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16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18095.2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取样自清理装置及取样方法,本发明涉及污水排放监测技术领域。该污水取样自清理装置,主要用于解决污水连续取样时易因杂质等残留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将该装置装配至污水排放管道,而后控制液压缸通过定位架带动取样管插入污水,使得传动内轴能够通过传动外轴运行的同时带动端部的清理环片运行,对取样管的管道内壁进行刮除和清理,保证每次污水取样不受残留物污染,提高检测的精准性。取样完毕后,液压缸带动取样管复位,能够同时使得传动内轴带动端部的传动块脱离传动槽,装置保持静止,可提升设备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36862.1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天津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被覆盖边坡防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边坡、设于边坡上的防护层、设于边坡上用于分隔防护层的若干防护板、设于边坡顶部的坡顶层、与坡顶层连通的排水管,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嵌设于边坡内部,所述坡顶层靠近防护层一侧设有挡板,所述防护层的顶部与挡板紧密接触;所述坡顶层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排水管连通;本发明解决边坡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通过深根的锚固作用、浅根的加筋作用,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降雨截留、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改善环境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能降低噪声、光污染、保证行车安全,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大气、调节小气候,还具有景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5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85336.3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壤开裂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土壤开裂研究的样品厚度确定方法,包括步骤一、取相同土壤直径样品,设计基于土壤样品的不同土壤厚度开裂实验;步骤二、针对每一组土壤厚度开裂实验,计算各个重复样品的土壤裂缝表面特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不同土壤厚度下裂缝表面特征的重现性;步骤三、针对每一组土壤厚度开裂实验,分别利用图像法计算样品的开裂面积,比较不同厚度下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确定相同厚度样品裂缝体积的可测定性,本发明在同一厚度下,不同重复之间土壤最终开裂指标参数值重复性较好,通过图像和细针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铁粉法测定的土壤开裂体积值的替换;并且可以较为准确的测算出土壤开裂研究的最适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1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127817.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本发明涉及矿山生态评估技术领域,解决了原始的环境评估方式针对性并不强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矿山的高清图像生成其对应矿山的山体模型,再通过所构建的基面体,对山体模型内部不同区域进行相关划分,使整个山体模型划分为平整区或坡度区,并对坡度区进行再次垂直确认,基于相邻垂线之间的距离差值,将坡度区划分为高坡区或低坡区,从而将整个山体模型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基于矿山山体的整体特征,进行区域划分,方便后续进行动态修复的山体评估,识别出较为异常的相关占比值,从而快速有效的锁定异常区域,方便后续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相关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89460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75832.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4 , B01F33/82 , B01F35/71 , C02F1/0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处理桶顶部固定连通用于进水的进液管,处理桶底部固定连通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所述处理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通过处理框内部的转动筒随着往复丝杆的转动进行转动,使转动筒带动搅拌件在处理框内部进行转动,将处理框内部的污水进行顺时针搅动,此时通过传动件带动喷淋件进行逆时针转动,喷淋件将菌剂反方向喷向顺指针转动的废水中,可以有效避免单向旋转产生旋涡的问题,使菌剂与废水形成激荡,从而加剧废水与菌剂的混合处理,可以提高混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97635.2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疏浚底泥预筛选装置及方法,包括置于地面的底座,还包括固定设在底座顶部的箱体和固定设在箱体内壁两侧且延伸至箱体外的侧板,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打捞底泥中杂物的打捞机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打捞机构位置并带动打捞机构翻转卸料的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便于带动打捞机构移动,从而便于将打捞的杂物移出箱体外,且通过设置齿轮和齿槽,便于在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移动至指定高度后翻转,从而对过滤的杂质自动倾倒掉,便于连续打捞使用,通过设置弹簧保持第一滤板平稳,便于连续打捞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47566.2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植被恢复用防风固沙装置,包括铺设于沙漠表面的多组固沙机构和对其之间进行限位固定的多组固定机构,以及安装在固定机构之间的防风机构和架设与固定机构上方的灌溉机构,本发明涉及生态恢复技术领域。该用于生态植被恢复用防风固沙装置,通过铺设在沙漠表面的固沙机构可以进行固沙处理,种植环可以对植被进行种植加固处理,灌溉机构可以对生态植被进行灌溉处理,增加了种植时的成活率,防风机构可以对风沙进行阻隔,通过对装置的拼接安装增加了安装时的便捷性,并且使得装置可以对大面积的沙漠区域进行固沙防风沙处理,大大增加了防风固沙与植被加固质量,提高了生态植被恢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213385.9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水基钻井废水破胶的试剂及应用,本发明用于破胶的试剂由pH调节剂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组成。本发明的用于钻井废水破胶的试剂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油田钻井废水中加入pH调节剂,搅拌均匀。(2)向步骤(1)中所得的钻井废水中加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搅拌后快速沉降,达到破胶效果。(3)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过滤后的压滤液经处理后进行钻井液回配,达到回用目的,本发明涉及钻井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油田水基钻井废水破胶的试剂及应用,本发明的破胶剂破胶彻底,破胶效率高,破胶后固液分离容易,固相pH能够满足环保要求,分离液可全部进行回用,达到绿色环保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9867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38250.1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1/72 , C02F1/66 , C02F1/52 , C02F1/38 , C02F1/00 , C02F101/3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压裂返排液的氧化处理方法,本发明用于油田压裂返排液氧化处理的试剂由氧化剂和催化剂组成。本发明的用于油田压裂返排液氧化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压裂返排液pH,向压裂返排液中加入催化剂,搅拌均匀。(2)向步骤(1)中所得的压裂返排液中加入氧化剂,搅拌至反应完全。(3)加入絮凝剂搅拌反应,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过滤后的液相中大分子物质显著减少,可以进一步处理用于回用或者外排,本发明涉及油田压裂返排液降解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油田压裂返排液的氧化处理方法,对压裂返排液氧化降解安全且效率高,COD和悬浮固体显著降低,氧化降解后固液分离容易,达到绿色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9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490943.1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测定钒价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并优化流动相组成,对不同钒的价态进行高效分离并快速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EDTA添加到每种钒价态的储备液中,制备V(III)–EDTA、V(IV)–EDTA和V(V)的稳定络合物作为储备液,用PRPX100强阴离子交换柱,筛选优化流动相的组成、浓度和pH值,本发明最终确定用含有2.5mM EDTA、3%乙腈的洗脱液,和80mM碳酸氢铵,且pH 5‑6的混合溶液作为最佳流动相,可保证每次分析在5分钟内完成,V(III)、V(IV)和V(V)的检测限分别为0.6、0.7和1.0g L‑1。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分离度好,可以对V(III)、V(IV)和V(V)钒进行快速检测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