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1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3799.5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与测量器件绝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传感器绝缘老化状态与寿命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待测样品进行频域介电谱测试,确定测试结果中的关键频段;对关键频段的数据进行积分拟合处理,得到处理结果;采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和基于动力学理论的退化模型构建基于时间、温度双变量联合分析的老化评估模型;采用处理结果和老化评估模型进行老化状态和寿命评估。通过实施本发明,通过挖掘老化程度对介电响应信息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积分和拟合处理的方式对关键频段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提升获取数据的可靠性;构建了基于时间、温度双变量联合分析的老化评估模型,实现了对时间和温度两个因素的考虑,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14391.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传感器阵列的局部放电定位系统及方法,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声传感器阵列、特高频天线、采集板卡以及信号处理主机;特高频天线设置于声传感器阵列上,声传感器阵列中的各个声传感器以及特高频天线与采集板卡连接,采集板卡还与信号处理主机连接;采集板卡在发生局部放电时通过特高频天线采集特高频电磁脉冲并发送至信号处理主机,信号处理主机根据高频电磁脉冲触发采集板卡通过各个声传感器采集声波信号,信号处理主机根据高频电磁脉冲和声波信号的首波峰值计算局部放电位置与声传感器阵列的距离,根据声波信号计算局部放电位置极角和方位角;采用特高频天线和声传感器阵列配合实现变电站局部放电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3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414391.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传感器阵列的局部放电定位系统及方法,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声传感器阵列、特高频天线、采集板卡以及信号处理主机;特高频天线设置于声传感器阵列上,声传感器阵列中的各个声传感器以及特高频天线与采集板卡连接,采集板卡还与信号处理主机连接;采集板卡在发生局部放电时通过特高频天线采集特高频电磁脉冲并发送至信号处理主机,信号处理主机根据高频电磁脉冲触发采集板卡通过各个声传感器采集声波信号,信号处理主机根据高频电磁脉冲和声波信号的首波峰值计算局部放电位置与声传感器阵列的距离,根据声波信号计算局部放电位置极角和方位角;采用特高频天线和声传感器阵列配合实现变电站局部放电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52693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36345.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南京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江宁分公司 , 南京交电建标识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有嘉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电动升降防鼠板,包括可以埋设在土壤或混凝土地基内的中空金属腔体、两个立柱、移动挡板、和驱动移动挡板沿两个立柱升降的驱动部件。优点,本变电站电动升降防鼠板,能够取代传统的简易型防鼠板,解放人力,无需人工搬动进行防鼠隔板的安装和拆卸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2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53103.9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H17/00 , G06K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的有载分接开关故障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有载分接开关OLTC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并对振动信号做预处理;对所采集到的分接开关振动信号进行变分模式分解即VMD分解并剔除其中的虚假成分,计算有效模态分量的峭度,作为OLTC的故障特征量;最后根据分接开关的故障特征量进行分接开关故障诊断。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取OLTC机械故障特征,且其效果优于EMD。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73210.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鲁棒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包括: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基础优化调度模型;对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内的可再生能源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建立min‑max‑min结构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和强对偶定理对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恶劣场景下运行经济性最优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调度方案。本发明通过对分布式能源,储能及柔性电、热负荷等进行统一管理,考虑系统内可再生能源和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对多种能源同时进行优化,从而打破能源间相互独立运行的壁垒,促进能源互补、消纳,同时提高了电力系统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6783.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H02J3/38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配网储能规划配置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配置数据及环境数据,构建光伏组件微电网模型,建立微电网优化评估体系,对所述光伏组件微电网模型进行评估优化,构建需求侧响应模型,根据所述需求侧响应模型,利用改进后多目标粒子群储能配置规划求解算法对所述需求侧响应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负荷结果,获取仿真数据,基于所述负荷结果和所述光伏组件微电网模型,对不同场景进行模拟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本发明从经济性与电网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确定一种储能装置最优配置规划的发明。
-
公开(公告)号:CN116148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32595.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腔的窄带超声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器、驱动装置、宽带超声传感器、支撑部和运动板,通过支撑部、运动板和被测面组成谐振腔,宽带超声传感器设置在运动板上,通过宽带超声传感器采集从谐振腔透射的检测信号,驱动装置的输入端和控制器连接,输出端和运动板连接,控制器和宽带超声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宽带超声传感器采集的检测信号,计算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并基于信噪比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运动板朝向或背向被测面运动或停止运动,从而调节谐振频率,改变通过谐振腔的超声波的频段,使特定窄带频率的超声波能通过谐振腔被宽带超声传感器检测到,实现局部放电超声波窄带检测,提高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73660.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K9/62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特征加权贝叶斯网络的用电用户投诉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特征加权的朴素贝叶斯算法;步骤二:进行贝叶斯网络学习;步骤三: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步骤四:投诉行为特征提取;步骤五:建立基于互信息贝叶斯的用户投诉风险预测模型;步骤六:进行实时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用户用电投诉行为情况进行预警。通过建立一种特征加权贝叶斯的投诉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电力用户投诉行为的潜在风险进行挖掘,将用户基本信息与用户投诉信息相关联挖掘内在联系,提高对潜在投诉用户的预测精度,同时通过对贝叶斯网络结构的优化,增强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最终实现对潜在用电投诉用户的可靠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4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21589.4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R24/28 , H01R24/30 , H01R4/28 , H01R103/00
Abstract: 一种快接型电源插头,涉及一种电源插头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第一导电片(1)、第二导电片(2)通过绝缘体(3)延伸到插头壳体(4)内,电源线(5)的零线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导电片(1)上,电源线(5)的火线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二导电片(2)上,电源线(5)的另一端与线卡本体(7)上的两金属导电片(6)的一端分别焊接,两金属导电片(6)的另一端与外接线(9)接触,外接线卡(8)通过轴(10)旋转将外接线(9)压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轻松解决了电源插头的接线问题,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