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装置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93920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0277618.6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装置,包括底座及均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多个注射单元,每个注射单元均包括:驱动机构;夹持组件,与驱动机构相对设置,且包括夹持座和夹持盖,夹持座固定于底座上,夹持盖与夹持座背离底座的一面相对设置,夹持座与夹持盖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注射筒的夹持空间,且夹持盖可在外力作用下向靠近和远离夹持座的方向移动,形成多种规格的所述夹持空间;以及传动机构,设于驱动机构和夹持组件之间,且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活塞杆在注射筒内往复运动。上述注射装置中每个注射单元相互独立设置,避免多个注射单元只能同步进给,单独控制每个注射器,以针对不同规格的注射器进行不同的控制,满足试验时不同的需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恒温测试装置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59523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644321.X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测试装置,恒温测试装置包括:试验座体、盖体、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上述恒温测试装置在使用时,将待测试剂放入试剂管中,再将试剂管放置在试验座体内部的处理腔中,待试剂管全部放入到处理腔后,将盖体盖在试验座体上,实现对处理腔的腔口进行封盖,使得试剂管处于密封环境中。对处理腔内部的试剂管进行恒温处理时,通过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分别朝试剂管的两端释放热量,即保证试剂管的整体均能够接收到热量。相较于传统恒温混匀仪,上述恒温测试装置能够克服由单个加热机构无法充分散发热量的缺陷,从而避免试剂管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凝结现象,降低试验误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11601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181557.3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壳及外壳、两个盖板及两个电极组件。内壳收容于外壳内,两个盖板分别与外壳两端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以密封外壳两端的开口,且内壳夹持于两个盖板之间。锂电池的电芯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内壳上,而锂电池工作时,中空的电芯内部的发热量将显著较少。而且,内壳与电芯的内部接触,故还可起到导热作用。因此,电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还可通过内壳快速传导至两端的盖板上并进一步散发。上述锂电池一方面能降低电芯内部的发热量,另一方面还能加快电芯内部的热量散发。可见,上述锂电池及其电池壳体的散热性得到有效地改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分体式液位开关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25719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357739.8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液位开关,分体式液位开关包括夹持件和感应件,夹持件内形成有夹持腔,夹持腔内设置有接触凸起,夹持件用于夹持在非金属容器上;感应件的一端部能够设置在夹持腔内,感应件能够和接触凸起电性连接,感应件和接触凸起用于形成电容结构的其中一电极。夹持件和感应件为分离式结构,两者通过触凸起与感应件接触,形成完整的电容结构。便于对液位开关进行位置调整。同时能够用于非金属容器外壁而无需与液体直接接触,不会受到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液体的腐蚀,不受水垢或其他杂物影响。能够穿透各种非金属材质的容器,如塑料、玻璃、陶瓷等容器;液体、粉末、颗粒物均可检测,提高了分体式液位开关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离体器官灌注装置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10817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392796.4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体器官灌注装置,离体器官灌注装置包括:壳体、灌注组件、换热组件和控制器;灌注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泵,第一动力泵的输出端用于与容器的动力泵头连接,以提供向离体器官灌注灌注液的动力;换热组件包括恒温箱和第二动力泵,恒温箱用于容置换热液,恒温箱内设有用于加热换热液的加热件,恒温箱与容器通过管路连通形成用于对灌注液进行热交换的循环换热管路,第二动力泵用于向换热液提供循环流动的动力,第一动力泵、第二动力泵和加热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上述离体器官灌注装置通过持续向离体器官灌注灌注液,以在常温环境下实现离体器官的长时间保存,提升移植手术的成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