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9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59782.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界面热阻且高导热率的纤维素基导热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降低导热材料界面热阻领域。本方法采用纳米木素颗粒LNP为BN‑OH(羟基化六方氮化硼)的分散剂、得到BN‑OH‑LNP溶液;然后与CNF(纤维素纳米纤维)均匀混合,通过冰磨法,得到BN‑OH‑LNP/CNF气凝胶;最后将PVA浇注与此气凝胶上,干燥压光之后得到BN‑OH‑LNP/CNF/PVA导热复合膜材料。与传统导热膜相比,本发明中的气凝胶有更低的界面热阻更高的导热性能,在未来应用与电子器件与电子元件内部导热和包装材料时更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7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0604.3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备形貌可控的储能型木质素微/纳球的方法,主要涉及在固体酸溶剂‑水体系中的木质素球形微/纳球的制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固体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可以达到形貌和尺寸可控的目的,且制备出的木质素微/纳球的电化学性能优异,有较好的储能性能。本申请方法在低温、常压的条件下实现木质素从木质纤维原料中高效分离,同时在木质素回收过程中直接制备成微球;与常规方法相比,制备方法简单、得率高,并可实现木质素微球尺寸可控的大规模制备,避免了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和毒性较高的化学试剂使用,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1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3706.X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nventor: 焦婷 , 韩善明 , 詹云妮 , 房桂干 , 邓拥军 , 沈葵忠 , 吴珽 , 盘爱享 , 黄晨 , 田庆文 , 焦健 , 李红斌 , 梁芳敏 , 林艳 , 梁龙 , 朱北平 , 尹航 , 周雪莲 , 杨成 , 苏晨 , 吕焱 , 马文灿 , 李响 , 赵梦珂 , 程金元 , 刘旭泽 , 杨强 , 朱亚玮 , 陈婷珺 , 施英乔 , 庄国俊
IPC: C09K1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学机械浆预浸渍段废弃溶出物在制备抗氧化剂上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化学机械浆制备过程产生的废液,原料成本为零,抗氧化剂的制备成本仅为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的成本,远小于目前商业抗氧化剂的成本。本发明制备的抗氧化剂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50%时的浓度(半抑制浓度,IC50)为80‑96μg/mL,与合成商用抗氧化剂BHT(IC50=90μg/mL)相比,超过或接近其抗氧化水平。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抗氧化剂产品可完全或部分替代商用抗氧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91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1206600.5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原料制备的纳米金刚石及其方法,步骤如下:将植物纤维原料加入球磨机中,经过球磨粉碎混合后得到植物纤维粉末;对植物纤维粉末进行压片处理,得到片状植物纤维;利用飞秒激光器对片状植物纤维进行激光照射,在激光照射的作用下,植物纤维发生碳化同时发生碳的相变,生成纳米金刚石。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制备得到的纳米金刚石粒度在50nm以内,在微型超级电容器、传感器、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15683.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nventor: 田庆文 , 房桂干 , 盘爱享 , 邓拥军 , 尹航 , 施英乔 , 沈葵忠 , 韩善明 , 焦健 , 李红斌 , 梁芳敏 , 林艳 , 梁龙 , 朱北平 , 吴珽 , 黄晨 , 苏晨 , 杨成 , 周雪莲 , 吕焱 , 马文灿 , 李响 , 杨强 , 朱亚玮
IPC: C02F3/08 , C02F3/12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桉木化机浆废水处理的脱毒方法,通过利用生物炭/Bi2MoO6复合材料为催化剂构筑了ICPB体系对桉木化机浆废水进行脱毒处理,为解决制浆企业难生物降解性废水高效处理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13584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0005880.7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nventor: 田庆文 , 房桂干 , 梁芳敏 , 丁来保 , 冉淼 , 邓拥军 , 沈葵忠 , 施英乔 , 盘爱享 , 韩善明 , 焦健 , 李红斌 , 张华兰 , 林艳 , 梁龙 , 朱北平 , 吴珽 , 黄晨
IPC: B01J27/186 , C02F1/32 , C02F103/30 , C02F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酸锌‑磷酸铋异质结光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是由ZnAl2O4和BiPO4形成的异质结催化剂,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ZnAl2O4,然后将ZnAl2O4置于Na3PO4和Bi(NO3)3•5H2O的水溶液中,采用水热法合成ZnAl2O4/BiPO4异质结光催化剂。该发明制备的复合粉末结晶性高,方法简单环保,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催化活性高。在紫外光下可用于亚甲基蓝印染废水(降解率高达92.55%)和桉木化机浆废水(COD去除率高达62.73%)的处理,在印染和制浆造纸等工业废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067914.9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nventor: 焦健 , 尹航 , 焦婷 , 朱北平 , 梁芳敏 , 房桂干 , 邓拥军 , 沈葵忠 , 韩善明 , 李红斌 , 梁龙 , 丁来保 , 盘爱享 , 田庆文 , 张华兰 , 黄晨 , 林艳 , 吴珽 , 苏晨 , 詹云妮 , 周雪莲 , 马文灿 , 吕焱 , 杨成 , 李萍 , 施英乔 , 庄国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冷凝循环漂白反应器及高效漂白方法,该漂白反应器包括反应釜体以及可以和反应釜体密封连接的反应釜盖。反应釜体的内部放置有浆料托盘,浆料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托盘本体的中部形成有蒸汽通道;反应釜盖的中部安装有冷凝管,冷凝管的下端出口与反应釜体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冷凝管的下端出口内径大于蒸汽通道外径。反应釜盖安装完成后,冷凝管下端出口应罩住蒸汽通道,以保证由釜底产生的溶剂蒸汽全部进入冷凝管。使用该漂白反应器进行漂白,可通过浆料托盘实现浆料与有机溶剂分离放置,即可保证漂白初期漂白体系的浓度,又可在漂白后期利用从冷凝管回流的有机溶剂反复冲刷浆料,以更好的将发色基团溶出,提高漂白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15995.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生物质原料反应性能的规模化减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物质原料经水洗、浸泡后进行汽蒸处理得到汽蒸物料;汽蒸物料经双螺杆挤压浸渍机挤压处理后得到挤压物料,挤压物料呈粗木丝状态;向挤压物料中加水得到固含量为15‑35%的物料,该物料经盘磨机在常压下进行磨浆,磨浆过程中生物质原料中的纤维束被微纤丝化,得到反应性能提高的生物质材料。本发明通过双螺杆挤压浸渍机与盘磨机的联合使用,切断纤维减小生物质原料粒径的同时实现纤维的解离与分丝帚化,暴露更多的反应位点,提高生物质原料的比表面积及反应性能。此外,本发明使用的双螺杆挤压浸渍机和盘磨机这两种机器均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33525.0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9J197/00 ,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木质素胶粘剂的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采用混合溶液处理木质纤维原料,处理结束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并固液分离,对获得的液体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产物经水洗、干燥,获得木质素胶粘剂。本申请在较低温度下能够大量脱除木质纤维原料中的木质素,并且在木质素脱除过程中,同体系中的溶剂交联反应成为木质素胶粘剂,实现了木质素分离与形成木质素胶粘剂同步进行,且该方法简单、成本低、得率高,可实现木质素胶粘剂的大规模制备以及木质素高效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36082.4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nventor: 房桂干 , 邹秀秀 , 沈葵忠 , 邓拥军 , 韩善明 , 梁龙 , 焦健 , 李红斌 , 盘爱享 , 张华兰 , 施英乔 , 丁来保 , 梁芳敏 , 田庆文 , 冉淼 , 吴珽 , 黄晨 , 朱北平 , 赵梦珂 , 陈远航 , 严振宇 , 詹云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次生壁S2层解离的方法,可以实现S2层高纤维素含量的暴露及比表面积的增加,且保留其原本的空间结构,这将利于植物纤维高附加值的利用。本发明既破坏了植物纤维分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抗性,又在较低的能耗下增加植物纤维表面活性羟基含量。以植物样本为原料,利用H2O2溶液、NaOH溶液浸渍植物样本而降解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从而破坏了分子结构的屏障,再利用机械盘磨解离植物纤维细胞壁,使纤维S2层得到解离,增加表面纤维素的可及度,由于在机械处理中植物纤维次生壁S3层得以保留而维持了原有的空间结构。本发明利用解离植物纤维S2层解决其表面活性位点低、分子屏障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