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8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880001563.9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可离子化的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选自由以下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选自由碳酸乙烯酯、碳酸1,2‑丁烯酯、碳酸2,3‑丁烯酯、碳酸1,2‑戊烯酯、碳酸2,3‑戊烯酯、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和选自由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和碳酸乙丙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直链碳酸酯类有机溶剂,所述添加剂包括重量比为1:0.5:0.1至1:1:1的碳酸亚乙烯酯、1,3‑硫酸丙烯酯和1,3‑丙磺酸内酯,并且所述添加剂的总量是在基于所述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总重量的1重量%至4重量%的范围内。

    含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02842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680041020.0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所示锂二次电池包括含双(氟代磺酰基)酰亚胺锂(LiFSI)和氟代联苯化合物的非水电解液、含锂‑镍‑锰‑钴系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负极以及隔板。在包含本发明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中,由于所述非水电解液在初始充电期间可以在负极上形成牢固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且在高温循环期间可以防止正极表面的分解以及电解液的氧化反应,因而可以获得优异的低温输出特性以及改进的高温存储特性和寿命特性。

    非水液体电解质以及包含该非水液体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078346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580051704.4

    申请日:2015-09-25

    Inventor: 林永敏 李哲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含有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三甲基甲硅烷基磷酸酯(TMSPa)添加剂的非水液体电解质、含有锂‑镍‑锰‑钴系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负极和隔膜。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非水液体电解质能够在对包含该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进行初始充电时于负极形成牢固的SEI膜,能够改进所述锂二次电池的输出性质,也能够增强在高温存储后的输出性质和容量性质。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0753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80001563.9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可离子化的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选自由以下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选自由碳酸乙烯酯、碳酸1,2-丁烯酯、碳酸2,3-丁烯酯、碳酸1,2-戊烯酯、碳酸2,3-戊烯酯、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环状碳酸酯类有机溶剂;和选自由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和碳酸乙丙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直链碳酸酯类有机溶剂,所述添加剂包括重量比为1:0.5:0.1至1:1:1的碳酸亚乙烯酯、1,3-硫酸丙烯酯和1,3-丙磺酸内酯,并且所述添加剂的总量是在基于所述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总重量的1重量%至4重量%的范围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