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4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427892.8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台区用户相位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利用采集的第一电压数据和第二电压数据,构建电压数据矩阵,然后分别计算线路损耗误差、干扰误差以及采样时间间隔误差,并基于计算的误差数据构建误差矩阵,利用误差矩阵和电压数据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形成关联系数矩阵,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矩阵的元素数据可直接确定所有用户的相序判别结果,不需要逐一比对,而且不需要选择性的采集电压数据,适用性更高,任意时间段的数据都可支撑分析,解决了现有的相似性判定方法,实际操作较为繁琐,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54350.0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直换流阀子模块运行试验平台启动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当被试和辅助子模块处于黑模块状态时,逆变器对直流电源转变后分别输出正、负电压对被试和辅助子模块进行不控整流充电直至电压均达到对应的预设值;通过直流电源解锁输出预置交直流试验电流,使得被试和辅助子模块按照预设的驱动脉冲进行解锁;计算各预设的驱动脉冲的关断时刻的电压限值;按照电压限值控制被试和辅助子模块的驱动脉冲的关断时刻的电压,使得被试和辅助子模块的获得能量盈余直至达到额定状态。本申请通过开环控制完成子模块预充电,通过预设驱动脉冲决定子模块导通时刻,通过子模块电压决定子模块的关断时刻,解决了试验平台启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1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1546964.2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故障选线与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通过量测设备采集线路的电气量数据,不受采样频率的限制,使得该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故障选线与定位方法的使用范围广;对每个量测设备采集的电气量数据通过零序特征计算公式分析,得到量测设备数个零序特征量并从中选取最大零序特征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相邻两个量测终端的比较整定值,对比较整定值与预设整定阈值对比,得到故障线路,让该方法的故障定位不受过渡电阻影响,在微弱故障的情况下依然得到准确定位的故障线路,可靠性更高;解决了现有对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是通过传统选线及定位方法,此方法定位的误差大、可靠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64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8810.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串联LC和多绕组变压器的分组式光伏直流汇集变换器,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该变换器包括:N个光伏阵列、N个子模块、N/2个串联LC单元以及1个具有N/2个绕组的多绕组变压器,所述N个子模块分为k组子模块,每组子模块包含2个子模块。子模块变换器原、副边开关管都采用带死区且互补的50%占空比的PWM驱动,通过控制子模块移相角实现每个子模块光伏阵列独立的MPPT;每组内2个子模块的输出电压通过串联LC单元谐振实现自均压,组间的电压均衡通过多绕组变压器实现,控制简单;并通过复用中压母线侧半桥的开关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源器件数量,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90605.7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邹常跃 , 李歆蔚 , 赵晓斌 , 谭令其 , 卢毓欣 , 江链涛 , 袁智勇 , 张浚坤 , 乔学博 , 马凯 , 黄一洪 , 马燕君 , 彭发喜 , 雷二涛 , 侯婷 , 全月 , 李凌飞 , 史尤杰
IPC: H02J3/36 , H02J3/38 , H02M1/36 , H02M7/53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谐波不控整流拓扑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其黑启动方法、相关装置。本发明在基于低谐波不控整流拓扑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在海上换流站和陆上换流站分别增加一个海上换流器和陆上换流器。海上换流器的交流侧通过站用变接入网侧母线,直流侧则通过直流海缆与陆上换流器的直流侧连接,陆上换流器的直流侧接入陆上站用变。本发明通过海上换流器和陆上换流器,执行黑启动时序控制步骤,即可实现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黑启动。本发明只需增加两个低压小容量换流器即可以低成本的方式完成黑启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6463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278820.1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装备测试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校准模块、智能网关测试模块、传感器测试模块和终端测试模块;智能网关测试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生成测试用例,以对待测智能网关进行测试;传感器测试模块用于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装备的待测传感器进行测试;终端测试模块用于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装备的待测终端进行采样精度和遥信分辨率检测;校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前,获取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装备中电路的复合误差量,以使得各测试模块根据复合误差量对相应的测试数据进行校准。本发明能够同时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装备中不同的设备进行快速、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144309.9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微功耗时间同步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由子节点监听一对父节点的同步消息,基于节点关于时钟信息交换的时间戳建立关于子节点及其所寻求同步的父节点的相对时钟频偏和相对时钟偏移的损失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对应的相对时钟频偏估计和相对时钟偏移估计,以对相应子节点进行时钟补偿,根据子节点的时钟同步成功数据分别构建相对时钟频偏、相对时钟偏移关于通信距离和节点剩余能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当出现子节点时钟同步失败时,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相对时钟频偏及偏移的计算,并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重新进行时钟补偿。本发明能够在实现可靠的时钟同步的同时降低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36104.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包含两个半桥电路,可仅通过改变模块端子件在外部电路的连接方式,实现多种功能,当第一半桥正电极层与第二半桥正电极层接入不同电路,同时第一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之间第二半桥交流侧电极层通过外部电感连接时,可实现四开关BUCK‑BOOST电路功能;当第一半桥正电极层与第二半桥正电极层接入相同信号,同时第一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之间第二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也连接至同一外部电路时,可实现两芯片并联的半桥电路功能,使得功率模块的功能更加丰富,应用场景更加广泛,解决了传统的功率模块只能实现单一电路功能,在电路功能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难以适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0571.X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散热器的设计方法,属于翅片式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翅片散热器的待设计参数;获取翅片散热器设计的约束条件;将待设计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翅片散热器的总热阻和重量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在约束条件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满足设定条件的最优个体,总热阻和重量均基于待设计参数进行确定;基于最优个体确定待设计参数的值。本发明提出的设计方法以降低热阻与减轻重量为优化目标,在增强散热系统散热性能的同时兼顾了小型化与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72971.5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的静态测试装置,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还设置有与功率模块连接的功率连接孔、信号连接孔和热敏电阻连接孔,功率端子包括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和输出电极端子,信号端子包括上管驱动信号端子、上管源极端子、下管驱动信号端子和下管源极端子,功率连接孔包括正极连接孔、负极连接孔和输出电极连接孔,信号连接孔包括上管驱动信号连接孔、上管源极连接孔、下管驱动信号连接孔和下管源极连接孔。解决了功率模块与外接设备连接不便,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