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8140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35942.2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G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转化制汽油的集成工艺方法。该集成工艺方法包括合成气转化为含有甲醇和二甲醚的产物,含有甲醇和二甲醚的产物转化为中间馏分烃,中间馏分烃中低碳烃转化为汽油馏分三个步骤,集成工艺过程所获得的最终烃类产物中,汽油馏分主要为C5-C11烃,在产物烃的碳分布可达87%,其中异构烷烃占~60%,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0603187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510116355.1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2加氢制取低碳烯烃的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主活性组分为Fe3O4,添加或不添加助剂,助剂为氧化物,助剂的含量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30%,助剂为Si、Al、Mn、K、Cu、Na、Zr、V、Zn、Ce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的有益效果为:1)粒子具有规则球形形貌,空间分布均一,尺寸分布窄;2)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3)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适合于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中应用;4)CO2加氢活性和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较高,单程转化率可达40%以上,烃产物中甲烷选择性低于15%,低碳烯烃选择性高于40%,烯烷比(O/P)=2~12,低碳烯烃收率可达10~60g/m3(CO2+H2)。
-
公开(公告)号:CN105983349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83781.X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悬浮粒子烧结法制备陶瓷膜的方法,具体涉及“改进的”悬浮粒子烧结法用于制备孔径均匀可控且表面光滑的陶瓷膜,首先制备一定粒径的溶胶凝胶修饰液,将其与陶瓷粉体及添加剂混合(溶胶粒子与悬浮粒子大小形成一定比例);然后通过抽负压同时提拉的方式,在大孔支撑体表面沉积一层修饰层,干燥、焙烧后制得陶瓷膜。在该工艺中,溶胶粒子能增强悬浮粒子间的结合力,提高修饰层强度和光滑度;制得的陶瓷膜孔径十分均匀,且厚度较小,能保证陶瓷膜的高透量。另外该工艺操作简单,提拉及焙烧过程均一次完成,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7095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36773.6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大连华海制氢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6 , Y02P20/57 , Y02P20/572
Abstract: 一种带膨胀节的氢气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腔体、锥形密封件、压紧环、密封材料和金属弹片;在腔体中间设置膨胀节,在腔体两端设置与锥形密封件相配合的锁紧螺母;在锥形密封件内设置密封腔和渐扩管式气体缓冲腔,在密封腔的底部设置斜面;将管状氢气分离材料的一端插入锥形密封件的密封腔,则在密封腔和氢气分离材料间限定一个环形间隙,在环形间隙内填充密封材料;管状氢气分离材料位于锥形密封件的轴线上,锥形密封件通过密封材料、压紧环和金属弹片连接管状氢气分离材料,并与腔体两端的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螺合连接将管状氢气分离材料封装在腔体内。本发明解决了高温或升降温过程中,管状氢气分离材料与不锈钢分离器腔体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拉力问题,消除了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对密封性能的破坏,保持密封性能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11738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9855.6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英国石油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气转化生产C5+饱和烃的工艺、所采用的脱水/加氢催化剂,以及包含该脱水/加氢催化剂的多段催化剂体系和复合催化剂。其中,所述脱水/加氢催化剂包含固体酸性物质或由其组成,该固体酸性物质包含分子筛和/或金属改性分子筛,其中所述分子筛和/或金属改性分子筛的硅铝比在100以上。通过本发明工艺,在温度为200-400℃、压力为5-40巴、气体空速为500-20000h-1、H2∶CO=0.5-2.5的条件下,合成气可在一段或多段催化剂体系中转化生成C5-11饱和烃。烃类产物中C5-11的选择性可达69%,其中C5-8馏分中异构烷烃的选择性可达77%,C9-11馏分则以芳烃为主。本发明开拓了一条从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非石油资源生产C5-11饱和烃的新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82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184745.3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气制乙烷和丙烷的方法,在温度260-450°C、空速500-5000h-1、压力1.0-5.0MPa、H2/CO摩尔比为0.5-5.0的反应条件下,将合成气通过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转化为乙烷和丙烷。该方法可在高CO转化率下,高选择性生产乙烷和丙烷。所说的复合催化剂指CO加氢催化剂与金属改性的分子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本发明技术开发了一条从煤炭和天然气制取乙烷和丙烷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11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7581.3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醇制备液化石油气的方法,具体为一种制备液化石油气的方法。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液态燃料。本发明以惰性或非惰性气体为载气,分子筛或金属改性的分子筛为催化剂,通过载气将甲醇蒸汽带入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物可获得较高的液化石油气选择性(>60%)和收率。该方法所需设备投资少,合成成本低廉,因而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0324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009279.0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H型β分子筛膜包裹的胶囊催化剂制备方法,用于分子筛膜胶囊催化剂的制备。其目的是解决分子筛膜胶囊催化剂制备效率低下、载体腐蚀和活性相易泄漏等问题。通过将预涂敷在核心催化剂上的分子筛前驱体涂层转化为分子筛而制得分子筛膜胶囊催化剂,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低排放、工艺简单适于工业放大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01110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910169510.0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3C18/48
Abstract: 一种制备钯合金膜的化学共沉积方法,是在化学镀金属钯的过程中将掺杂金属的络合物溶液添加到金属钯的镀液中,而不是在化学镀之前混合。本发明通过控制共沉积镀液中易于被优先还原的金属离子的浓度,从而实现钯和掺入金属同时且均匀地沉积的制备钯合金膜。利用本方法能够一次制备出致密且具有精确目标组成的钯合金膜,有效降低合金膜制备的劳动强度,显著地提高了钯银合金膜制备的成功率和重复率;该方法所得钯合金膜能够成数量级地减少高温合金化时间,节省电能、高纯氢和实验时间,同时也将显著延长合金膜的实际服役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31133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215958.4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反应器及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含有氧分布器,可使原料气中的氧分布进入反应器,有效解决了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过程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和丙烯选择性氧化制丙烯酸两个步骤对原料氧的不同需求,在同一反应器内实现了丙烷到丙烯酸的有效转化,提高了过程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