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208776726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181828.1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僵菌菌种的发酵装置,包括瓶体、瓶盖、瓶塞和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僵菌菌种的发酵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瓶盖开设通气孔,通气孔同时可作为接种孔使用,菌种制作过程中污染率极低,操作简便快速,绿僵菌为好氧菌,而瓶塞的材质为透气硅胶,弹性适中,保证发酵装置透气性的同时,可避免杂菌进入发酵装置,确保了瓶体内氧气充足,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可对瓶内物料进行搅拌,防止黏连,使瓶内氧气与物料充分接触,有效的调节改善了生长过程中的通气状况,提高发酵效率和发酵产物的品质,确保发酵产物可直接用于二级液体发酵的接种。
-
公开(公告)号:CN206101384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70430.1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持续控制松墨天牛的防治装置,包括引诱木及防雨装置,所述引诱木放置在所述防雨装置内,所述引诱木包括完整的木质部和完整的树皮,所述引诱木的表面沿引诱木长度延伸方向缠绕菌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诱木的表面缠绕菌条,使得被引诱的松墨天牛成虫到引诱木上交配、活动时感染病原菌后再去传染其他健康松墨天牛虫体,同时,将引诱木集中除害处理,达到传播病原菌及消灭引诱木上松墨天牛虫卵的双重效果,实现持续、有效控制松墨天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781787Y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20095343.7
申请日:2005-02-25
Applican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M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昆虫病原菌携播装置,它是由上部的诱捕器和下部的携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昆虫诱捕器集虫筒中下部外圆设有一病原菌携播器防护罩,病原菌携播器筒壁上部通过连接件、螺丝固定在该携播器防护罩上,病原菌携播器筒与病原菌携播器防护罩之间有一定间隙,病原菌携播器筒内为中空状,底部中心分布有若干小孔,病原菌携播器筒内壁中上部固定有环带状昆虫病原菌,环带状昆虫病原菌与昆虫诱捕器集虫筒之间也有一定间隙。使用该昆虫病原菌携播装置,在昆虫掉进病原菌携播器内后,让其在逃逸过程中身体上自动黏附大量病原菌,再飞到林间传播给其它害虫,尤其是蛀干害虫,使害虫染菌死亡,从而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