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745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196626.4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9D147/00 , C08F236/10 , C08F212/08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木门微裂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去离子水100份,过氧化苯甲酰2-8份,聚乙二醇10-20份,环己酮5-25份,丁二烯45-55份,硝基纤维素15-25份,苯乙烯30-4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5-45份,季戊四醇15-35份,叔十二烷基硫醇30-40份,醋酸丁酯25-35份,烷基苯磺酸钠5-15份,增塑剂20-30份,将原料逐步搅拌、加热和研磨后得到的产品硬度0.7-0.8,表干时间10-30min,实干50-70min;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中浸泡10-20d不起泡、皱皮;附着力100%,冲击强度60-70cm,在水中浸泡20-30d不脱落、起泡;光泽90-100%,柔韧性1-3mm,涂膜色彩美观,平整光滑,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095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47925.8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江苏兰蒂斯木业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97/02 , C08L61/24 , C08L61/06 , C08L83/04 , C08K13/02 , C08K3/34 , C08K3/22 , C08K5/09 , C08K5/42 , C08K5/17 , C08K3/26 , E04G9/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强度水泥模板,其组成成份为:脲醛树脂、硅酸钠、润滑剂、氧化锌、硬脂酸、磺酸钙、磺酸钡、三乙醇胺、橡木粉、酚醛树脂、碳酸钙、二甲基聚硅氧烷、烷基磺酸苯酯、黏结剂、防冻剂和木板;产品强度高,表面胶合强度0.8-1.2MPa;静曲强度15.5-17.5MPa;表面光洁度好,易于脱膜和清理,浸渍剥离性能5-9mm;冲击强度28-32kJ/m2,会得到广泛使用,并不断替代现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43398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10444.0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交错层压板材加工方法包括层板准备、复合改性剂配置、表层层板改性增强、层板指接、层板施胶、组坯、压制、后期加工。表层层板改性增强工艺包括将表层层板放入密闭的压力罐中进行抽真空处理,对处理后的层板再进行压缩增强;组坯、压制工艺中将改性增强的层板置于表层按照相邻层板的纹理方向互相垂直的方式进行组坯,组坯后放入压机中冷压成型,同时加以侧向压力。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利用国内速生木材生产交错层压板材,而且生产的交错层压板材性能优良,产品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能达到并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同时赋予其阻燃和抗菌的多功能性,扩大了速生木材的利用范围,促进了国内木结构建筑向安全、优质的高层建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391659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68350.2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97/02 , C08K5/1545 , C08J9/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造板制造领域,涉及一种轻质人造板核心材料——发泡苯乙烯板的界面浸渍液。界面浸渍液重量百分含量组成:木质素和/或其衍生物1~15%,单宁和/或其衍生物1~10%,余量为水。木质素和/或其衍生物可以是其一种或其几种任意比例复合而成的混合物/液;单宁和/或其衍生物可以是其一种或其几种任意比例复合而成的混合物/液。本发明界面浸渍液处理后的发泡苯乙烯板,可采用脲醛树脂胶黏剂使发泡苯乙烯板与杨木单板实现胶合,胶合制品轻质板能够达到塑破率达90%以上。本发明发泡苯乙烯板的界面浸渍液具有天然可降解,原料来源广泛,配置简单,使用方便,改善界面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45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91667.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木质复合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木质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对基材表面进行喷砂预处理;S2.组坯:将基材与其他材料进行组坯,得到预复合材料;S3.胶合或贴面:通过加压的方式对预复合材料进行胶合处理或者使用其他材料对基材进行贴面处理;其中,所述基材为木质人造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对基材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基材与其他材料进行胶合处理所得产品的胶合强度和耐久性,并减少使用其他材料对基材进行贴面处理所得产品的缺陷的木质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3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455565.0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安装方法及装配式建筑建造方法,属于木结构建筑领域。本发明的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安装方法,先在梁和柱上分别开设与连接装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配合的连接结构;然后将下连接件连接在柱上,并通过连接装置的轴承调整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角度;之后,利用自攻螺钉将上连接件与柱固定连接;最后将梁与上连接件连接,以完成梁柱连接节点的安装,提高了梁柱连接节点的强度,从而提高梁与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34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55565.0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安装方法及装配式建筑建造方法,属于木结构建筑领域。本发明的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安装方法,先在梁和柱上分别开设与连接装置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配合的连接结构;然后将下连接件连接在柱上,并通过连接装置的轴承调整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角度;之后,利用自攻螺钉将上连接件与柱固定连接;最后将梁与上连接件连接,以完成梁柱连接节点的安装,提高了梁柱连接节点的强度,从而提高梁与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2811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77608.6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27D1/08 , B27K1/00 , B27D5/00 , B32B21/04 , B32B21/14 , B32B9/02 , B32B9/04 , B32B7/12 , B32B7/03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木复合正交胶合木的加工方法及所得产品,属于工程木产品结构技术领域。竹木复合正交胶合木的加工方法,包括选料、刨光、调湿、选层、施胶、组坯、加压固化步骤,制作加工成的竹木复合正交胶合木包括相互正交的平行层和横向层,还包括竹木复合正交胶合木位于上下两表面的复合外层,组成复合外层的竹质材料和木质材料均沿平行于胶合木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复合外层之间的平行层采用木质材料制作,两个复合外层之间的横向层采用竹质材料制作。本发明所公开的高滚动剪切强度、抗弯强度、刚度和横纹承压强度的竹木复合CLT,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比普通结构CLT高40%以上,全表面横纹承压强度高达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5716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0863116.6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木质胶合强度的方法及木质板材制备方法,属于木质材料生产制备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加压过程中利用高压静电场处理涂胶的木质材料,使木质材料的两侧形成强大的静电电压,处理后木质材料的胶合强度完全满足要求,与采用普通胶合方法制备的木质胶合材料相比胶合强度提高了一倍以上,本发明解决了胶黏剂的粘度低、摩尔比低、木材多孔性导致的渗胶量大、木质材料的胶合强度低和甲醛释放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28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510321746.7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97/02 , C08L29/04 , C08L83/04 , C08K13/04 , C08K7/14 , C08K7/06 , C08K7/12 , C08K3/34 , C08K3/22 , C08K3/30 , C08K3/32 , B27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强度高耐磨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成份为:竹粉、三聚氰胺、木粉、硅藻土、氧化镁粉、石棉、聚乙烯醇、有机硅树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氧化铁、二醋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硬质磨料纤维、抗氧剂和热稳定剂;产品冲击强度23‑27kJ/m2;拉伸强度140‑160MPa,断裂伸长率11‑15%;弯曲强度200‑240MPa,弯曲模量6.1‑6.5GPa;硬度86‑90HRM,会得到广泛使用,并不断替代现有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