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57991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510078573.7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16 , G06F1/1684 , G06F1/1698 , G06F1/3203 , G09G5/006 , G09G2330/021 , G09G2370/18 , G09G2370/20 , H04M1/0216 , H04W52/0229 , Y02D70/0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及其内部相互通信方法,其中,基于指示第一和第二电路块之间的信号传输量的信息,切换装置在使用第一和第二光信号发送/接收装置的光信号通信形式与使用第一和第二电信号发送/接收装置的电信号通信形式之间切换。由此,在具有分开的主体操作单元和分开的屏幕显示单元的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中,可以抑制光信号通信所消耗的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553721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80035660.1
申请日:2007-1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28 , G02B5/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衍射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测定方法及其测定装置,通过检测出由摄像镜头即衍射光学元件会聚的任意波长范围的衍射光甚至是微弱的衍射光,而能容易且准确地评价点光的光量、衍射效率及光轴方向上的亮度分布。从白光光源(11)射出的光通过波长带通滤光器(12)后,用针孔狭缝(13)对光进行限制。该光通过准直透镜(14)成为平行光后,入射到摄像镜头即衍射光学元件(16)中。从该衍射光学元件射出的光在会聚成点光(17)后,被显微镜(18)放大并投影到CCD(19)上。用距离变更部件(56)改变该CCD和该衍射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后,用该CCD测定出光轴方向上的亮度分布。还测定出垂直于光轴的面内亮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0473120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580004079.4
申请日:2005-10-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是永继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4 , H04N9/045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模块,多个单透镜(11a~11d)分别在多个摄像区(17a~17d)形成被摄体像,合成来自多个摄像区的电信号来取得图像。多个单透镜保持在透镜支架(12)上,多个摄像区保持在摄像器件支架(16)上。透镜支架和摄像器件支架面对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51746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510008327.4
申请日:2005-02-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4 , H04N5/349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在固态成像器件上形成物体的图像的方法中,在第一时间周期和第二时间周期之间切换,其中该第一时间周期用于将来自物体的光束分成具有不同偏振方向的多个光束,然后合并这多个光束从而在固态成像器件上形成单幅物体图像,以及该第二时间周期用于将来自物体的光束分成具有不同偏振方向的多个光束,并且在固态成像器件上形成彼此部分重叠的多幅物体图像。基于该第一时间周期内的信号信息而获得关于单幅物体图像的第一图像信息,并且通过使用和计算该第二时间周期内的信号信息从而计算关于多幅物体图像中的一幅物体图像的第二图像信息。然后,通过该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而获得物体的高分辨率图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高分辨率和降低了噪声的图像,并且来自物体的光束基本上没有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1253425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80031939.8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8 , B29C45/0053 , B29C2045/0079 , B29D11/0073 , B29D11/00769 , B29L2011/0016 , G02B5/1814 , G02B5/1852 , G02B27/4211 , G02B27/4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成型的衍射光学元件、包含该衍射光学元件的摄像装置和该衍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衍射光学元件(10)包括:基材(11),由含有树脂的第1材料构成,并且包含形成为衍射光栅形状(12a、12b)的面(11a、11b);和被覆膜(13a、13b),由含有树脂的第2材料构成,并且与上述面的上述衍射光栅形状(12a、12b)部分接触配置,从上述第1材料和上述第2材料选择的至少一个材料是包含无机粒子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080921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580043230.5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N5/2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045 , H04N5/2254 , H04N9/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其中,多个摄像区域(104、105、106)经由与它们一对一地对应的多个摄像光学系统(101、102、103)分别拍摄多个图像。图像合成单元(115)使多个图像间的偏差一致,并且,由多个图像合成1个图像。由此,能够得到高品质的合成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890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10067343.0
申请日:2005-04-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7/086 , G02B3/0043 , G02B3/005 , G02B13/0055 , G02B13/009 , G02B17/08 , G02B27/0994 , H04N5/22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导光路(1)、入射镜(2)、拍摄元件(3)、开口部(33)的拍摄装置。本发明的薄型拍摄装置中,入射镜(2)使来自被拍摄体(4)的光(5)反射而导向导光路(1),而且,拍摄元件(3)通过接收被入射镜(2)反射而在所述导光路(1)内透过的来自被拍摄体(4)的光(5)来进行拍摄。由此,可以得到厚度极低并且能够获得析像度优良的高质量的图像信息的薄型拍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428618A
公开(公告)日:2003-07-09
申请号:CN02160647.1
申请日:2002-1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9368 , G02B6/12007 , G02B6/264 , G02B6/29361 , G02B6/29389 , G02B6/30 , G02B6/4215 , G02B6/4219 , G02B6/4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封装基片、光学器件、光学模块和模制光学封装基片的方法。尽管按压成型是一种能够以低成本来大规模制造具有相同形状的部件的方法,但传统的使用微磨床的模具加工却因为其仅能模制用于导引光纤的V槽,所以具有较差的可应用性。利用微放电机械加工来制得用微磨床的研磨加工很难得到的模具,且利用这种模具借助于按压成型来制造光学封装基片。从而,光纤、光波导、透镜、隔离器、滤光器和光接收/发射元件都可在安装时静态地对准,由此就可以以低成本来大规模制造具有多种功能的光学器件和光学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273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80004998.7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2B13/06 , G02B27/0018 , G02B27/4211 , G02B27/4277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光学系统,是包括具有由q根衍射轮带构成的衍射光栅的至少1个衍射光栅透镜、和光阑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至少1个衍射光栅透镜中设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是最靠近所述光阑的透镜面,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侧起计数的第一个、第二个、第m-1个、第m个的所述衍射轮带的宽度分别为P1、P2、Pm-1、Pm时,满足3<m≤q的至少1个m会满足下述(算式3)。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654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080003303.9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95 , G02B13/0055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栅透镜,具有透镜基体和在所述透镜基体的表面所设置的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包括:含有在宽度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的多个环带、和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环带间的多个段差面,所述多个环带的至少一个在宽度方向的全域具有透光性,在所述至少一个环带中,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之中至少一方的端部附近的透光率,比宽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透光率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