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振可控的多频段超材料相干吸收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731711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54829.2

    申请日:2017-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7/00 H05K9/00 H05K9/0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可控的多频段超材料相干吸收器件,包括介质层、对称设置在介质层两侧的电磁超材料层,且两个电磁超材料层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每个电磁超材料层是呈周期排列的非对称开口环结构,每个非对称开口环结构由两个长度不等的金属线或弧构成,具有相同的振幅和波长的信号波和控制波沿垂直于电磁超材料层的方向相向传播。本发明制造方便、厚度薄、重量轻、易于共形,可以对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实现完美的选择性吸收,在雷达隐身、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随机的同心金属双圆环的超材料双带吸收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5289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93178.5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7/007 H01Q17/008

    Abstract: 本发明于电磁波和新型人工电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基于随机的同心金属双圆环的超材料双带吸收器。本发明由两个金属圆环的同心圆环组成的结构单元、介质基板和金属背板组成,是仅需在介质板上刻蚀由金属环结构单元随机分布在介质板一侧,介质板另一侧为固定的全金属板,吸收的产生是内外金属圆环之间的电响应与介质板两侧的金属的磁响应,通过改变同心金属圆环结构单元中圆环的几何尺寸以及介质板的厚度,使其工作在任意波段。本发明制作简单,加工方便。利用成熟的PCB加工技术或者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完成对本发明的加工。传统的吸波材料需要复杂的工序,并且价格昂贵。

    一种动态可调谐的宽带偏振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57594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01529.9

    申请日:2016-0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和新型人工电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可调谐的宽带偏振转换器。一种动态可调谐的宽带偏振转换器,包括介质层和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层,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层位于介质层的表面,其中新型人工电磁材料为周期性排列的方形对角线开口环,新型人工电磁材料为亚波长结构;所述的动态可调谐基于相干控制原理,由两束相干波完成,即信号波和控制波,两束波具有相同的振幅和波长,沿垂直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方向相向传播,通过改变信号波与控制波之间的相位差。本发明同时具有便携、重量轻、易集成等优点,较传统的偏振转换材料,本发明为单层,厚度小、重量轻且易于共形。

    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传输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39936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298205.8

    申请日:2013-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传输光器件。包括:第一层金属结构层、间隔层和第二层金属结构层;间隔层是透明的光敏聚合物,厚度为百纳米量级;第一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二层金属结构层分别位于间隔层两侧的表面,第一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二层金属结构层均由周期性排列的基本单元构成,第一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二层金属结构层的厚度均为20-60nm;第一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二层金属结构层的基本单元的结构形状相同。本发明的传输光器件在两个波段具有很强的线偏振转换特性,实现了双波段的单向传输。

    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太赫兹波非对称传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2692732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162632.9

    申请日:201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太赫兹波非对称传输器件。包括介质层和双层人工电磁材料层;所述的介质层位于双层人工电磁材料层之间,介质层是单晶硅或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介质材料,厚度为微米量级;所述的双层人工电磁材料层位于介质层两侧的表面,双层人工电磁材料层均由周期性排列的人工电磁材料基本单元构成,其膜层厚度为200纳米以上;所述人工电磁材料层的基本单元为一定宽度的直线型、L型或者连续U型的金属结构。本发明的太赫兹波非对称传输器件具有强的线偏振转换二向色性,双层手性结构实现了太赫兹线偏振波转换的非对称传输。可实现太赫兹波隔离器或太赫兹波二极管,对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功能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光纤在线表面等离子体Airy光束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4140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83229.6

    申请日:201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光学微捕获中的一种光纤在线表面等离子体Airy光束发生器。一种光纤在线表面等离子体Airy光束发生器,器件由光纤端面镀金属膜,在金属膜表面刻写单缝和阵列微槽结构构成,金属膜膜厚100-300纳米,单缝位于纤芯的中心轴线上,单缝的深度与金属膜厚相同,单缝的宽度50-200纳米;阵列微槽结构的深度20-90纳米,宽度100-400纳米。该Airy多光束发生器体积小,集成度高,易于实现全光纤集成,可以与现有光纤技术进行互联,在微光学粒子操纵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彩虹局域效应的微纳光纤下载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6838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35922.1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彩虹局域效应的微纳光纤下载滤波器。包括微纳光纤(1),利用光学微加工技术在微纳光纤(1)表面形成金属光栅结构(2),金属光栅结构将不同波长的等离激元谐振局域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在不同空间位置由第二微纳光纤(4)耦合作为下载通道来实现不同波长光的下载。的器件下载不同频率的光是基于彩虹局域效应,即利用梯度或啁啾光栅将不同波长的等离激元谐振局域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下载通道位于不同空间位置来实现不同波长光的下载,进而可以实现可见光到红外波段的光信号在线下载。

    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多峰交叉偏振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92733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62636.7

    申请日:201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多峰交叉偏振滤波器。包括依次排布的起偏器、人工电磁结构和检偏器,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包括介质层和两层人工电磁材料层;所述两层人工电磁材料层分别位于介质层两侧的表面,每层人工电磁材料层由周期性排列的人工电磁材料基本单元构成,两层人工电磁材料层的单元结构相同,但相互之间旋转90度;所述人工电磁材料层的单元结构包括两段弧长不同的金属谐振器,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140度和160度或者其他非对称角度的组合。本发明的多峰交叉滤波器可以实现多个频段的交叉偏振转换,显示出良好的交叉偏振滤波功能,且该滤波器件具备良好的可调谐性,可实现太赫兹及光波段的多峰交叉偏振滤波器。

    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多偏振复用的太赫兹编码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9153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89603.2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多偏振复用的太赫兹编码超表面,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上表面设有金属层和二氧化钒,其周期为p=150μm;所述金属层包括方形开口环和设置于方形开口环内部的十字椭圆,所述二氧化钒嵌入在所述方形开口环的缝隙处。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多偏振复用的太赫兹编码超表面,利用二氧化钒超快的转变特性以及结合两种相位调控方式,使得超表面具有设计灵活、功能多样的特性,解决了超表面功能固定,偏振分量单一的问题,拓展了编码超表面器件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共轭型双各向异性结构实现平面电磁波可控自旋分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82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8393.X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轭型双各向异性结构实现平面电磁波可控自旋分裂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在光学领域中简单高效的技术途径。该方法通过构建具有破缺C4对称性的共轭型双各向异性结构,利用精确设计和调控微纳结构的几何参数,以及动态调控入射电场的极化方向,实现了入射偏振调控的自旋分裂效果。该技术不仅可以灵活地调整自旋分裂的旋向,而且在不同入射波矢方向和频率下均可实现有效控制。本发明具有简单高效的优势,扩展了偏振调控在简单光学系统中的适用性,解决了实现平面电磁波自旋分裂方法的局限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光学传感器、光信息处理设备和光学微加工技术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