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19271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539957.2

    申请日:2017-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涉及冷风扇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水装置,用在冷风扇中,其中,下水装置包括用于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引流至湿帘中的第一下水槽。其中,第一下水槽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下水口;至少部分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水槽内,用于将水泵管路的出水导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其中,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导流结构上,并沿着导流结构流至第一下水槽内。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进而降低冷风扇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加湿器水箱底盖、加湿器水箱和加湿器

    公开(公告)号:CN205690586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569028.1

    申请日:2016-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水箱底盖、加湿器水箱和加湿器。加湿器水箱底盖包括底盖本体、集雾板和挡水筋,所述集雾板和所述挡水筋均安装在所述底盖本体上,所述集雾板和所述挡水筋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将挡水筋和集雾板一体化设计,挡水筋和集雾板之间没有缝隙,因此,可将手指伸入到每一个角落,从而将水箱清洗干净,大大方便了用户清洗。此外,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挡水筋和集雾板一体化设计,避免了需要对挡水筋单独开模,只需要将二者一起开模,因而减少了模具成本和整机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装饰圈和加湿器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74762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989029.7

    申请日:2015-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饰圈和加湿器。其中,装饰圈包括圈体、壳体连接部和底座连接部。壳体连接部设置在圈体的上部,底座连接部设置在圈体的下部。壳体连接部为凹部,凹部可允许壳体的下边沿插入并包裹壳体的下边沿。在装配加湿器时,将壳体的下边沿插入至壳体连接部内,壳体连接部就可以包裹住壳体的下边沿,避免壳体下边沿的突刺或者锋利的边缘划伤用户的手指。同时,壳体连接部包裹住壳体的下边沿,可以使壳体与装饰圈装配得更紧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壳体与装饰圈装配结构不紧密的问题。

    贯流风轮安装结构、风道组件及具有贯流风轮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26775U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21350664.6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贯流风轮安装结构、风道组件及具有贯流风轮的装置,贯流风轮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上、适于安装并支撑贯流风轮轴的远离电机一端的风轮轴支撑结构,壳体适于安装贯流风轮并与贯流风轮配合形成风道,壳体包括:侧壁;第一端壁,与侧壁的一端连接,并设有孔径与驱动贯流风轮转动的电机的外径相匹配、适于安装电机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端壁,与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并设有可供贯流风轮装入的第二安装通孔;第二端壁、第一端壁及侧壁围成可容纳贯流风轮的腔体。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电机及贯流风轮的安装难度,同时保证贯流风轮具有较高的同轴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暖雾加湿器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49793U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21402064.5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暖雾加湿器,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水箱,所述底座上具有水槽和发热槽,所述水槽与所述水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与所述发热槽之间设有迂回通道,所述水槽通过所述迂回通道向所述发热槽中补水。本实用新型的暖雾加湿器采用迂回方式补水,冷热水之间不直接接触,减少了热量交换,防止了热量散失和水箱溢水,提高了加热效率和产品的可靠性。

    加湿器及其出雾机构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99814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095542.8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及其出雾机构。该出雾机构包括具有空腔的出雾盖;所述出雾盖上设置有出雾孔及进雾孔,所述出雾孔与所述进雾孔连通;且,所述出雾孔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出雾盖的中轴线倾斜设置,这样能够保证出雾孔喷出的雾气也是倾斜的,进而使得出雾孔喷出的雾气不会落在加湿器的顶部,使得加湿器的顶部不易出现积水现象,进而能够防止积水深入到加湿器的内部,杜绝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出雾孔喷出的倾斜的雾气还能够增加加湿器的加湿范围,便于用户使用。

    一种水箱及加湿器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90569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878627.7

    申请日:2015-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箱,包括水箱子组件、底盖和外壳,所述外壳至少为两个,且装配于所述水箱子组件的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将外壳分解为多个,因此可以无需采用必须由顶部套入的方式进行装配,可以由水箱子组件的侧面进行单独装配,降低了对水箱子组件的外形的要求,可以随意设计水箱子组件的外形,进而保证整个水箱的外部形状的多样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加湿器。

    一种扫风板定位结构及出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27758U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21452605.X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扫风板定位结构及出风装置,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摩擦件,所述扫风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摩擦件,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上分别成型有相互啮合的锯齿。固定架与扫风板之间通过锯齿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得固定架与扫风板之间具有较大的阻力,当转动扫风板后,第一摩擦件与第二摩擦件之间发生跳齿的现象,在跳齿后,第一摩擦件与第二摩擦件通过锯齿之间的相互咬合停留在新的位置处,从而完成位置的调整,并且由于锯齿之间相互抵触,所以当水汽吹扫风板时扫风板收到限制不容易发生转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