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09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212757.3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GIS设备内部SF6气体监测系统以及监测方法,GIS设备内部SF6气体监测系统中设置有富集单元和集气单元,通过富集单元将微量的分解产物成分富集,提高待分解物组分的浓度,提高检测单元的检出限。通过使用集气单元将SF6固化形成真空环境以此形成压力差作为驱动气体流动的动力,避免了气体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增压机、真空泵等在运行过程中混入油气,回充至GIS气室,从而造成的绝缘气体的污染。将待测气体回充至GIS气室中,避免气体被排放至大气中,污染环境。防止GIS气室内部绝缘气体密度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5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77780.X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GIS内置特高频传感器灵敏性的方法及系统,属于输变电设备状态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原始平均单端插入损耗值;确定运行前灵敏性异常的内置特高频传感器;确定运行平均单端插入损耗值;确定运行平均单端插入损耗横向相对偏差值,及运行平均单端插入损耗纵向相对偏差值;确定运行后灵敏性异常的内置特高频传感器。本发明可操作性强、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可量化判断且易于实施,可以广泛应用于GIS等一次设备内置特高频传感器灵敏性和有效性的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54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89952.8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对动态磁滞进行补偿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给定磁场信号施加给传感器,采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建立循环神经网络,确定网络结构;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量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出量为补偿后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循环神经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初始化,通过训练数据对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循环神经网络输出量的预测值与目标值作差,获取作差结果;利用梯度下降法对网络参数进行调整,按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通过训练数据对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当作差结果达到阈值标准或对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确定当前网络参数的循环神经网络为训练好的循环神经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1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510809557.4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局放UHF传感器检测的GTEM小室,GTEM小室为四棱锥形GTEM小室,包括顶部极板、导电极板和底部极板;顶部极板和底部极板设置在四棱锥形GTEM小室中不相邻的两个锥面处,导电极板固定在其余两个锥面之间;顶部极板和导电极板通过紧固线连接;顶部极板上设有一个圆孔,该圆孔上安装一个圆盘;圆盘用于放置被测局放UHF传感器和参考天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局放UHF传感器检测的GTEM小室,对不同被测局放UHF传感器的测试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且测试结果可以复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15731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53645.7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气体组分含量测定能力的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配制空白油样;根据空白油样中溶解的气体组分的预设浓度配制特征混合气体;将特征混合气体通入空白油样中,使得特征混合气体在空白油样中充分溶解,以配制出溶解有预设浓度气体组分的标准油样。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得到的标准样品均匀稳定,能够保证验证试验的准确度。本发明提供的标准样品可有效评价变压器油分析实验室的组分含量检测能力和水平,可用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定性定量分析、在线或离线测试仪器验证和测试结果质量控制与考核,保障变压器油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24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02982.1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声光谱多组分气体分析仪器的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包括:隔音箱、高纯氮气输送系统、待测气体输送系统、盐溶液盛放容器和气体混合室,隔音箱内设置有环境噪声模拟装置和待评价光声光谱仪,所述待评价光声光谱仪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出口连通,用以检测进入所述气体混合室中的气体的浓度。本发明通过环境噪声模拟装置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下,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有利于评价光声光谱仪的耐受环境噪声干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更换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测试气体,结合特定的信号处理方法,实现气体交叉敏感性和检测极限的测试,通过对待评价光声光谱仪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准确、高效、可靠的性能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04139.7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在役GIS组合电器盆式绝缘子的X射线三维成像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固定X射线源和探测器的几何位置,X射线源和探测器围绕盆式绝缘子旋转;S2、以步进或连续的方式进行扫描,采集盆式绝缘子的二维X射线数字图像投影序列;S3、将二维数字图像投影序列通过三维图像重建算法重建得到盆式绝缘子的三维图像。本发明以GIS盆式绝缘子三维断层成像为中心,以X射线成像的三维成像检测技术试验为基础,通过对盆式绝缘子部件不同角度的扫描,由二维数字图像投影序列重构三维图像,本发明利用X射线源进行大视野扫描,采用X射线源与探测器偏置放置的方式进行成像视野的拓展,开发了相应的三维图像重建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32453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510347500.7
申请日:2015-06-19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自动校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工控机、控制信号发生器、脉冲发生电路和采集器;控制器信号发生器连接于工控机的输出端与脉冲发生电路之间,采集器与工控机的输入端连接;脉冲发生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力设备试品的输入端连接;采集器的输入端与局部放电测量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局部放电自动校准系统,集成控制、信号生成、信号采集、波形分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克服现有局部放电测量系统效率低、校准范围窄、校准档位少的缺陷,同时减少了繁杂的人工操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73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621133.X
申请日:2016-07-30
IPC: G01R31/12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晕电流的定位方法和装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监测及量测技术领域。利用隧穿磁阻磁场传感器具有的高灵敏度、宽频带、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及对磁场方向的敏感性,制作了双轴磁场传感测量装置,采用传感器阵列的形式实现了对恶劣电磁环境中电晕电流周围磁场的测量,并通过测量磁场值提出了对电晕放电点的定位方法,最后得到电晕放电点的近似区域及近似放电点。本发明方法及装置基于隧穿磁阻磁场传感器的测量优势,针对高频电晕放电电流产生的磁场信号进行测量,兼顾电晕电流特点,实现了电晕放电点的准确定位。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对设备绝缘缺陷产生的电晕电流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极端电磁环境下磁场及电流测量的稳定性及精度,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运行及绝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4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80430.2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35kV及以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量仪性能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指令设定实验参数并选择实验电路;根据设定的实验参数和选择的实验电路对振荡波局部放电测量仪对应的性能进行检测;测量回路获取振荡波局部放电测量仪对应的性能检测的响应信号并发送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对所述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获取所述振荡波局部放电测量仪对应的性能检测数据。本发明可用于振荡波局部放电测量仪的入网检测、型式试验及到货抽检,能够规范振荡波局部放电测量仪的性能检测工作;并且能够可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关键项目的自动化、标准化检测,降低了检测过程中人员、设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检测效率及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