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除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368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04610.9

    申请日:2019-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除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自发热除湿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载体树脂材料100份、固化剂15~25份、海菜粉4~8份、方解石8~16份、碳酸钾微粉0.4~1.2份、镍铁粉3~7份、钨粉2~6份、沸石粉5~10份、碳纳米管1~3份、白炭黑6~14份、促进剂M 1~3份、抗氧剂1~4份、钙粉5~9份、助剂6~12份。该自发热除湿材料具备良好的自发热除湿效果,可对水分进行吸附、传输和蒸发,对积雪和结冰状况产生热熔作用,降低了道路的水损害问题。另外,该自发热除湿材料的制备工艺简便,能够快速施工、快速开放交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种除藓防腐液浆喷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680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198039.3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藓防腐液浆喷涂材料,包含氟碳铈矿粉、黑电气石粉、介质粉、高吸水性树脂、硅微粉、防腐剂、阻垢剂、成膜剂及溶剂。将本发明的除藓防腐液浆喷涂材料应用于混凝土护坡时,会在混凝土护坡表面形成一层薄层状保护层结构。当在潮湿环境下时,所述坡除藓防腐液浆喷涂材料将水分吸收,释放磁性定向负离子,电解水分放出的不同离子造成苔藓芽孢子细胞内外渗透压剧增,导致其细胞失压破裂,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护坡表面除藓效果,大幅度延长混凝土护坡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该材料的施工方法简单、成本低、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一种道路标识材料及道路铺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81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45216.9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标识材料及道路铺设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标识材料,其原料包括:改性颗粒石油树脂、反光膜、水敏遮盖涂料和发光涂料;所述水敏遮盖涂料包括水敏油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铺设方法将上述原料按步骤铺设形成道路标识材料。在降雨时,该道路标识材料能够显示标识识别率和能见度较高的警示标识,从而对湿滑道路状况起到警示作用。而雨停后警示标识消失,不影响干燥路面的正常道路标线的识别;在夜间降雨时,该道路标识材料能够显示荧光警示标识,为雨季夜间行车提供警示作用,大大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同时,材料施工简单、成本低廉、耐久性良好,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出行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种公路收费站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513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77741.6

    申请日:2018-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002 E04H1/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收费站,包括按车型大小划分的多种收费通路,每种收费通路的宽度与所属的车型相对应,每种收费通路仅限相应车型种类的车辆通过;设置于各收费通路的收费亭,用于对行驶于对应收费通路的车辆进行收费。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公路收费站,较大地降低了车辆碰撞的概率,较大地提高了收费效率,节省了车辆在收费站花费的时间。

    一种挡土墙的振动缓冲层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0839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65982.7

    申请日:2018-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2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土墙的振动缓冲层,振动缓冲层设置于挡土墙的墙面与挡土墙的墙背填土之间;振动缓冲层包括:至少一级振动缓冲材料,每级振动缓冲材料包括土工格栅和土工袋,土工袋内填充有填充物,且土工袋位于土工格栅上;当振动缓冲层包括至少两级振动缓冲材料时,各级振动缓冲材料按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减振EPS材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蠕变变形,影响其作为挡土墙振动缓冲层的减振效果,使得减振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

    一种生物活性颗粒路面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4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15441.7

    申请日:2018-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活性颗粒路面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路面养护材料包括:矿料100份,基础沥青8~14份,生物活性颗粒3.5~8.5份,衣康酸0.5~1.0份,偶联剂1~2份,聚乙二醇0.5~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渗透剂0.2~0.5份,水8~12份,纤维0.4~0.8份,添加剂1~3份,填料5~8份;生物活性颗粒选自粒度20~50目的椰壳多孔颗粒、粒度20~50目的果壳多孔颗粒和粒度20~50目的竹炭多孔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路面养护材料在上述含量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尾气污染物净化效果,对NOx、COx、SO2形成良好的净化效果,还能够吸附和净化PM2.5颗粒污染物。

    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365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50251.5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乳化沥青100重量份;石墨烯0.05重量份~0.1重量份;改性剂2重量份~6重量份;改性聚乙烯醇溶液5重量份~15重量份;助剂1重量份~4重量份;缓凝剂0.5重量份~2重量份;所述石墨烯的尺寸大小为0.5μm~3μm,厚度为0.05nm~1.2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石墨烯优良的各项性能,配合特定用量的组分,与乳化沥青中胶体形成高强度的网格状骨架结构,得到封层、裂缝修补的效果好、抗水损害能力强的改性乳化沥青。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改性乳化沥青能够用于路面封层和路面裂缝修补,且对病害裂缝的修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解决路面排水及水损害问题。

    一种塑料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059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48240.7

    申请日:2010-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取沥青、集料、温拌改性剂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粒为材料,将预热至160℃的集料投入搅拌机中,然后加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粒干拌,再加入145℃的热熔沥青和温拌改性剂搅拌,得到塑料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上述各材料的质量份数比如下:集料100,沥青4.5~5.5,温拌改性剂为沥青质量份数的0.09~0.1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粒为沥青质量份数的0.06~0.10;本塑料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铺设特重交通量的沥青路面,其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普通沥青路面,具有经济、环保、较好的抗水损害性能和抗车辙能力。

    一种公路路基防水装置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31378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396680.1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防水装置,包括U型隔板和传力杆,U型隔板设于路面和路基之间,且U型隔板设置在路面横缝与路基之间;U型隔板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传力杆,传力杆的一端与U型隔板固定连接,传力杆的另一端与路面基层或底基层连接;U型隔板的内底面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面和路基之间设置U型隔板,可以防止从路面横缝渗入的水流到路基上,进而解决水分将路基的路面横缝位置处逐渐向四周渗透,最终使整体的路基的承载能力下降,导致路面开裂,出现路面翻浆的问题,并且从路面横缝渗入到U型隔板底部的水及时通过凹槽向外排出,防止水分长期积累在U型隔板内而腐蚀路面底部和U型隔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和防水效果好。

    一种生物型大气重金属污染检测判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570570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256761.X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型大气重金属污染检测判别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污染元素吸附植物活体单元、腐殖质单元、元素迁移和污染元素螯合单元、离子交换单元和判别单元;通过吸附性植物活体单元对大气中重金属污染元素进行捕捉和积累,元素迁移和污染元素螯合单元与离子交换单元协同配合实现重金属元素的传输和迁移,判别单元用于判别污染情况,从而完成对于大气重金属的采集与检测,对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和判别。将该装置埋设在测试地点或放置于地面上,吸附至表面植物活体出现枯萎和死亡后即可取出,通过下部判别单元的显色状态,根据色泽对照表即可对大气重金属污染状况作出判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