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702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589037.5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密封聚碳酸酯反应装置,包括终缩聚反应器、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终缩聚反应器包括内筒体,内筒体外设有导热油夹套,内筒体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内筒体上设有前法兰,前法兰上设有组合机械密封装置,所述组合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一道密封和二道密封,所述一道密封包括与前法兰相连的机封支架,机封支架内安装有若干密封环,所述组合机械密封装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本发明组合机械密封装置能够对系统提供超高密封效果,使真空度达到10Pa以内,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78429.X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的复合催化剂和聚碳酸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咪唑类离子液体和有机金属络合物,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00。所述制备方法为:以碳酸酯和二羟基化合物为原料,在上述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所述聚碳酸酯中间体。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有效抑制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预聚阶段副反应的发生,提高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缩短反应时间,为进一步合成高品质聚碳酸酯提供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1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84857.7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生物基聚碳酸酯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合成生物基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阴离子为氨基酸类阴离子,所述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阳离子为季铵类阳离子、季膦类阳离子、咪唑类阳离子、吡啶类阳离子或哌啶类阳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所述的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低残留的优点;而且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异,与传统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或季铵、季膦盐等催化剂相比,离子液体与异山梨醇的形成分子间氢键可以打破异山梨醇的内羟基形成的分子内氢键,活化后的异山梨醇的内羟基/外羟基
-
-
公开(公告)号:CN10396197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06005.X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吡啶类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SO2的方法,属于气体净化领域。所述的功能化离子液体是由含有叔胺基的吡啶或其衍生物的阳离子和含有腈基的阴离子所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子液体不仅具有稳定性好,易于生物降解和毒性较小等特点,且对SO2吸收容量高、选择性强、易于解吸,因此采用这种同时含叔胺基和腈基的吡啶类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SO2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潜力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063046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710100275.2
申请日:2007-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29/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油品脱硫方法,该方法是以离子液体和醇类或醇胺类及醇类衍生物或醇胺类衍生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脱硫剂,对油品中的有机硫或无机硫进行脱除。本发明与传统的工业萃取脱硫方法相比,把脱硫效果由15%左右提高到50%以上,同时,加入的具有极低的饱和蒸气压和高沸点的离子液体,便于回收利用。该脱硫新工艺,能明显提高脱硫效果,具有对环境友好、节约能源、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简化生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63046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100275.2
申请日:2007-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29/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油品脱硫方法,该方法是以离子液体和醇类或醇胺类及醇类衍生物或醇胺类衍生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脱硫剂,对油品中的有机硫或无机硫进行脱除。本发明与传统的工业萃取脱硫方法相比,把脱硫效果由15%左右提高到50%以上,同时,加入的具有极低的饱和蒸气压和高沸点的离子液体,便于回收利用。该脱硫新工艺,能明显提高脱硫效果,具有对环境友好、节约能源、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简化生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660671.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电极表面的亲疏离子性协同提升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技术。包括一电极及一离子液体电解液层,其中,进一步包括一界面修饰层位于所述电极与离子液体电解液层之间,通过提升界面修饰层与离子液体的疏离子性,可同时提升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电荷储存能力和充放电功率密度,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61553.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17/50 , C07C53/126 , C07C51/41 , C07C213/08 , B01D11/0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温度和CO2的双重刺激响应的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聚醚胺和长链脂肪酸以摩尔比1:2混合,升温至50℃~90℃,反应0.5‑12h;得反应物;将所述反应物真空干燥,获得所述对温度和CO2双重响应的离子液体。本发明的聚醚胺脂肪酸类双子型离子液体能够与水混合形成具有可逆的低临界温度溶解相行为的双液体系,此外该混合体系通过交替通入和除去CO2能够实现体系在均相和异相之间的可逆转换。温度和CO2对该离子液体‑水体系具有协同作用,二者共同刺激体系时可提高体系相变的灵敏度。本发明制备的离子液体在催化分离和刺激响应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5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70674.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限域离子液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二维纳片分散在溶剂中,得到二维纳米片分散液;通过真空抽滤方法将所述二维纳米片分散液抽滤在多孔基底上,制得二维纳米片组装膜;将离子液体溶液滴涂在所述二维纳米片组装膜表面,静置后在旋涂仪上进行旋涂,烘干,制得所述超薄限域离子液体复合膜。该方法可以精准调控限域离子液体复合膜的层间距与宏观膜厚,实现限域离子液体膜体系的精准制备,在气体分离等化学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