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656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40668.7

    申请日:2017-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4 C02F1/38 C02F1/40 C02F2301/08

    Abstract: 一种二次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由圆柱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组成的壳体,由切向入口管、一级溢流管、二级溢流管和底流管组成的进出管路和由旋流导板、内筒、隔板、锥形板、十字型止旋板组成的内部结构。圆柱筒体外部与切向入口管相连;一级溢流管设置于上封头上;底流管设置于下封头上,底流管同时连接排水管和排沙管;旋流导板上倾环绕固定于圆柱筒体内壁中上部;内筒上部与二级溢流管相连;隔板上边缘与内筒下边缘连接;锥形板底部固定于十字型止旋板上部;十字型止旋板设置于下封头上,位与底流口上部。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适用性广,可以大幅度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实现含油污水高效除油的目的。

    一种超声与电场作用下油中水滴微观特征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1207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21326.6

    申请日:2016-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G01N2021/8405

    Abstract: 一种超声与电场作用下油中水滴微观特征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高压供电部、超声波发生部、高速摄像部等。利用高速摄像和光学放大技术,获得电场或超声波场作用下油中水滴的运移、变形、破裂、聚集及聚并等微观特征的高速演变过程;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或超声波发生器改变电场或声场参数,用于评价电场或声场参数对油中水滴微观特征演变规律的影响;通过同时改变电场参数、声场参数、极板位置等协同条件,用于评价超声波场与电场的协同条件对油中水滴微观特征演变规律的影响。采用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能够精确测试油中水滴的运移、变形、破裂、聚集及聚并等微观特征及其高速演变过程,为电场与超声波场破乳技术的深入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立式静电聚结器橇装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012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84191.5

    申请日:2014-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33/02 B01D17/06

    Abstract: 立式静电聚结器橇装化试验装置及方法,可以在油田现场进行试验,能够对立式静电聚结器的工作性能进行评价,对设备处理量和电场参数进行优选。所有设备均固定于方便运输的橇装底盘上,主要包括供电设备,聚结设备和分离设备等。供电设备为控制柜和变压器,能够为立式静电聚结器提供高电压,促使油包水乳状液中的水滴发生聚结;利用旁通闸阀和管道泵等调节立式静电聚结器和油水分离器的处理量,通过蒸馏法测量聚结器入口、出口和分离器油出口处的含水率以对比分析试验系统的分离效果,并据此优选设备处理量和电场参数。采用本发明的橇装化设备,具有运输方便,安装快捷的优点,能够测试立式静电聚结器的工作性能,有助于设备的选型和运行参数优化。

    一种静电聚结快速评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5692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767576.0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一种静电聚结快速评价系统及方法,可以对同轴圆筒形静电聚结器的聚结效果进行评价,对电场参数进行优选。包括供电装置、小型静电聚结器和测量装置。供电装置为波形发生器和高压电源放大器,能够在小型静电聚结器上施加高电压,促使油包水乳状液中的水滴发生聚结;示波器连接到高压电源放大器上可以实时显示两电极间电压和电流,并采集和存储,用于能耗对比分析。通过显微拍照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水滴粒径加电前后的变化,也可利用重力沉降方法分析水的沉降速率和分离效果,从而确定最优的电场参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具有使用方便,测试较快的优点,能够为静电聚结器的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依据,使得设备设计更合理,使用更高效。

    一种含气稠油含气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5532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66607.1

    申请日:2014-07-29

    Abstract: 一种含气稠油含气率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包括将一定体积的含气稠油油样放入密闭容器内,测得气体压力;逐渐加热,待气体压力不再变化时测得气体压力与气体温度;将油温与气温逐渐冷却恢复至初始温度后,测得气体压力;根据三个状态下气体压力与温度,计算得到三种状态下密闭容器内所含气体物质的量;进而求得含气稠油含气率及稳定微气泡含气率与相变微气泡含气率。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装置,电源,数据采集装置,设有压力变送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密封罐。本发明采用加热处理使相变微气泡冷凝从而与稳定微气泡分离的方法,可得到含气稠油含气率、稳定微气泡含率与相变微气泡含率,适用于同时含有稳定气体与相变气体的液体含气率测量。

    一种柱状气液旋流分离器入口整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4819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6748.1

    申请日:201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状气液旋流分离器入口整流装置,采用扩径缓冲加螺旋下倾的入口整流管设计,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扩径缓冲管、大角度弯管、螺旋下倾管、渐缩喷嘴。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当段塞流通过竖直方向上的扩径缓冲段时气液相混合加剧的同时液塞的速度与长度都明显降低,使得液塞强度大幅下降,变的易于耗散;进入螺旋下倾段以后,在离心力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强制将段塞流转化为分层流,实现气液两相的预分离;最后经过整流管出口的渐缩喷嘴使气液两相加速切向进入柱状旋流分离器进行旋流分离。利用本发明可以对现有的柱状旋流分离器进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柱状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为油气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将其应用至深海海底油气田,可以为深海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气体叶片式气液旋转涡轮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74660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110217344.4

    申请日:2011-08-01

    Abstract: 气体叶片式气液旋转涡轮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中空的壳体,经由密封及润滑装置而固定于壳体内的转轴,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并有位于壳体内腔中部的分离转子固定在转轴的另一端,且壳体的与分离转子相邻的一端设有气液两相喷嘴,所述分离转子包括固定在转轴上的、轴向上依次设有环形集液槽和环形集气腔的分离盘,集液槽连接有分离锥体并且连通有液体反作用喷嘴,集气腔底部的外周环绕有一圈与该集气腔相连通的气体叶片,且集液槽和集气腔之间设有环形分隔板。壳体的内腔中部在轴向上并排设有由隔板隔离的液体蜗壳和气体蜗壳。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分离效率高,呈轴向积木式布置,便于拆卸维修;减小轴向的几何尺寸而减小了占地面积。

    一种海底超临界二氧化碳分离与回注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4783.5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超临界二氧化碳分离与回注一体化系统及方法,涉及海洋油气开采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生产井流程管线、温度压力控制管线和高压水下分离器,以及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所述生产井流程管线用于提供生产井物流流入,并与所述温度压力控制管线相连;所述温度压力控制管线用于调节所述生产井流程管线内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其出口与高压水下分离器相连接;所述高压水下分离器用于将井物流分离为富轻烃气相、富烃液相和富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该系统能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差异,实现井流油气产物中二氧化碳分离与回注,从而大幅降低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生产处理成本,同时通过回注二氧化碳提高油气田采收率。

    一种利用地热能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2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60508.7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集输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热能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及工作方法。系统包括:原油加热与分离系统,电脱水器的冷流进口侧连接第一换热器,冷流出口侧连接第二换热器;地热闪蒸循环系统,闪蒸罐的工质进口侧与地热连接,闪蒸罐的液相出口端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闪蒸罐的气相出口端依次连接蒸汽透平膨胀机和第三换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有机工质泵的出口侧依次连接第三换热器、有机朗肯透平膨胀机和第一换热器,有机朗肯透平膨胀机为电脱水器供电。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快捷高效地对原油乳状液实施预加热处理以及油水高效分离,同时实现了热能与电能的直接回收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