹紧机构。操作者无需分心关注电缆两端的夹紧情况,无需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对夹具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0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0007193.9
申请日:2020-01-04
Applicant: 河北西绝慧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节能型高架电缆用防积雪装置,包括多个套设在电缆线外的除雪件,所述除雪件包括两个套设在电缆线外的环形壳体,两个所述环形壳体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永磁块,多个所述永磁块之间均同极相斥,所述电缆线外设有由长条不锈钢弹片螺旋卷曲形成的螺旋刷条,所述螺旋刷条贴附在电缆线的表面上,所述螺旋刷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环形壳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环形壳体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外均绕设有感应线圈,两个所述感应线圈的绕置方向相反。本发明可通过螺旋刷条被反复拉伸压缩,对电力线进行反复刮洗,可有效彻底的将积雪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3237.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曹康洋永 , 张益霖 , 邢洪泉 , 黄大为 , 刘士利 , 庞丹 , 王吉文 , 张树学 , 郭建凯 , 于洪海 , 魏童 , 于娜 , 马成廉 , 杨茂 , 李雪龙 , 宗官博
Abstract: 一种驱除高压电力电缆缓冲层水分和潮气装置,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前端部分、电缆部分、参数设定部分以及反馈部分,前端部分包括氮气瓶、电子阀Ⅰ、加热气罐以及电子阀Ⅱ,氮气瓶瓶口设置有电子阀Ⅰ,电子阀Ⅰ通过橡胶气管与加热气罐连接;加热气罐的出口处设置有电子阀Ⅱ;电缆部分包括电缆,电缆的端部设置有进气口,电缆受潮部分设置出气口,进气口通过橡胶管与电子阀Ⅱ连接;参数测定部分包括温湿度变送器Ⅰ和温湿度变送器Ⅱ,分别设置在电缆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位置。本发明优化加热氮气除潮工艺,通过实验和模拟手段探索最佳的除潮条件,不仅能提高除潮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能耗,节约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