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絮凝与改性火山岩颗粒吸附耦合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8823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10204587.3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絮凝与改性火山岩颗粒吸附耦合反应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磁絮凝反应器、沉淀池、中间水池、提升泵、吸附罐,磁絮凝反应器内设有磁粉和絮凝剂并设有搅拌器,吸附罐内设有改性火山岩颗粒。采用磁粉和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采用改性火山岩颗粒进行吸附,能经济、高效的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尤其适用于有色冶炼行业水质复杂、悬浮物浓度高、重金属含量高、毒性强、处理难度大的重金属废水。

    催化臭氧氧化-陶瓷膜过滤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49875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210387521.8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臭氧氧化-陶瓷膜过滤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系统,主要由臭氧发生器、臭氧氧化反应器、增压泵、陶瓷膜组件、气液分离器、尾气吸收装置、废水回流泵、催化剂回流泵、催化剂添加泵、催化剂流出槽、催化剂添加槽和相应的管件、阀门以及仪表组成。系统通过催化臭氧氧化和陶瓷膜分离的联用实现了粉末催化剂在动态反应器中的应用,设置回流废水和催化剂泥浆对流以及上升流冲击确保单一反应器中分段进行臭氧氧化和催化臭氧氧化,降低单独臭氧氧化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的传质阻力,提高羟基自由基利用率和有机物去除率,并最终实现了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后出水的COD、色度和浊度达标等目的,同时解决了粉末催化剂成型为颗粒时活性急剧降低、使用颗粒催化剂增加传质阻力和颗粒催化剂更换时需要暂停运行等问题。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污水专用三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氧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55246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69071.3

    申请日:201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污水专用三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化学氧化系统,以超细石墨粉体为导电体,以球形中空聚苯乙烯颗粒为填料,以水溶性环氧树脂为粘结剂,并以超细碳酸钙为阻隔剂进行造粒,然后在其颗粒表面包覆亲水性硅氧烷偶联剂并使其水解聚合而制备成的。其密度可以随超细石墨和聚苯乙烯颗粒的比例而调整,导电性可以根据超细石墨和环氧树脂的比例进行调整,密度可以控制在1.0g/cm3~1.1g/cm3之间。当水处理系统底部曝气时可以在系统中悬浮翻滚。在水中不被溶解、电解,且颗粒表面呈现亲水性,易于分散而不致系统短路。在操作过程中自身不被水体污染且不污染水体。

    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77324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10114466.X

    申请日:2006-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该系统布置在井下,包括沉淀系统、过滤系统、阻垢系统、供水系统,所述矿井水首先经过沉淀系统沉淀,再经过滤系统过滤,后经阻垢系统阻垢后,得到可以回用的清水。所述沉淀系统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包括平流区和斜板区,矿井水依次过平流区和斜板区进行沉淀。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初级过滤器、精过滤器,精过滤器为双滤料精过滤器,其内部设有果壳滤料和陶粒滤料两种滤料。阻垢系统的阻垢仪为电子型或永磁型的阻垢装置。还包括反冲洗装置,用于对过滤系统进行清洗。结构简单、成本低、高效、安全。尤其适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特别适合于对煤矿高悬浮物、含铁锰矿井水的井下处理。

    高效脱氮的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05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57833.6

    申请日:2008-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氮的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方法及系统,让含氮废水在安全电压5-6V下,通过特制极板的作用,在5-10分钟内,达到60%以上总氮的去除。特制极板为以耐腐蚀的金属板材钛为电极基材,将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去除表面氧化物,并均匀地涂覆一层混合高分子纳米材料的涂层极板,混合高分子纳米材料包括7∶2.8重量比的RuO2和TiO2,并填加了2%重量份的IrO2,以提高电极寿命。本发明结构简单、脱氮效率高、脱氮工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低。尤其适合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也适合其他含氨氮废水的处理。

    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6860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63148.X

    申请日:2007-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首先用碱性清洗剂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然后用酸性清洗剂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最后用杀菌剂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并通过观察恒定压力和温度下,产水量的下降值;恒温、恒产水量下,净操作压力的增加值,或产水水质及标准系统脱盐率的下降来判断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的时机。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清洗能使反渗透膜的产水量和压差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清洗后的脱盐率大大提高,对TOC、CODMn、UV254的去除率也有所提高,简单、方便、有效。尤其适用于对水处理过程中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洗,也适用于对其它应用场合中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洗。

    铁钴双金属锚定多孔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42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59303.6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钴双金属锚定多孔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铁钴双金属锚定多孔碳电极中钴的负载量为0.5‑2.5wt%,且铁的负载量为0.1‑2.5wt%。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钴原子锚定碳电极;步骤S2,将所述钴原子锚定碳电极在酸蚀刻后进行热处理,得到钴原子锚定多孔碳电极;步骤S3,将所述钴原子锚定多孔碳电极浸渍在铁前驱体溶液中,并进行热处理,得到铁钴双金属锚定多孔碳电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铁钴双金属锚定多孔碳电极,可明显提高3电子氧还原产·OH的电催化活性,有效减少金属离子溶出,避免电催化剂的回收问题,从而更加高效绿色地氧化降解新污染物。

    一种高效光电协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双面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4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26207.7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光电协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双面电极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的方法在钛基板的一面上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TNA);其次,通过涂覆热分解的方法在钛基板的另一面上制备了SnO2‑Sb‑CNTs电极,进而得到了TNA/Ti/SnO2‑Sb‑CNTs双面电极。该电极通过进一步地阴极还原提高了TNA的电导率和光电催化活性,通过碳纳米管的掺杂提高了锡锑电极的电导率和活性位点。同时,双面电极的设计既通过施加外部偏压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转移效率,又避免了SnO2‑Sb‑CNTs直接沉积在TNA表面造成的孔隙堵塞,使得它们虽然在空间上分开,但又通过钛基板电连接起来以达到光电协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