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846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3454.9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荻的单根茎芽快速扩繁方法,其步骤:(1)野外取材:选取湿地的南荻群落;(2)挑选芽体:将野外取回的根茎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泥土,使根茎保持湿润;(3)基质配制;(4)苗床准备;(5)播种:将选的带芽根茎段水平放在播种沟内,芽体向上;(6)培养:每1-2天浇一次水,使基质保持湿润,浇水采取喷洒,一周后芽体开始萌发,幼苗在2周内达到15cm;(7)移栽:4周后幼苗达到40公分,4-6片叶,根茎上长出新根,将植株从基质中挖出,移栽到土壤中。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扩繁周期短,萌发率达80%,移栽成活率达98%。成本低,使得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优质南荻幼苗,满足湿地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和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609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94574.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估算方法,包括:(1)硝化模块,硝化是指NH4+通过硝化细菌被氧化成NO2‑和NO3‑的过程,硝态氮NO3‑对应于土壤中通过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mgN.kg‑1.day‑1),由土壤中的有机氮Norg(mgN.kg‑1.day‑1)表示;(2)反硝化模块,反硝化作用需要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低氧、高硝酸盐浓度和可利用的有机碳,由硝酸盐有效性、土壤水分和温度表示;(3)结合硝化与反硝化模块,计算土壤中的硝酸盐收支情况,第i+1天的硝酸盐(mgN.kg‑1)等于第i‑1天的硝酸盐(mgN.kg‑1),加上第i天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mgN.kg‑1),再减去第i天反硝化作用消耗的硝酸盐(mgN.kg‑1)。通过此方法能够快速估算不同湿地土壤反硝化速率,满足湿地生态恢复、湿地公园、人工湿地、水产基地等建设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22360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531013.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联合人工湿地处理鱼塘尾水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污水收集沟渠、水泵站、稻田灌水沟、稻田沉淀区、过滤坝、人工湿地等部分。本发明利用沟渠作为污水收集系统,将稻田改造为污水沉淀区,利用稻草建造过滤坝,设置人工湿地深度净化污水,构建鱼塘尾水的处理系统。通过将冬闲期稻田作为沉淀区,使鱼塘尾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在稻田内重复利用,稻田春耕时节水、节肥;同时,节省了常规人工湿地系统的沉淀区面积,避免了常规人工湿地系统沉淀区的清淤和维护工作,从而显著降低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此外,人工湿地在冬季净化鱼塘尾水,在其他时间段进行水产品生态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7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5158.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IPC: C02F9/14 , E02B3/02 , E02B3/18 , A01G22/00 , A01G20/00 , A01G31/00 , A01G31/02 , A01G33/00 , A01G17/00 , A01K61/10 , A01K61/59 , C02F1/00 ,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积型湖泊生态修复方法,步骤是:A、勘测规划:勘测淤泥厚度、面积和污染性质,确定淤泥和污染空间分布,调查水生植物分布范围,根据勘测结果规划清淤范围和深度;B、生态清淤:为减少施工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干扰,采用水下清淤方法,使用环保清淤设备将淤泥通过管道或驳船运送至造岛区域;C、生态造岛:其构建是:(1)建造围堤;(2)生态截污;(3)淤泥吹填;D、生态重建:对岛屿的陆地区域、季节淹水水域和永久淹水水域进行生态重建。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彻底解决了湖泊底泥淤积污染的问题,同时恢复了湖泊生态结构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30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41240.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湖南苇业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IPC: A01G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秀珍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培养基质由一定比例的芦苇屑、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组成,步骤是:(1)将芦苇收割后,晒干,以便粉碎机粉碎,制成芦苇屑备用;(2)按比例称取芦苇屑,加水至饱和含水量,预湿1‑15天,使其充分吸水并软化;(3)按比例称取棉籽壳,加水至饱和含水量,预湿1天,使其充分吸水;(4)按比例称取麸皮、石膏、石灰与上述处理后的芦苇屑和棉籽壳混合,并搅拌均匀;调节栽培基质的含水量;(5)用聚丙烯袋进行装袋,采用高温高压灭菌。配伍合理,使用方便,能满足秀珍菇生长需求;减少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599353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610410374.X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菹草单节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步骤是:(1)野外取材:选取浅水湿地内长势较好的菹草群落,用工具采集无病虫害的菹草茎;(2)挑选茎段:将野外取回的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剪刀将茎剪成带有一个完整节间的茎段;(3)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的茎段投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4)基质配制:将细沙用自来水洗干净备用;(5)培养器皿准备:将培养基质平铺在培养器皿上;(6)栽培:将选好的茎段垂直插入基质;(7)培养:每天加一次水,水量以保持覆盖茎段顶端2-3cm;(8)移栽:将植株从基质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体中。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扩繁周期短(20天左右),分枝率达95%以上,生根率9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5%。
-
公开(公告)号:CN10596733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466572.8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灌溉水的生态塘净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步骤是:1、地点选择;2、构建三级生态塘;对原有池塘或低洼地或撂荒地进行扩容、加深、防渗、隔断处理;3、构建吸附净化池;在二级生态塘的末端设置水泥池;4、投放吸附材料;在吸附净化池的底部填入吸附重金属的材料;5、一级生态塘:种植水生植物;6、二级生态塘;种植水生植物;7、三级生态塘;种植水生植物,对灌溉水进行三级净化。该装置它由生态塘、吸附净化池、挡墙、生态护坡、防渗土工布、土壤层、进水管、进水量调节阀门、水生植物、吸附材料、出水管组成。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和管理,有效降低了重金属污染灌溉水处理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6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97558.4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式透明静态箱及温室气体野外原位采集方法,水槽粘接固定于土壤环上,制冷水箱与箱体相连,制冷水箱通过导轨固定箱体,水泵放置于制冷水箱底,进水管与水泵出水口套接,气压平衡管通过气压平衡孔与箱体相通,出水管一端放置于制冷水箱上,顶盖与箱体顶部密封粘接,空气冷却器顶部与顶盖内侧固定,输出端通过水泵电源控制器与水泵连接,高灵敏度温度探头通过温度探头插孔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移动电源直接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和通过风扇电源孔与风扇相连接,采样管一端通过采样孔与箱体相通,采气阀固定于采样管上端。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携易操作,适用范围广,结果灵敏度高,能有效控制箱体内温度和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74614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135354.6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蓼的根茎段快速扩繁方法,步骤是:(1)野外取材:选取湿地长势良好的水蓼群落,挖取地下土层的根茎,取样和装样时使根茎完整;(2)挑选根茎段:将野外取回的根茎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泥土;(3)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的根茎段投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4)基质配制:将等体积的河沙和泥炭土混匀配制成培养基质,备用;(5)苗床准备:将培养基质铺在苗床上;(6)播种:将选的根茎段水平放在播种沟内,根茎段之间首尾相连,然后用培养基质覆盖;(7)培养:每天浇一次水,使基质保持湿润但不积水;(8)移栽:根茎上长出新根,将植株从基质中挖出,移栽到土壤中。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扩繁周期短,萌发率达90%,移栽成活率达95%。
-
公开(公告)号:CN1059935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10374.X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菹草单节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步骤是:(1)野外取材:选取浅水湿地内长势较好的菹草群落,用工具采集无病虫害的菹草茎;(2)挑选茎段:将野外取回的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剪刀将茎剪成带有一个完整节间的茎段;(3)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的茎段投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4)基质配制:将细沙用自来水洗干净备用;(5)培养器皿准备:将培养基质平铺在培养器皿上;(6)栽培:将选好的茎段垂直插入基质;(7)培养:每天加一次水,水量以保持覆盖茎段顶端2-3cm;(8)移栽:将植株从基质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体中。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扩繁周期短(20天左右),分枝率达95%以上,生根率9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