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62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423677.5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的安全监测方法,涉及核电站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技术领域。首先获取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的工控元数据并提取工控元数据的特征信息,然后将工控元数据的特征信息输入到预设模型中,最后依据预设模型输出的结果获取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的风险指数。其中,工控元数据包括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在不影响核电站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正常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工控系统网络安全运行数据的监控,以提高类似如核电站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中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45865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002587.4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核电厂火警非消防电源切除电路、装置及设备,其电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火灾输出模块的火警信号并生成切除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若干用于根据所述切除控制信号切除非消防电源的跳闸单元和若干用于反馈所述非消防电源的通断状态的状态反馈单元;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跳闸单元的控制方式,节省切除电路与配电柜之间的连接线缆,还能监测配电柜内各个非消防电源的通断状态,以便工作人员执行相应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22008700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1685028.4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核电厂直流应急配电电路及系统,其电路包括若干列直流配电单元,列联络单元,以及与其中一列直流配电单元连接的后备供电单元;其中,每一列直流配电单元包括:用于将高压应急母线输出的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的整流单元,其输出端连接列联络单元,且可通过列联络单元控制各列直流配电单元的整流单元之间的连通状态;与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第二交流电压的逆变单元;以及与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第二直流电压的变流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219915892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807057.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电厂直流配电多模态运行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试验系统、第二试验系统、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第一试验系统包括第一整流器、第一双向直流变流器、第一逆变器、第一直流母线、第一电池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熔断器;第二试验系统包括第二整流器、第二双向直流变流器、第二逆变器、第二直流母线、第二电池组和第三开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厂直流配电多模态运行试验装置可以模拟核电厂直流用电系统的多种工况,解决核电厂的直流配电设备投入使用后,无法再进行试验的问题,能够实现核电厂直流配电设备的多模态运行试验,通过试验可对基于直流配电的应急厂用电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6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639478.2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站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及其设置方法、线缆连接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内部在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之间,并联设置有第一调谐支路和第一应急支路;第一调谐支路串联有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一电感控制开关,第一电感线圈配置有用于检测两端电压的第一电压表;其中,在第一电感线圈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一电容支路,第一电容支路上串联有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容器控制开关;第一应急支路上串联有第一导通导体和第一导体导通开关。将本申请电磁干扰防护装置设置于线缆连接系统之中,用于连接桥架线缆和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屏蔽电磁干扰,提高设备或者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09901.0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级铅酸蓄电池故障预测方法及系统和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S10、获取铅酸蓄电池老化过程中的样本老化数据;其中,样本老化数据包括浮充电压数据、可用容量数据、内部结构和性质变化特征;S20、根据内部结构和性质变化特征建立电池等效电路模型;S30、对浮充电压数据进行多维特征提取处理,得到多维特征数据,并根据多维特征数据和可用容量数据建立多维映射模型;多维映射模型用于与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配合,以预测电池的可用容量退化进程;S40、使用待测电池数据训练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根据训练结果对待测电池的可用容量退化进行预测;实施本发明可以准确地预测待测电池的可用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908675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00210.1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断相对核电厂运行影响的检测系统,包括:电源及电气负荷仿真模型,用于模拟机组额定运行工况下的不同电源断相的工况;以及,核电厂工艺系统仿真模型,与所述电源及电气负荷仿真模型连接,用于模拟工艺系统在不同电源断相的工况下的运行状况,以检测不同电源断相对核电厂运行的影响。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源断相对核电厂运行影响的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源断相对核电厂运行影响的检测,为核电厂安全运行分析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637558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035267.9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机组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核电机组失步振荡的安全稳定控制方法,其要点在于,事先计算核电机组的失步振荡控制策略,并将控制策略整定值设置在安全自动装置中,通过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联合控制执行切机,其方式是通过跳开发电机出口断路器GCB的方式进行切机,汽轮机空载运行,根据所检测到的电力负荷,控制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当电网带负荷运转时,精确控制核电控制棒的插入时间,维持核反应堆的低功率运行。其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核电机组发生失步振荡时通过对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有效、精确、及时、合理控制,解决了核电机组失步振荡时参与安全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在核电机组参与电网暂态安全稳定控制的同时保证了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616709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035159.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机组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核电机组失步振荡的安全稳定控制方法,其要点在于,事先计算核电机组的失步振荡控制策略,并将控制策略整定值设置在安全自动装置中,通过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联合控制执行切机,其方式是跳开机组相应的升压变高压侧断路器的方式进行切机,通过安全自动装置精确启动,由汽轮机调节系统对汽轮机以及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的有效控制,反应堆控制系统提供精确执行,三者相互配合而实现。其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核电机组发生失步振荡时通过对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有效、精确、及时、合理控制,解决了核电机组失步振荡时参与安全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在核电机组参与电网暂态安全稳定控制的同时保证了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38891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30364.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视大型厂房的飞行器无线监视系统及监视方法。监视系统包括飞行器、自动充电装置、无线通信网络和监控室;飞行器用于搭载摄像头并对大型厂房内外的监视区域进行巡查和定点监视;自动充电装置用于为飞行器及时自动充电;无线通信网络用于实现监控室与飞行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监控室用于显示监视图像和对飞行器发出控制指令。监视方法为使用上述监视系统对大型厂房进行监视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通过飞行器对大型厂房的监视区域进行定点监视和巡查监视,解决了传统定点监视设备存在的监视范围不足、机动性差、监视位置无法调整等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飞行器续航能力不足问题以及现有通信电缆易出现的单一故障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