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21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08342.0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56
Abstract: 一种抗水下爆炸冲击弯曲的弧形加强耐压舱壁结构,属于舰船结构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液舱内板防护力较差的问题。它包括内面板、固设在内面板上靠近防护液舱一侧的防护结构、位于防护结构侧的若干第一加强筋及位于内面板侧的若干第二加强筋,其中防护结构包括水平布置且由上到下并排对接的若干弧形支撑板,第一加强筋与防护结构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筋与内面板之间均为无间隙固接。本申请带有弧形支撑板的加强耐压舱壁结构能够更为高效地抵御爆轰过程和破片侵彻产生的冲击波及气泡载荷,除此之外,加强耐压舱壁结构本身就具有二层结构,面对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破片来说,相当于有了二层舱壁阻隔,破片能量依次被弧形支撑板、内面板吸收,加强了液舱的水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99247.7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C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航行体入水通气上浮设备,该设备的航行体本体的中后方内部安装上浮气囊,上浮气囊内设置有通气结构,便于气体流入上浮气囊,通气结构与高压气罐连接,在连接管中布置一通气阀门,通气阀门通过定时开关控制,时间设定到时,定时开关控制控制通气阀门打开,高压气罐的气体充入上浮气囊,避免了航行体金属外壳对遥控信号的屏蔽,上浮气囊膨胀,产生浮力,将航行体浮至水面,便于后续打捞,完成上浮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入水航行体的打捞过程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发明无需人员或者机器人下水打捞,可以将沉底的航行体上浮至水面,在水面上完成打捞作业,提高打捞的效率,减小人员下水安全隐患和下水设备带来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768221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69599.9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4L12/26 , H04L12/851 , H04L12/8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028 , H04L47/2483 , H04L47/5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改进LRFU状态记录的DPI业务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SIPT缓存管理策略,属于业务识别领域。本发明使用LRFU-QT缓存算法,综合考虑时间和频率以及业务访问的特征,通过链式队列存储低频率节点防止频繁的换入换出,并增加时间轮对节点进行定时清理。实验验证本发明提出的业务识别模型可以有效提升业务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054113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137002.6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11/01 , B63H11/103 , B63H11/107 , B63H11/00 , B63G8/16 , B63C11/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仿生机器人喷水式足端机构,所述喷水式足端机构包括导管部和电机部,所述电机部沿所述导管部的轴线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管部内;所述导管部由喷水口、进水导流格栅、电机固定外壳依次固定连接构成;所述电机部由螺旋桨、电机构成,所述螺旋桨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上,受所述电机驱动而转动;所述进水导流格栅是所述螺旋桨外围安装的带侧面镂空的套筒,所述进水导流格栅的镂空部作为喷水式足端机构的进水口,所述喷水口作为喷水式足端机构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水导流格栅作为进水口,既可在进水的同时不过多抑制推力,又可以起到对电机部的内部水流的导流作用,以提高推进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