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7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75963.7
申请日:2014-09-17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负荷低电压释放特性的综合负荷模型的建模方法,在现有的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中引入负荷开始大量切除时的临界电压、从电压降低到临界电压到负荷开始大量切除的时延、带有低压保护的负荷在总的负荷中的比例等特征参数,用来描述扰动中间负荷低电压释放的特性。该模型克服了传统动态负荷模型无法描述负荷低电压释放特性的缺点,提高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901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08091.9
申请日:2013-01-09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 H02J2003/007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测响应信息的暂态功角失稳实时判别的方法,判断多机互联电力系统故障后的暂态功角稳定性,包括:确定多机互联电力系统的振荡联络断面;获取联络断面动态特征信息;根据联络断面动态特征信息,判断振荡联络断面上的联络线在故障后第i时刻的有功功率小于故障后第i-T时刻的有功功率、母线电压相角差大于故障后第i-T时刻的母线电压相角差和振荡联络断面上联络线的送端母线故障后第i时刻的频率大于故障后第i-T时刻的频率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时,判断多机互联电力系统在故障后第i时刻将发生暂态功角失稳,否则判断多机互联电力系统在故障后i时刻不会发生暂态功角失稳,充分考虑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能准确分析系统受扰后的暂态功角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23726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179407.6
申请日:2012-06-01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交流受端系统最大直流受入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根据交流受端系统各母线的短路容量Sac对直流落点进行预选;S2、求取预选的直流落点间的阻抗矩阵Zeq;S3、根据多馈入短路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预选落点的多馈入短路比值,根据该多馈入短路比值选择确定直流落点;S4、根据上述步骤S3中确定的直流落点的额定直流功率Pd确定该交流受端系统中最大直流受入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交流受端系统最大直流受入量的方法,考虑多回直流相互影响的多馈入短路比,利于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判断系统电压稳定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24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08475.2
申请日:2013-07-22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方法在实际电网数据下开展无功自动安排的研究和尝试,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设备可用资源的无功自动安排方法。该方法针对已安排好网架结构及参数、发电出力和负荷大小的方式数据,自动安排并联电容电抗器的投入数量,保证电压合格,满足无功平衡。无功安排计算以直流潮流为基础,考虑到并联电容电抗器的实际装设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来实现无功的区域平衡。该方法通过对潮流数据进行无功平衡,能够提高电网方式安排的无功合理性,改善潮流数据的收敛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无功配置,实现方式安排的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26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43900.X
申请日:2013-02-04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对动能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时紧急控制方法,利用判断转速差—功角差变化趋势的方法实时监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作为紧急控制的启动条件。当判断出系统将会失去功角稳定时,基于两机系统中相对动能的概念计算剩余的加速面积,利用等面积准则计算控制切机量。控制决策过程中考虑了动作延迟时间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本发明克服了离线计算时需要预想运行方式和预想故障,在应对小概率意外事故方面缺乏灵活性的不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以与传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互为补充,构筑一道新的防线防止系统进一步恶化甚至造成大停电事故,丰富了电网安全稳定防御体系,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957144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348316.0
申请日:2012-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仿真中自动发电控制模型的建模方法,对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进行建模,考虑了自动发电控制中的控制模式、控制性能评价标准以及电力系统稳定仿真的算法特点,同时,本发明提出了电力系统仿真中自动发电控制模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可以模拟自动发电控制中的恒频率控制、恒交换功率控制、联络线功率及频率偏差控制三种模式;同时实现了自动发电控制的A1/A2、CPS1/CPS2、T三种控制性能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区域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各个区域将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使得该模型可以分析自动发电控制在电力系统中长期动态仿真中的影响,满足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的全过程仿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2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711103359.1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系统失步解列断面搜索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线路首、末端电压,计算线路的沿线电压;根据所述线路的沿线电压判断振荡中心是否落在线路上;当所述线路的沿线电压大于线路首、末端的相位差临界值且振荡中心落在线路上时,则所述线路为失步解列断面。本方法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线路相位差同趋性变化特征可以有效搜索系统振荡中心所在断面,且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形式的影响,能够准确抓住振荡中心,并具有计算量小、速度快、适应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2612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610439649.2
申请日:2016-06-17
Inventor: 王毅 , 董毅峰 , 李海峰 , 侯俊贤 , 李鹏 , 邹燕 , 刘林 , 王铁柱 , 孙大雁 , 王虹富 , 仲悟之 , 汤涌 , 宋新立 , 刘涛 , 叶晓晖 , 张志强 , 刘燕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模式切换的UPFC交替迭代潮流计算方法,其包括:设定UPFC串联模块首端控制功率值、串联模块首端节点i和末端节点j电压相量初值、并联模块节点电压相量初值、串联模块初始控制模式;进行UPFC模块求解和交流网络方程求解;判断是否满足潮流退出条件,满足则退出;判断是否切换UPFC串联模块的控制模式;更新UPFC串联模块首末端节点电压相量、并联模块节点电压相量,串联模块控制方式;令k=k+1再次进行UPFC网络方程求解。本发明解决了包含UPFC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能够实现UPFC对线路潮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方法自适应的调整UPFC的控制方式,在保证UPFC控制精度的同时提高了交替迭代的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7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65797.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判断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至少两个落点于同一交流系统的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之间的互阻抗,及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的自阻抗;根据所述落点于同一交流系统的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之间的互阻抗,及直流系统逆变侧换流母线的自阻抗计算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根据所述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和预先设置的通用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判断多回直流系统是否会同时换相失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给出的通用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即可判断是否会发生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大大简化了计算分析过程,缩短了耗时,使用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8750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7197.8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网中长期拓展规划的混合性规划方法,包括:步骤1:设定混合性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步骤2:设定电网运行基本约束条件;步骤3:利用N-1强制约束条件和N-2柔性约束条件检测电网;步骤4:确定特定经济性约束条件加强输电网以满足N-1强制约束和N-2柔性约束;步骤5:确定特定可靠性约束条件;步骤6:寻求最优规划方案进行仿真计算。本发明整合了确定性规划准则和概率性规划准则的相关约束和参数,同时整体考虑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将输电网拓展规划问题转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通过直流潮流模型和商业优化软件CPLEX,寻找输电网最优规划方案,该模型具有有效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