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774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638665.3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户内GIS安装及运维的气垫搬运车,包括四个呈矩形排布的气垫,所述气垫上设有承重板,相邻承重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固定,所述气垫的进气口分别连接一管路,所述管路的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气垫的侧面设有风机及向风机供电的电源。本发明所述的变电站户内GIS安装及运维的智能搬运车,较常规GIS安装及运维工具更加安全便捷、加快了施工安装速度,提高了后期的运维效率,在全寿命周期内给整个工程节约了成本,具有远程操控、自动转向、防碰撞、精装定位和无损地面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64361.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薛欢 , 金天然 , 刘志 , 金备 , 李涛 , 吴晓鸣 , 胡晨 , 邓广宇 , 陈政江 , 刘宇峰 , 于晓蕾 , 朱灿 , 季跃 , 鲍玉莹 , 高廷峰 , 张纯玉 , 王馨 , 孙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管理与控制算法的智能光储一体化交直流控制方法,获取并实时监测第一数据;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动态调节光伏组件的工作状态,使光伏组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能输出最大功率;根据实时监测的第一数据,动态分配光伏发电的电能;获取电网故障状态,根据电网故障状态切换运行模式,控制系统内部电能平衡;部署智能感知系统,实时采集系统运行状态参数,并基于实时数据调整能量管理与功率控制策略,使其适应环境和负载的变化;监测故障及异常状态,识别故障类型和位置,干预恢复系统正常运行。本发明实现能量的最优管理和无缝运行切换的技术方法,具备系统稳定性高、能量利用效率高和故障处理及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56582.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2D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桩无端板机械连接机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筒套和第二外筒套,其预埋于两个预制管桩的端部内;第一内筒套,其与第一外筒套螺接配合,第一内筒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弧形弹性板,各弧形弹性板围合形成圆柱状的限位插槽,限位插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齿槽组;第二内筒套,其与第二外筒套螺接配合;一方面相比于两预制管桩焊接,本发明能够在不产生火花以及气体的情况下通过插接和卡合的方式实现两预制管桩的连接,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相比于使用带端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本发明通过插接和卡合的方式实现了两预制管桩的连接,提高了预制管桩的连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69469.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杆塔倾斜位移检测预警系统,涉及杆塔倾斜检测预警技术领域。该配网杆塔倾斜位移检测预警系统,通过实时获取风力速度、风向和杆塔受力情况,通过风向判断模块和杆塔受力计算模块的配合,系统可以准确计算杆塔所受的风力及其在X轴和Y轴上的受力分量,通过杆塔倾斜位移计算模块和预警模块,对杆塔的倾斜位移进行实时计算和评估判断,引入等效面积S,可以综合考虑杆塔的几何形状和风向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效面积S可以相对于风向来确定,考虑了风向与杆塔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风向对杆塔的风力作用方式和受力分布都有所不同,通过引入等效面积S,可以更精确地根据实际风向计算受力情况,提高受力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958930.2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CN)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CN)
Inventor: 朱刘柱 , 张辉 , 潘东 , 吴晓鸣 , 沈玉明 , 王绪利 , 徐冉 , 凌孺 , 施天成 , 丛昊 , 周帆 , 程啸 , 代磊 , 朱勇 , 李蕊 , 惠慧 , 沙广林 , 张姚 , 钱龙 , 桂立振 , 李鸿鹏 , 王磊 , 吕龙彪 , 胡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群低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涉及电流电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限流模块、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模块、设备暂态电流模块和综合协调防护模块。本系统可在发生故障时,限流模块对激增电流进行限制,直流断路器模块配合相关限流器模块安全可靠地实现故障的开断及隔离,电阻型超导限流器抑制冲击电流的同时,保护限流电抗器模块,避雷器模块根据楼宇群多少,可适当删减或增加,避雷器模块的作用是保护系统内部的电器设备,综合协调防护模块将限流模块、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模块和设备暂态电流模块从系统的角度开展多方面的综合协调防护,对过电压和过电流进行防护,从而避免楼宇群低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率升高,提高系统配电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3805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935641.1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底台、U型架板和外护机构,所述的底台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U型架板,U型架板的凸起端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底台的上端设置有外护机构,本发明采用多重防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设置的外护机构可对变压器起到四周防护与阻隔的作用,同时外护机构构成的变压器放置空间的体积处于可调控的状态,以致可适应与一定范围内不同体积大小的变压器的夹固防护处理,进而提高设备整体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419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07154.5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网变电系统变压器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侧板、牵引机构、升降丝杠、驱动机构、运输机构和限位机构,底座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顶端安装有牵引机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支撑侧板内侧均前后对称安装有升降丝杠,升降丝杠下端安装有驱动机构,升降丝杠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运输机构和限位机构;现有技术在采用吊装的方式和人为安装的方式安装变压器的时存在的:变压器容易在吊装的过程中与其它建筑及人员发生碰撞,使得人员容易被变压器碰伤、碰撞坠落以及变压器被碰撞损坏;人为移动安装变压器的效率低下,抬动变压器的人员工作强度较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521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3635.1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的安全防护装置,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通过采用包括由多块弹性侧板组成的变电室,变电室活动连接有前室门,前室门设置有缓冲板组件,变电室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板以及棱锥状的透明罩体,太阳能板设置在透明罩体内部,透明罩体的中部设置有驱虫液组件,变电室的底部环绕设置有蓄液槽的技术方案,具有综合防护效果好,结构原理简单的特点,适合在本领域内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29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3435.6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变电站防凝露降温装置,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变电站箱体,还包括变电站箱体内设置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变电站箱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设有循环气泵,第一管道的活动端顺次连接有一级降温凝露装置、二级降温凝露装置,一级降温凝露装置与二级降温凝露装置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第二管道上设有三通阀,三通阀的进水端与第二管道远离一级降温凝露装置的一端连接,三通阀的两个出水端分别与二级降温凝露装置、变电站箱体内腔连通,二级降温凝露装置上设有出口,二级降温凝露装置的出口与变电站箱体内腔连通。本发明在有效降温的同时防止凝露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3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85077.4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回路钻跨钢管杆,包括钢管制造的塔身,所述塔身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顶层地线横担、上层跨越导线横担、中层辅助横担、下层地线横担、下层钻越导线横担及下层下挂低电压等级导线横担;所述顶层地线横担为垂直于跨越侧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中层辅助横担包括平行于跨越侧线路方向布置的双边横担及垂直于跨越侧线路方向布置的单边横担;所述下层地线横担、下层钻越导线横担及下层下挂低电压等级导线横担均为垂直于钻越侧线路方向布置的双边横担。本发明减小了线路协调难度,增加了电网可靠性,节约了建设成本,同时进一步压缩了钻越档的新建线路导地线对地距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