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桨尖主动吹气的临近空间螺旋桨

    公开(公告)号:CN1097608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34542.3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尖主动吹气的临近空间螺旋桨,属于螺旋桨设计领域。所述螺旋桨包括气泵、气流导管、吹气口、吸气口、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气泵位于螺旋桨转轴两侧的桨毂内,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均位于螺旋桨的桨毂内部,气流导管位于螺旋桨桨毂两侧的桨叶内部,在螺旋桨两端桨尖的下表面分别设置吹气口,在螺旋桨转轴两侧的桨毂迎风面分别设置吸气口,气泵的进气端与吸气口连通,气泵的出气端与气流导管的进气端连通,气流导管的出气端与吹气口连通,控制电路分别与两个气泵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电气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旋桨通过设置吹气口吹气时的吹气动量系数有效削弱桨尖涡的强度,达到增大拉力、提高效率的目的。

    一种采用分布式混合动力的变体高效小型垂直起降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686474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123934.8

    申请日:2017-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分布式混合动力的变体高效小型垂直起降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高效巡航两种飞行模态,在垂直起降模态为十字多旋翼布局,在高效巡航模态为大展弦比正常式固定翼布局。本发明采用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后机身变体机构,依托两者可完成垂直起降模态和高效巡航模态的相互转换。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油电混合动力分系统和分布式螺旋桨分系统两部分,可有效满足两种模态的动力需求。后机身变体机构系统又分为两个组成机构,一是变体驱动机构,用于后机身主体的转动动作;二是螺旋桨朝向约束机构,保证变体过程中,垂尾梢部螺旋桨朝向同机身轴向始终一致。后机身变体机构可实现两种模态下无人机布局的相互转换。

    一种液压驱动螺旋桨电机收放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98499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27496.6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驱动螺旋桨电机收放机构,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于摇臂上,摇臂通过转轴连接于机翼中段大梁上。在摇臂上安装有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的支座,通过该支座,电机摇臂与液压缸活塞杆以转轴方式连接。通过液压驱动活塞杆实现电机在机身中的收放。在摇臂下端连接有挡叉,在机身上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限制挡叉的运动进而来限制摇臂的运动。电机电缆通过摇臂内部引入机身。本发明利用液压作动实现了电机及螺旋桨在机身中的收放,结构重量轻,受力特性好,可靠性高,满足了变体潜水飞机飞行器空气和水中航行时对螺旋桨和电机收放的要求。

    一种便于拆装的倒V型尾翼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95398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28744.9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于拆装的倒V型尾翼连接结构,通过水平连接翼段将左右V尾顶部相连,装配分离平面垂直于V尾安装角调整轴;V尾端部设有加强肋,加强肋通过角片与V尾前后梁腹板连接,加强肋翻边以增加与蒙皮的连接面积;水平连接翼段主要承力部件为前后连接盒,底板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在通过螺栓与V尾加强肋连接,构成封闭式结构;连接翼段蒙皮与倒V尾蒙皮光顺过渡,上表面开有口盖,方便拆装螺栓;V尾加强肋上设有螺栓连接槽,可通过调整螺栓定位来改变V尾安装角。本发明不仅满足了结构连接强度要求,还兼顾了结构的拆装便捷性、维护性、调整灵活性,提高了倒V尾气动效率,非常适合用于可拆装的多任务轻小型倒V型尾翼布局无人机。

    一种双机身双机翼布局飞行器的风洞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43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48950.9

    申请日:2016-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机身双机翼布局飞行器的风洞试验方法,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本试验方法将双机身双机翼的飞行器模型从对称面分开并向两侧平移,将杆式测力天平置于模型对称面处,左右两段模型与天平测力端相连,天平与支杆相连;在天平及连接件外侧安装整流罩,避免天平对流场的影响及气流对天平的干扰,天平‑前翼整流罩及后翼整流罩与支杆固连不与天平及模型接触,避免传力;在整流罩两侧安装气流隔板,避免中间天平安装区域对模型的气流干扰。本发明解决了具有双机身双机翼的特殊构型飞行器在风洞试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天平难以安装,模型支撑困难等问题。

    一种飞机三维增升装置气动与机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70513.0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三维增升装置气动与机构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对飞机三维增升装置进行参数化建模;根据参数化建模定义的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随机生成若干个样本点,构成初始的优化种群;根据机构尺寸和襟翼碰撞干涉状态将样本点标记为可行设计或不可行设计;计算被标记为可行设计的样本点的起降性能;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初始优化种群进行优化处理,以给定迎角下的起飞构型升力系数最大、给定迎角下的着陆构型升力系数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机构尺寸和襟翼碰撞干涉状态为约束条件,迭代寻找最优设计变量。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在保证三维增升装置的机构具有可行性的同时,提高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

    一种适用于超低翼载飞机的高效加强薄壁管梁

    公开(公告)号:CN117184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68257.5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低翼载飞机的高效加强薄壁管梁,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包括薄壁管梁,薄壁管梁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按设定间距布置的多对称面加强支撑立柱,多对称面加强支撑立柱的材质与薄壁管梁相同。多对称面加强支撑立柱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垫片、两个轴向对称设置的侧支撑缘条以及两个径向对称设置的支撑腹板,两个支撑腹板对称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主支撑体,两个侧支撑缘条分别固定在主支撑体的两侧,支撑腹板和侧支撑缘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垫片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适用于超低翼载飞机的高效加强薄壁管梁,高效地抑制了薄壁管梁的截面变形,兼顾了高增强效果与低重量的需求,结构可靠,且成型方便、易于装配。

    一种适用于超低翼载飞机的高效加强薄壁管梁

    公开(公告)号:CN1171844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68257.5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低翼载飞机的高效加强薄壁管梁,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包括薄壁管梁,薄壁管梁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按设定间距布置的多对称面加强支撑立柱,多对称面加强支撑立柱的材质与薄壁管梁相同。多对称面加强支撑立柱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连接垫片、两个轴向对称设置的侧支撑缘条以及两个径向对称设置的支撑腹板,两个支撑腹板对称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主支撑体,两个侧支撑缘条分别固定在主支撑体的两侧,支撑腹板和侧支撑缘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垫片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适用于超低翼载飞机的高效加强薄壁管梁,高效地抑制了薄壁管梁的截面变形,兼顾了高增强效果与低重量的需求,结构可靠,且成型方便、易于装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