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0233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003720.3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26 , Y02D70/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型基站部署位置的确定方法,应用在同频异构组网中第二层基站布置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首先对业务分布地图进行网格化,把网格的业务归结到相应的像素点,像素点即网格线交点作为候选的基站站址,网格的疏密程度决定了最后站址的精确程度,再以给定的网络元素模型参数作为输入,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网络的业务量和信道质量状况参数,通过查找该参数最大值的位置点来等价获取网络能效最优的基站位置布置方案,相比已有的基因遗传算法等随机搜索方法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1334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10442086.4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提高授权系统收益的次级业务选择接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网络中各用户的业务模型及其对应的业务模型参数,并确定网络中授权频谱使用场景模型;实时检测空闲频谱资源;当成功检测并获取到空闲频谱资源后,根据网络中各用户的业务模型及其对应的业务模型参数,统计此时有接入意愿的所有次级业务对应的业务长度以及所愿意支付的费用;根据有接入意愿的所有次级业务对应的业务长度以及所愿意支付的费用,分别估计有接入意愿的所有次级业务接入后的收益;选择有接入意愿的所有次级业务接入后的收益中估计值最大的次级业务,对获取到的空闲频谱资源进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提高了授权系统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02744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86439.4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47 , H04L25/03891 , H04L27/26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根据码长L对待传输的N个数据符号进行分组;针对每组数据符号,对该组数据符号进行串并转换,并对串并转换后的数据符号进行脉冲成型,得到L个频域波形;根据码长和预设值,计算每个数据符号对应的移频量;将L个频域波形按照对应的移频量进行移频,并将移频后的频域波形叠加,得到目标频域波形并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接收目标频域波形,针对每个目标频域波形进行采样,得到采样数据;对采样数据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数据;对均衡后的数据进行判决,得到每个目标频域波形所对应的L个数据符号,进而得到N个数据符号。本发明实施例可达到干扰可控,高速率、高频谱效率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0771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549613.6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1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无线网络中高能效混合带宽分配传输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确定热点区域单位面积业务速率和非热点区域单位面积业务速率的比例νm,并确定热点区域面积和非热点区域面积的比例γm;所述网络侧设备利用所述νm和所述γm确定异构网络中的微基站的最优正交带宽、宏基站的最优正交带宽、微基站以及宏基站的最优复用带宽。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提高异构网络中功率和频谱的资源利用率,同时满足热点区域用户和非热点区域用户的业务传输需求,有效保证热点区域用户和非热点区域用户的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系统传输能量效率和系统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45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250203.1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层无线网络的动态频谱接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小基站群中的各个小基站在加入分层无线网络后,将自身的位置信息,感知的频谱信息和判决的宏用户占用情况发送给FCS;FCS获取宏用户的频谱占用率,宏用户平均业务时长,以及信道转移概率;FCS根据上述参数,获取小基站的最优感知周期;小基站群中的各个小基站同步地以最优感知周期为周期感知当前信道状态,并发送给FCS;FCS根据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小基站群中的各个小基站自身的位置信息,获取功率控制及频谱接入策略并发送到小基站群,以便小基站群中的小用户根据功率控制及频谱接入策略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消除了宏蜂窝与小蜂窝组成的分层无线网络的干扰,为小蜂窝用户提供了QoS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29798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230947.7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1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一种智能适配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组网方法,在业务量大或覆盖范围大的区域中,预设或增设部分能进行基带信号处理的潜在的增强远端射频单元;当发现潜在的增强远端射频单元管理的普通远端射频单元的总业务量超过预设门限值,或者云无线接入网络因其实时处理功能受限,使其传输质量(丢包率)、吞吐量或端到端传输时延中的任何一个性能指标降低至小于其预定门限值时,都自动触发集中架构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智能增强功能;并在增强射频单元到云计算服务器的光回程链路传输容量超过门限值时,触发无线信号的压缩处理功能,适应有限的光回程链路的带宽要求,本发明在保留集中可控基础上,实现对网络环境和用户行为动态变化的智能适配,减少网络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73570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79016.8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24 , H04W24/02 , H04W52/0212
Abstract: 一种主基站、用户终端和通信系统,其中,主基站判断从基站是否完成数据发送,当从基站完成数据发送时,主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使得用户终端进入第一状态从而停止对从基站载波的监听。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用户平面架构的数据转发特点,通过利用主基站对用户终端的从基站载波接收机进行开关操作,使得在从基站下行数据发送完毕后用户终端能够关闭从基站载波接收机,从而降低了用户终端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42707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76396.5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分组处理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新增了一个数据信息时,移动终端自动地按照预设分组方法将该数据信息添加到对应分组,其中,数据信息包括:联系人、图书、图片、视频和音乐;当感应到操作物对数据信息应用图标执行特定操作时,通过界面显示各个分组的图标;当感应到操作物对一个分组的图标执行特定操作时,通过界面显示该分组内的各个数据信息的图标。本申请,当用户创建了一个新的联系人、图片等数据信息时,移动终端会自动调用预设的分组方法(或算法),自行地将该新的数据信息添加到对应的分组中,无需用户手动创建分组并将新的联系人等数据信息手动地添加到对应分组中,可以极大地提高用户操作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4494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10249597.5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复杂度自适应传输的多天线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信道信息和公式:进行等效信道构造,并由等效信道矩阵计算单流检测后信干噪比,根据吞吐量最大化原则选择MCS,发送端根据选择的MCS对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并利用确定的编码形式进行空时处理后将符号从不同物理天线上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符号,由实际信道估计通过等效信道矩阵构造公式构造出符号经历的等效信道矩阵,进而利用等效信道矩阵进行MMSE线性检测;最后完成解调和译码处理。本发明使用基于Clifford完备正交基构造的MMSE检测最优编码,其扩散矩阵元素简单(取自{0,±1,±j}),仅使用单信道编码器传输,可有效降低多天线系统进行自适应传输的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41647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81693.1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2/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基站资源池的物理层基带信号处理算法封装装置和方法,装置设有:资源消耗预估、算法封装和资源占用统计三个模块;先将基站物理层信号处理过程基于功能级别划分为多层次操作步骤,尤其对计算密集型操作算法拆分为多个子算法,以便实现并行处理和减少时延;再根据划分后的处理操作,确定多粒度封装方案集合和进行仿真试验,统计各方案的资源消耗状况,为后续实时封装算法提供参考;当待处理数据到达时,根据数据量及实时性要求,预估处理数据的最大与最小的资源消耗量及其占用时间;再根据资源消耗预估及系统资源实时占用情况,选择适宜的算法封装方案在集中的硬件资源上进行处理。本发明适应数据处理的潮汐效应,均衡硬件资源负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