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7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046959.5
申请日:2021-09-07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冷凝系数的蒸汽热网水击风险评估系统,包括蒸汽热网主管线、若干热用户支线、焓降法测试段、热源点、若干热用户、过热段温度传感器、源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用户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若干环境温度监测点和监测控制终端;热源点与蒸汽热网主管道相连,热用户通过热用户支线与蒸汽热网主管线相连;蒸汽热网主管线的起始位置设有过热段温度传感器,蒸汽热网主管线上的热源点与过热段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部分管段为焓降法测试段;热源点上设有源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热用户上分别设有用户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系统设置了焓降法测试段以及各监测装置,各监测装置接入监测控制终端,实现了水击风险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6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866698.0
申请日:2020-08-26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热电耦合网络最优潮流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目标函数中的用户舒适度与总热能耗能量;步骤2、建立目标函数中所有热电联产机组的成本函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建立了由用户舒适度、总热能耗能量与所有机组的成本函数构成的模型目标函数。用建筑物室内温度和用户设置温度之间的偏差之和,并减少热电厂的供能成本同时该模型为凸模型,可求得全局最优解。针对不同的需求侧设置的权重系数,可以求解不同的机组热电供能方案和热网潮流,同时调控平衡用户舒适度与总能耗,最大化用户效用(温度舒适度)的同时减小热能能耗。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用户舒适度与能耗的平衡关系,增加了多能流系统的调度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6668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1068759.5
申请日:2020-10-09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6B11/18 , F26B25/02 , F26B5/04 , F26B21/00 , F26B23/10 , F25B30/04 , F25B15/06 , C02F11/13 , F28C1/00 , F28F2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冷凝热回收盘式污泥低温干化系统,包括:盘式污泥干化机、高温冷凝器、低温冷凝器、真空泵、第一类溴化锂热泵、空气加热器、鼓风机、废水池、第一阀门至第十六阀门、冷却塔、汽轮机、水箱和脱硫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第一类溴化锂热泵,利用低温热水作为盘式污泥干化装置和干化装置进口空气预热的热源,大大降低了污泥干化的用能品位;提升了系统的用能效率,大幅降低了能耗成本;本发明的真空低温干化装置可以显著降低污泥中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的生成和挥发,同时设计了采用抗腐蚀材料的干化污泥废气换热表面和冷凝器,可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可延长易腐蚀表面和换热器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127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25943.2
申请日:2022-10-25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气耦合系统的准稳态仿真方法,包括:在天然气系统中,采用类电路法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稳态建模;计算天然气系统中的节点压力;计算天然气系统中的支路流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于其他算法,大幅提高了计算速度,且支路流量的计算结果几乎无误差,对于电‑气耦合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8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3790.7
申请日:2022-08-01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架空供热管道散热损失特性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电加热器、循环油泵、质量流量计、保温测试段、过滤器、电动调节阀A、电动调节阀B、主回路流量计、冷却器、冷却回路入口阀、冷却回路出口阀、排油阀、膨胀油箱、氮气入口阀、排气阀、注油阀、排气管路和膨胀管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使用不同散热损失测试方法的架空供热管道散热损失特性,实现对保温管道局部散热量和总散热量的综合定量分析,弥补了当前对管道支架支墩散热量无法直接测量的不足,对于找到保温管道散热的薄弱环节,科学分析保温管道散热损失特性,建立高精度的热网散热损失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4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71532.0
申请日:2022-04-11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VT组件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基于PVT组件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液态工质PVT集热系统和直膨式PVT热泵供热供冷系统,液态工质PVT集热系统和直膨式PVT热泵供热供冷系统之间相互连接;液态工质PVT集热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模块、抽真空模块和液态工质集热模块;空气压缩模块、抽真空模块均与液态工质集热模块连接;直膨式PVT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包括太阳能模块、空气源模块与循环控制模块;太阳能模块、空气源模块均与循环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直膨式PVT热泵供热供冷系统与液态工质PVT集热系统结合起来,降低了功耗,提高了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5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46959.5
申请日:2021-09-07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冷凝系数的蒸汽热网水击风险评估系统,包括蒸汽热网主管线、若干热用户支线、焓降法测试段、热源点、若干热用户、过热段温度传感器、源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用户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若干环境温度监测点和监测控制终端;热源点与蒸汽热网主管道相连,热用户通过热用户支线与蒸汽热网主管线相连;蒸汽热网主管线的起始位置设有过热段温度传感器,蒸汽热网主管线上的热源点与过热段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部分管段为焓降法测试段;热源点上设有源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热用户上分别设有用户端热力参数监测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系统设置了焓降法测试段以及各监测装置,各监测装置接入监测控制终端,实现了水击风险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9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09246.4
申请日:2021-04-1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泵站余热利用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余热利用装置、供暖水管道、供暖水泵、阀门和滤网。供暖水从临近热用户经供暖水管道进入余热利用装置中,余热利用装置与污水充分接触从而对供暖水进行加热,供暖水自余热利用装置出来后温度提升15℃‑18℃左右,随后经流量调节后回到热用户处。城市污水泵站位置大多网格化地分布于城市各区域,本发明利用城市污水泵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规模化利用污水余热,可实现对其周围一定半径内的用户供暖,能够显著降低城市区域供暖的能耗,并节省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73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219662.7
申请日:2019-12-03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嘉兴发电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9K5/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熔点熔盐储热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NaNO3、KNO3、NaNO2、KNO2和LiNO3五种单组分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低熔点熔盐储热材料采用多元熔盐进行混合形成共晶复合熔盐,既有硝酸熔盐的传热性能,又有较低的熔点和低腐蚀性,熔点在80℃左右,且在500℃高温下长期使用不会发生“爬盐”(粘度较大的熔盐在高温下发生的毛细现象),粘度较低;本发明制备的共晶复合熔盐相比二元Solar Salt硝酸盐熔点低约140℃,相比三元Hitec Salt硝酸盐熔点低约60℃,使用温度范围宽75℃以上,相比添加Ca(NO3)2系列的熔盐,有着更低的粘度,该熔盐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蓄热供热、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中作为高温储热和传热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40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294351.0
申请日:2019-04-12
申请人: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发电计划可行域优化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简化的经济调度直流线性模型;步骤2):借鉴单纯形两阶段法的思想,在步骤一所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人工变量,构造两阶段法第一阶段的优化模型;步骤3):求解步骤二所述第一阶段优化模型,判断原问题是否有解;步骤4):用“线性成本函数模型下的lagrange乘子法”或“单纯形乘子法”求出所有起作用的机组出力上限约束和线路容量约束的lagrange乘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坏数据、不合理约束等因素导致发电计划不可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过于严苛的约束导致购电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