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58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130661.2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地热井下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相变降温防护的智能头盔。包括头盔内层、头盔外层以及设置在内外两侧之间的中间夹层,头盔外层设置有粉尘隔离装置和头顶风扇,头盔内层包括封闭内层的玻璃面罩,玻璃面罩上设置有进风口风筒和管道结构,进风口风筒连通粉尘隔离装置与玻璃面罩内部,管道结构连通头顶风扇与玻璃面罩内部,中间夹层内设置有降温循环结构。本发明利用头盔顶部的信号接收器将工作人员所处环境的实时数据都经过程序处理后反馈给井下佩戴人员和地面监测人员,降低了工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大大缩短了意外事件发生后对于受困人员的营救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7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652993.1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层煤样获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冲击式煤层随钻定点无损取样装置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煤样罐护杆、气动马达护杆、花键连接杆、第三节钻杆以及尾部接头,所述头部用于煤层钻进,头部上设置有进样孔II;所述煤样罐护杆内部设置有煤样罐,煤样罐前部为煤样罐盖,煤样罐盖上设置有进样孔I,煤样罐用于采集煤体深层样品;所述气动马达护杆内设置有气动马达,气动马达驱动煤样罐旋转从而调整进样孔I与进样孔II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三节钻杆内设置有冲击器,冲击器前端与花键连接杆连接;所述煤样罐护杆、第三节钻杆和花键连接杆外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双螺旋退屑槽,气动马达护杆外侧设有向外凸出中部螺旋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96119.1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层增透抽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透气性煤层电脉冲注热协同强化瓦斯抽采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煤层增透技术的不足。所述方法,将电脉冲与注热结合起来,先注入一定压力的离子溶液,利用电脉冲装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对煤层进行重复放电,然后再注入高压高温离子溶液,最后进行抽采。所述装置,包括正极管、负极管,正极管能够进行电脉冲、注热以及抽采,负极管能够进行电脉冲、注热、抽采以及温度监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58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130661.2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地热井下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相变降温防护的智能头盔。包括头盔内层、头盔外层以及设置在内外两侧之间的中间夹层,头盔外层设置有粉尘隔离装置和头顶风扇,头盔内层包括封闭内层的玻璃面罩,玻璃面罩上设置有进风口风筒和管道结构,进风口风筒连通粉尘隔离装置与玻璃面罩内部,管道结构连通头顶风扇与玻璃面罩内部,中间夹层内设置有降温循环结构。本发明利用头盔顶部的信号接收器将工作人员所处环境的实时数据都经过程序处理后反馈给井下佩戴人员和地面监测人员,降低了工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大大缩短了意外事件发生后对于受困人员的营救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78871.6
申请日:2021-10-3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用安全通风装置和工作方法,具体涉及煤矿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矿井出口处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导流驱动机构,所述导流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分流出风机构,所述导流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顶部的安装座。本发明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能够确保结构安装时的稳定性,并且空气在喷出时,经过曝气头,对输送的气流进行阻挡,避免矿井内部灰尘由于气流的原因扩散,并且经过加强导流叶片的弧形截面与导流风箱的截面形状设计,增加装置对空气抽取的效率,同时空气输送时会将制冷片所产生的冷气经过分流滤箱、分流管与曝气头的相互配合,带入矿井各个角落内,对矿井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654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15611.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治理矸石山热动力灾害强制对流换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属于矸石山深部积温降温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煤矸石山自燃的治理方法随着时间推移,氧气重新介入,导致矸石山复燃的问题,包括套筒,套筒内设有重力热管,重力热管的蒸发段伸出套筒的底部,冷凝段外侧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受热端与重力热管的冷凝段相连,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半导体温差发电片依次串联,重力热管的绝热段设有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开关、三极管、二级管、电容和电感线圈,电容的两端连接有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风扇。本发明将矸石山内部积温热量通过重力热管装置转化为机械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6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59277.X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水力压裂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岩界面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回采工作面及其顶底板处的煤岩体及界面进行基础参数测试与统计;S200:根据统计的煤岩体与界面的基础参数计算井下水力压裂的施工参数,该施工参数下水力裂缝到达煤岩界面时能够沿界面扩展;S300:在采区工作面内布置微震监测设备的探头并进行设备调试;S400:按照计算得出的施工参数进行水力压裂作业;S500:煤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实时检测裂缝扩展反馈的微破裂震动信号,将信号分析处理后确定回采工作面煤岩界面的位置轨迹。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方法受采煤作业环境影响大、对设备要求高、界面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3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59304.3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E21C41/1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矿井智能化工作面采煤机割煤轨迹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回采工作面及其顶板和底板处的煤岩体及界面进行基础参数测试与统计;S200:根据统计的煤岩体与界面的基础参数计算井下水力压裂的合理施工参数;S300:向压裂液中添加支撑砂与标记色素并搅拌均匀,按照计算得出的施工参数进行井下水力压裂作业,形成的裂缝与标记色素在煤岩界面形成的强烈色差成为图像识别的特殊元素;S400:水力压裂结束后工作面开始回采,通过安装在工作面的图像识别装置精准捕捉已经人为形成的特殊元素,图像分析处理后确定回采工作面煤岩界面与采煤机割煤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45012.X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瓦斯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水测定瓦斯残存含量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脱气系统、抽真空系统以及脱气瓶,脱气系统包括带有加热控温装置的煤样罐,煤样罐通过针阀1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干燥器连接,干燥器通过针阀2与脱气瓶连接,所述的抽真空系统包括与脱气瓶连接的针阀3,针阀3分别与并联的针阀5、真空泵以及气袋连接,并联的针阀5、真空泵以及气袋与针阀7连接,气袋进气口和出气口串联有针阀4和针阀6。本发明改变现有的排水集气法的原理,研发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安全高效的瓦斯残存含量测定实验平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44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18326.9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E21B7/04 , E21B7/02 , E21B15/04 , E21B3/02 , E21B19/086 , E21B19/18 , E21B43/10 , E21B17/22 , E21B10/62 ,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瓦斯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垂直定向的大直径对旋水平钻机及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解决了松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抽采难度大问题,包括履带、机架、滑动固定器、电机、减速机、对旋钻杆、卡钻油缸、固定油缸、导向钻头、对旋钻头、排屑叶片、轴、型面卡头、连接横梁、三角钢架、尖盖和护孔筛管。本发明创造性的将钻孔变成长条孔,对旋钻头及钻杆通过连接横梁和三角钢架支撑作用,互相牵制,保证了钻孔轨迹不会左右偏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